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圣勇
摘要:高等院校不同于企業,但是,卻可以學習企業家精神,高等院校可以通過弘揚企業家精神來開展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要結合大學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從發揮舵手作用、授權優秀學生、參與和協作、引入競爭機制、目標使命驅使、增強服務意識和市場機制驅動等幾個方面進行英語教學改革。
關鍵詞:英語教學;企業家精神;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234(2005)06—0133—02
公立的高等院校不同于企業,它們難以像企業那樣運作,但這并不意味著不可以具有企業家的精神。經過對企業家精神進行歸納,結合當前英語教學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梳理出用企業家精神進行英語教學改革的七條基本思路。
一、發揮舵手作用
英語教師的舵手作用是由知識的本質決定的。知識是人類活動經驗的總結和積累,是經過很長時間的發展而形成的,是很多人經驗的集合。如果完全由學生自己建構,一生恐怕也掌握不了許多。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直接接受別人的經驗,離開教師的指導是不行的。
教師的舵手作用也是由英語教師與學生的知識差別決定的。教師在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能力居高臨下,在英語學習的要點和脈絡及其學習規律方面比學生清楚。
英語教師在授課時,要著重講重點、難點,強化對要點的學習。發揮好教師“舵手”作用,要著力于誘導、引導、指導、疏導;導目標、導疑點、導方法;要把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掌舵”上,把“掌舵”的重點放在“質疑”上,把“質疑”的重點放在“方法”上,最終重點放在學生“學會學習”和“培養能力”上。
二、授權優秀學生
教師有時不必事必躬親,而需要善于授權學生,鼓勵優秀學生參與教學管理。全部依賴教師,有時會讓人感覺力不從心,甚至不利于學生的自信心和能力的培養。
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實際情況,指定若干“學生檢查員、信息員”(重點檢查學生的學習消化吸收情況)參與監督教學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開學生檢查員、信息員的工作例會,利用這一形式聽取學生對于英語教學工作的意見及建議,并收集相關信息。本著“一切為了教學”的理念,教師應高度重視學生檢查員、信息員提出的每一條意見,教學效果和教學影響將“立竿見影”。通過教師對學生授權實現教師和學生的“聯手”,大部分學生由于受到教師和同學雙重督查,會提高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同時,教師也接受學生的意見反饋,必然會促進教學工作更貼近實際。
三、參與和協作
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教師不再是教書匠,而是向學者型、研究型、專家型、事業型的教師發展。英語教師需要參與教育科研,在教育科研中應是一種自主式的學習主體。教師作為自主式的學習者是貫穿教育教學過程始終的,只有堅持不懈地學習,教師的科研水平才能不斷提高。
英語教學中的協作可以分為準備工作和教學過程。協作學習是一種學習方法的創新,使用傳統教學方法的有經驗的教師往往故設懸念啟發學生思維,是一種早期的、原始的、簡單的協作學習方法。協作學習不是指學生的自由學習,不等于教師不講不管,教師講的管的是如何給學生創設學習的環境,包括學習條件、學習資源和學習心境,以及如何把學生引導到學習目標上來,如何把學生的能力、個性發現出來,發展起來。傳統的講授式方法注重的是學習結果,而忽略了學生自身學習和探索的過程,有人擔心協作學習的效果將影響考試成績。現在這樣的評價體系下面可能會有影響,協作學習可以在口語課堂上采用,并不是說每一節課都要采用“協作學習”,協作學習的成份多寡,哪些教學內容可能用講授法更好些,這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四、引入競爭機制
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競爭的學習意識,有利于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提高英語學習的樂趣與效率,也符合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
第一、讓學生敢于競爭
要競爭,就要有良好的心態。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好好學習的愿望。因此,要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于學生的表現,哪怕是一點點的小進步,都會及時地給予肯定。
第二、讓學生善于競爭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都有比一比的愿望。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找一個比自己略強的同學作為對手,給自己定一個目標,和他比一比,學習他的優點,力求趕上他。不強求各方面都能超過他,但起碼有一點要勝過他。這樣對于差生來說就看到了希望;而對于優秀的學生來說,壓力就加大,他只有通過不斷地努力,才能避免讓別人趕上,才能不斷地超越自我。這樣,學生學會了競爭,取得的進步就會越來越大。
第三、讓學生樂于競爭
要給學生營造一個競爭的空間,競爭活動的形式要精心設計,豐富多彩,要盡量給學生創造表現自我的機會。朗讀課文,看誰讀得好;講講英語,看誰說得流利,說得時間長;角色表演,看誰演得棒;完成作業,看誰的質量高、數量大。對學生的這些表現直接進行登記,與平時成績掛鉤。
無論課堂上還是下課后,哪里有競爭,哪里就會有較好的效果。
五、目標使命驅使
當今許多國家都將提高英語教學水平作為重要國策規定下來,亞洲不少國家的政府近年來紛紛制訂了強化本國英語教學的各種方案。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不僅僅是一門普通基礎課程的改革,而是關系到我國今后參與全球競爭的一件大事。
根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以下簡稱《課程要求》),主要因為目前學生的英語口頭交際能力差,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更無法應對國際競爭的形勢,因此,我們在教學的安排上要更加重視聽說,增加聽力課,盡可能采用計算機輔助進行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教學評估體系。
六、增強服務意識
增強服務意識對英語教學有幾個好處:一是使教師對學生更加負責。二是促進不斷的改革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三是學生可以自己選擇教師。
關于英語教師進一步做好服務,重點應抓好兩個問題:一是要盡快建立試題庫。學生年年考級,出題不能太隨意,應盡快建立微機試題庫,按A、B級、4、6級難易程度不同的級別可以隨機抽取每套試題。學生可以隨時抽取進行自測。二是要進一步突出教學技能。
七、市場機制驅動
市場機制有許多優勢,如競爭、顧客選擇自由和資源與產出緊密相連、對外部環境反應迅速等。新東方新任總裁胡敏說:“在企業化的運營模式下,辦學者就得研究市場,研究學生心態,了解消費者到底需要什么,然后適應市場、激活市場。”。近幾年迅速發展的“洋話連篇”,則是開始就完全按照企業模式運行,建立了公司體制。“洋話連篇”的掌門人孫震的辦學理念是:“學校應該和企業一樣,沒有經濟效益,哪有好老師?沒有好老師,哪有好的教學效果?沒有好效果,也就丟了市場。所以,公司體制、市場行為決定教學質量。”
新東方取得的重大成功對于高等院校的英語教學應該是有啟示的。雖然,現在國民教育序列的英語教學資源遠遠不能滿足社會需要,英語培訓市場興旺,對英語教育來說是有益的補充,對于全民英語素養的提高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高等院校如何吸取新東方學校中那些有用經驗,深化教學改革,在一些高等院校已經成為一個客觀的問題。其實,我們高等院校里不乏超一流的好教師,一點也不比新東方的教師遜色,嘗試用這種企業家的精神進行教學改革,必定可以開創大學英語教學的嶄新局面。
編輯/王興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