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如軍
6月28日,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主辦的“首屆中國互聯網營銷大會”吸引了許多圈內人的眼球。
在經歷了第一次低潮之后,中國互聯網可以說迎來了新的熱潮。正如中國萬網助理總裁周錨所言:目前的互聯網熱得像北京2005年的夏天。而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之上,借助于互聯網特性實現一定營銷目的的新型營銷方式——互聯網營銷由于具有傳播范圍廣、時間快、不受時間限制,投入產出比高的特點,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網絡營銷的熱度要遠比今年北京的夏天還要炎熱。
據賽迪顧問的研究表明,2004年中國互聯網營銷規模已經達到了39.47億元,預計2005年增幅將超過40%,達到56.1億元的市場規模。同時,賽迪顧問預測,2008年中國互聯網營銷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元,達到131.1億元。
網絡營銷這個市場無疑是一塊很大的“蛋糕”。然而這塊“蛋糕”究竟會被誰分食呢?或者換而言之,網絡營銷將會改變誰的命運?
在雅虎中國區企業產品總監胡欣然的眼里:“網絡營銷改變的是中小的企業命運”。其實,中國目前有1000萬家中小企業,占中國企業的99%,這個巨大的客戶群讓互聯網服務廠商、做網絡營銷的廠商不得不去關注。
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小企業碰到了很大的挑戰。一組嚴竣的數字擺在人們眼前:30%的中小企業在兩年之內消失了,60%中小企業在4年~6年內消失了。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存在兩個挑戰:一個是資源,一個是市場。在傳統形態下,企業束手無策,但是互聯網時代,中小企業似乎找到一種解決辦法,也似乎能夠改變自己的宿命。
我們也曾看到一些大企業憑借自身龐大的商業體系,憑借自身在市場運作中巨大廣告費用,憑借眾多的銷售人員,把中小企業擠壓在狹小的市場里面,使他們生存面臨很大的挑戰。但是網絡在改變中小企業。在進入互聯網時代的今天,中小企業獲得了互聯網開放的交易市場,這讓中小企業進入市場的初始成本急劇降低,也讓勇于吃螃蟹的中小企業主,真的有希望可以與狼共舞,以小搏大了。
當然,大企業有大企業的優勢,而小企業也有小企業的優勢。在市場競爭激烈,客戶需求快速變化的時代,企業需要能夠根據客戶的需求快速調整自己的經營模式以及自己公司的運作。有人說大企業就像一只大象,雖然有善于獨舞的大象,但這畢竟只是幾頭“極品”的專利;而中小企業由于靈活的經營優勢,由于船小好掉頭則保證了自己的競爭優勢。在互聯網時代,中小企業通過互聯網做營銷同樣可以讓自己的競爭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網絡營銷的興起,也讓雅虎、百度、Google企業嘗到了甜頭。為了“幫助”中國上千萬家中小企業能夠利用網絡做營銷推廣,雅虎在中國投入巨資建立了一個非常龐大而完整的網絡營銷平臺。于是,作為互聯網使用的先行者,很多的中小企業利用網絡營銷獲得了機會,也逐漸改變企業的宿命,演繹出“大者可以更大,但小者未必恒小”的故事。雅虎、Google等也被網絡營銷這塊大“蛋糕”喂得肥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