陶如軍

這是一家曾經高調進入網絡游戲業,也最讓人難以琢磨的公司——世模科技。2005年6月18日,“世模”這個已經讓人感到有些陌生的名字再度因《絲路傳說》而見諸媒體……
2003年4月8日,以炎黃新星(集團)網絡游戲事業部為基礎,在炎黃新星(集團)董事會的全力支持下,作為集團“快樂生活新一代”品牌的重要載體和集團網絡游戲業務的專業品牌,北京世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CIMO)正式成立。然而,素有美女CEO之稱的張毅的惡夢也從此開始了……
高調進入網游業
1992年,23歲的張毅留學美國,當時她給自己定的目標是5年進入華爾街,一年后她順利獲得碩士學位,并于1997年獲得芝加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而在1994年,華爾街就出現了張毅的身影。1998年,張毅從美國回到了香港,開始醞釀在國內做創業公司。經過了一年的調整,1999年張毅回國創辦了炎黃新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2003年4月,炎黃新星再一次成為眾人關注的熱點,它從聯眾請來了大名鼎鼎的錢中華來出任網絡游戲公司世模科技的總經理,同時第一款網絡游戲《使命》開始準備開始公測。
2003年8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喜歡挑戰的張毅曾經表示“只有去試過才知道自己行不行,而越是難的事情自己做起來就越有興趣”。但是,張毅“在空閑的時候最喜歡玩的游戲反而是自己一直過不了關的”。這或許也是張毅的一種預感,直到今天,張毅也沒有在網游方面給投資者一份滿意的答卷。
在張毅看來,做網絡游戲可以賺的錢不僅是點數卡。她覺得網絡游戲的周邊業務潛力更大,比如游戲人物的虛擬模型、紀念品之類。這些周邊行業張毅交給800buy承擔銷售和服務工作。“一款游戲的周期大約兩到三年,這些游戲玩完了以后就流失了,但是如果成功轉化,增值效益不止3年時間,可以更長。游戲最重要的就是好玩,加上服務好,用戶才會喜歡,周邊的業務也才有希望拉動。”當時,她在網絡游戲上準備投5000萬元,要求3個月現金流為正向,當期產生利潤。對于在線人數的預期是5萬人,同時還希望在一年之內三款網絡游戲總的在線人數達到20萬人。
2003年6月26日,在北京世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的慶祝大會上,時任炎黃新星總裁、世模科技總經理的錢中華對外宣布了世模科技的定位與宗旨:作為一家專業的互動數字娛樂企業,世模科技有效整合了集團內、外部諸多資源,利用集團和管理團隊的行業經驗優勢,加強了對于產品策劃、市場營銷、技術研發、客戶服務、系統維護、電信合作及公共關系等方面的優勢整合。通過產品引進、合作開發、自主研發等方式,世模科技將逐步建立系列化、標準化、便捷化、個性化的用戶服務體系,向廣大年輕時尚用戶提供全面、一流、周到的網絡娛樂休閑服務。
世模科技的核心是打造出國內獨有的“四位一體”的4C業務模式(即:游戲運營、網絡競技、互動社區和周邊業務),以“共創、共享、共榮、共贏”為理念,以用戶忠誠度管理為核心紐帶,匯聚各界資源,與各方合作伙伴友好協作,建立多方共贏的整合營銷服務平臺。同時,為了保證世模科技在網絡游戲方面的高歌狂進,公司準備了1億元的資金儲備。這在當時是極為少有的。
但是,令錢中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世模科技卻成了他職業經理人生涯中的一個陷阱。
清盤之說風起
當時,有媒體這樣對世模科技進行評述:“在資本和人才雙重優勢的支撐下,世模科技如初生的牛犢般不懼怕任何形式的市場競爭,其行事手法完全是和其他游戲公司不一樣的高舉高打,絕不為求一時的得失而隨意改變自己既定的計劃。”因為錢中華當時是這樣說的:“如其在噪音中制造更大的噪音,不如實實在在地為業界,為玩家做點實事。中國當前的游戲業就是過分地看重市場炒作,而將人力和財力荒廢在一些無用的地方。世模科技有自己品牌優勢,有自己專業的運營團隊,這些都是我們的優勢所在,我們只要能夠堅持將自己計劃完成,最后的成功自然就是我們的。”
然而,僅僅時隔半年,世模科技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并不是張毅等高層所期望的。
2004年1月,關于“運作《使命》的世模公司正在大規模裁人”的消息開始在業內瘋傳,同時有一大批員工也開始主動離職。在世模科技最風光的時期人數曾超過了140人,然而到了2004年2月底,世模科技的人數已經不到40人。
當時有業內人士預測,“世模科技將有可能在近期內清盤。”雖然,這個預言并沒有成為現實,但是世模科技已經走上了歷史的U型谷。

據有關資料顯示,當時世模裁人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其代理的《使命》游戲中存在嚴重的復制裝備和外掛行為,以及游戲本身無法修正的程序bug。這是導致《使命》死亡的主要原因。雖然世模科技對外公布“《使命》的用戶人數已經突破百萬大關,同時在線人數峰值達到3.5萬人,均值也保持在2.5萬人以上”,但據同行猜測,這個數字不會超過2萬人。
讓人們不能理解的是,世模科技注冊資金1000萬元人民幣,運營資金1億元,并且有原聯眾游戲CEO錢中華任總經理,按道理說不應該失敗,但是到2004年1月為止,世模為了《使命》已經賠了上千萬元。同時,人們更為關心的一個關聯問題是:假如世模突然倒閉,由炎黃新星承擔的863項目也必將受到牽連。
2003年6月,“網絡游戲通用引擎研究及示范產品開發”、“智能化人機交互網絡示范應用”兩個項目正式被納入“國家863計劃”,并分別由金山和炎黃新星兩家公司承擔。該網絡游戲課題隸屬于“十五”期間863項目“中文處理與人機交互技術綜合示范應用”專題。總投資500萬元中,金山獲得300萬元、炎黃新星得200萬元。
2004年春節后不久,曾經高調的世模科技已經悄悄地從位于中關村南大街的輕揚大廈搬離,遷移到位于三里河路甘家口大廈15層,與800buy合在一起辦公……
難以預見的未來
2005年3月初,北京世模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將展開韓國MMORPG《絲路傳說》在中國地區的運營。這一消息讓一些業內人士甚至很多玩家都頗感意外。6月18日,《絲路傳說》開始在內地進行內測。
據記者了解,2004年4月1日《使命》停止運營,錢中華的團隊也隨之抽身離去,世模科技已債務纏身,奄奄一息。2004年底,新的資方“北京海斯博(集團)有限公司”通過與炎黃新星接洽后,決定對世模科技進行總額為2000萬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從此,一個煥然一新的世模科技就此誕生了,其新的辦公地點再次移至位于繁華的西外大街168號的騰達大廈。
那么這個“海斯博集團”究竟是家什么樣的公司,又有什么樣的背景?記者曾多方打聽,并電話至該公司了解情況,但是其接待人員總是很不耐煩地打斷記者的提問,并掛斷電話。
憑著對張毅的良好印象,記者希望從她那里有所斬獲,于是就給張毅撥通了電話,并發去了采訪提綱。然而電話總是無人接聽,郵件也猶如石沉大海......
此次,世模科技的低調,與兩年前的高歌入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也有媒體稱采訪了世模科技的一位高層,并且該高層人士表示:“公司不會因為之前所遭遇的挫折而退出中國網游市場。今天的世模科技除了還保留這個名稱,在資金、團隊、產品等各個方面均與原來的世模完全不同了。世模現在擁有雄厚的資金和強勢的產品,并將以一種務實創新的理念去運營《絲路傳說》,對此次重返網游市場我們信心十足。”但是又有誰能夠保證,新的世模科技一定能夠走上一條光明大道呢?
畢竟對于世模科技來說,網絡游戲這個泥沼究竟有多深?誰也說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