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清
企業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增加利潤,提高效率。“業績承諾”離不開科學的管理方法。科學的管理方法是指管理的理性、規律性,是實施管理的基礎。只有不斷的創造價值才能保障企業的業績及發展,才能肩負起企業的遠大使命,很多企業倒下去的原因多數敗于沒有數字化管理,使企業各方面關系混亂互相膠著,決策缺乏信息支持,以至于企業不能在高速發展的環境中成長。
數字化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地位非常重要,它是一種量化的管理模式,能夠建立客觀的評價體系。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管理者實時知道企業經營狀況的只有數字。當一項模糊性工作被分解成若干可以量化的數字指標后,管理起來就會一目了然。
一、數字化管理的技術基礎
數字化管理就是將許多復雜多變的信息轉變為可以度量的數據,利用計算機、通訊、網絡等人工智能手段量化管理對象與管理行為,實現計劃、組織、協調、服務、創新等職能的管理活動和管理方法。企業的信息資源、知識資源數字化運用量化管理技術解決企業管理的可計算性,實現企業流程優化、功能重組、企業發展。建立一套整合的、支持領導決策的數字化管理系統,同時打破部門之間信息資源互通的瓶頸。充實、完善企業的人、財、物、供、產、銷以及技術、質量、圖象,聲音等各方面基礎的數據庫信息,保障基礎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為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數據化管理系統不是企業各部門業務管理軟件的簡單加和,而是以整體管理的思想重新設計和整合。加強信息流動,企業領導能隨時掌握一些重要指標,及時準確了解和掌握各部門及企業整體狀況。數字管理系統能夠從影響它的幾個主要因素自動地進行分析,給出決策的建議,在數字化系統的基礎上,加強信息流動,動態的反映企業的經營生產活動,指出矛盾所在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實現管理的實時在控。將生產和各部門管理活動集成起來,使企業按合同組織均衡生產,減少開支,增加收入,從而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二、數字化人員培訓,樹立“知識就是效益”的觀念
數字化管理強調開放,認為員工是知識工作者。他們是知識的創造者,要進行數字化管理首先必須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讓他們擁有更多的知識,才能真正分享知識和創造知識。否則,即使給了眾多開放、共享的信息資源,也難以產生作用和影響,更不用說參與管理和自主決策。企業過去由于沒有數字化管理的人才和工具,使得企業組織異常龐大和復雜,已經超越了憑借個人直覺和經驗管理判斷的極限,科學、理性和嚴謹的數字化管理帶來的是組織效率。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誰更有效率誰就擁有市場。企業間的競爭是企業效率的競爭,是管理的競爭,是高素質人才的競爭。
企業數字化管理的本質是人力資源管理,如沒有能力培養優秀的人才注入企業,企業終將自身老化而被無情的市場運作規律所淘汰。人才需要發現和培養,需要一個激勵和發揮人才能力的舞臺,需要樹立知識型、學習型的企業觀念。出臺數字化人才激勵措施,建立人員流動和工作量化管理,建立完善企業的信息資料庫,減少中間流通環節,避免信息傳遞的死角,實現信息共享。當涉及企業運作的一切過程被數字化管理,企業各部門都聯系起來,成本、收益計算準確,數字化業務流程開始在計算、控制、決策、管理等環節創造收益和成效。數字化系統高速、高效的特點使管理手段更加現代化,管理與被管理者的界限越來越淡化,更加強調溝通與交流,員工不再是簡單的勞動者而是知識工作者、信息和知識共享者,工作作風更加務實,更加強調運用數字事實的力量。
三、數字化管理的作用
數字化管理將使一些單一和機械工作淘汰,管理者和員工將自主地、創造性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工作的價值,讓生產部門、其它管理部門和服務部門的員工利用財務基礎數據,主動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提高資金周轉速度。數字化管理對企業改善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能大大擴展企業業務空間,使用電子商務系統,可以實現及時生產,實現降低營銷成本,加強與客戶的交流與溝通。數字化管理促進互聯網成為企業與外部交流的平臺,企業形象建設與產品營銷宣傳的重要渠道,適合企業的業務需要,并與企業的整體形象相融合。
利用網絡資源有效傳播企業文化,把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傳遞到全體員工中間,從而引導全體員工主動去實現企業目標,促進企業的發展。數字化管理是使經濟數字化的重要保障,通過改變組織的神經系統、物流系統、資金系統,決策系統來提高管理和決策的速度,使企業管理者將更多時間用于思考、交流、戰略設計和決策,企業的運作更加有效,對機遇與風險都能迅速做出反映。如果沒有先進數字化管理企業將無法真正提高管理水平,無法搶占經營管理的制高點,無法與先進的企業進行競爭。數字化管理既是區別于傳統企業管理和現代企業管理的顯著標志,也是現代企業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技術手段。重視數據,分析數據,管理數據,建立數字化管理的組織體系和組織形式,加大數字化管理的創造性和數字化管理的企業文化,把數字化管理作為企業的經營戰略,企業才會更加協調有序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