姍 珊
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資料顯示:在我國數量眾多的企業中,中小企業約有1000多萬家,占了絕大多數,其國內生產總值、實現利稅和外貿出口總額分別占全國總量的60%、40%和60%。國內只有37%的中小企業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利用互聯網交易的中小企業僅占企業總數的11.11%,85%的企業對網站的應用只局限于宣傳企業形象和信息查詢。而目前國內中小企業運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的總體水平偏低。與我國大型企業乃至世界先進工業國家的中小企業相比,我國中小企業明顯存在著人才缺乏、技術落后、信息滯后、管理水平低和協同能力差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著中小企業的快速、穩定和持續發展。
現在,中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將得到政策上的支持。近日,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和信息產業部信息化推進司組織實施的“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以及國內外知名IT企業為中小企業推出的“商務領航”整體解決方案在京正式發布,政府搭臺、市場運作的此項工程將組織協調社會中介機構、大型IT企業和新聞媒體,開展對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支持和服務。“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將包括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與需求調查、萬家中小企業的免費培訓、百萬中小企業上網、信息化典型案例示范以及展覽、會議等系列內容。
8月8日,由中國電信牽頭,攜手思科系統、神州數碼、點擊科技、中國惠普、聯想集團、微軟公司、用友軟件以及中興通訊等國內通信、IT領域的9家知名企業共同建立“中國中小企業信息化聯盟”,目的就是全力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實施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打造為中小企業提供支持和服務的信息化綜合平臺,創造良好的信息化建設基礎環境,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不斷提高我國中小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推動中小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中國電信還正式推出其傾力打造的、旨在服務于企業信息化的“商務領航”全新客戶品牌。這是中國電信實施從基礎電信運營商向現代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戰略轉型以來的重大舉措,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孫康敏表示:現階段的電信市場競爭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新業務和管理模式上的競爭。各電信運營商都將開發新市場及拓展新業務作為工作重點,確保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住自己的固有領地并搶占新領域。而新業務的不斷推出、網絡的不斷融合、企業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都需要企業信息化的大力支撐。由此可見,企業信息化的建設對電信運營商具有重大的意義。
這對中國電信來說,是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創新舉動。畢竟,企業用戶市場是未來支撐中國電信轉型的制高點,是今后中國電信發展3G等新業務的市場基礎。因此,打造“商務領航”品牌,強化中國電信在企業用戶市場的領先地位,塑造現代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的企業形象,以支撐企業戰略轉型,是迎接信息化發展浪潮、支撐中國電信戰略轉型的實際舉措。
據電信市場部楊小豐介紹,經調查現在中小企業的生存周期平均只有3年,電信依靠品牌優勢強強聯合,推出一些綜合性的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轉變傳統的銷售服務模式,利用電信部門輻射區域廣,服務隊伍力量強的優勢,能深入到最基層。面向中小型企業,為其提供經濟、免維護、安全的全方位信息化服務。在中小企業信息化市場上,中國電信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廣東電信在全省范圍內啟動了一項名為“藍色魅力”的商業計劃,很短的時間里,就已有1.5萬家中小企業申請使用。上海電信經過兩年來的努力,約4000家企業已經成為“理想商務”企業信息化平臺的用戶。據悉現在蘇州、武漢等地已完成平臺的建設,福建、浙江、新疆、江蘇等省公司已計劃建設平臺。中國電信已陸續推出了企業建站、在線安全、辦公管理、客戶關系管理、供應鏈管理等多種應用和服務都受到廣大中小企業用戶的歡迎。
中小企業用戶普遍認為這些服務降低了IT運作成本,提高了IT系統服務質量,幫助他們輕松實現了企業信息化,同時借助中國電信優良的網絡資源、強大的服務支撐網絡和嚴格的信息安全制度,大大提高了中小企業使用信息化服務的安全性、穩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