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嵐雪
上世紀90年代我國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是家電和房地產,此后由于缺少主導產業,中國經濟進入需求不足發展變慢的狀態,但這種情況到2002年伴隨著住宅、汽車、城市基礎產業的興起而發生變化。汽車作為龍頭產業,可以帶動相關產業形成產業群,它的興起拉動了鋼鐵、建材等中間投資品的增長,然后又拉動了電力、煤炭、石油、運輸等上游行業。汽車業的迅猛增長,是新一輪產業增長的主動力之一。2003年汽車產量達到440萬輛,其中轎車產量增長了80%,可以說,2003年我國的汽車業達到了“井噴式”發展。到2004年汽車產量增幅有所下降,到10月份增幅在18%左右,其中轎車產量增幅仍達到25%左右。由此看來,近幾年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態勢可以說是急風暴雨般的,而且其發展將帶動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今后較長時間內我國還將持續以汽車為主導產業來帶動經濟發展。但許多深層次的問題確實耐人尋味,我們要發展汽車行業就必須先正視這些問題。
一、我國發展汽車工業要正視的問題
1、國內市場容量分析:
首先,從能源消耗上看,近幾年來汽車燃油消耗在我國石油消耗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資料顯示,目前中國進口的原油有30%被汽車消耗,而今后汽車消耗原油量的比例將升至50%。汽車燃油消耗量增多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帶動了汽車消費和保有量的大幅攀升;二是由于我國汽車技術水平相對落后,單車燃油消耗明顯高于國外,目前生產的汽車平均耗油量大約比國外汽車高20%~30%。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計算:一輛自身重量為1噸的轎車,一般狀態下行駛100公里消耗的油量為8?郾9升,我國汽車產量增長的速度在20%至30%,我們若以20%的增長速度計算,到2010年我國汽車年產量可達1444萬輛;到2020年則達到8943萬輛。若都以轎車計算耗油量,到2020年我國汽車每行駛100公里,耗油量為79噸。而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是,我國石油資源儲量和產量有限,無法滿足國內能源需求,在1993年我國已成為石油凈進口國,2003年全國原油凈進口為9735萬噸。2004年全年石油進口的依存度超過了40%,而且近年來石油進口量逐年增多,預計到2020年,石油的對外依存度有可能接近60%。如此大的依存度會使我國經濟易受國際形勢影響,原油價格的大副波動會波及我國經濟的穩定。
其次,從空間容量上看,現在城市里的道路和存車容量已近飽和,堵車現象嚴重,存車地方有限。有人稱中國汽車業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原因是全世界平均每七八個人擁有一輛汽車,而中國則是50個人才擁有一輛。我認為,這種想法沒有考慮我國的實際國情,眾所周知我國是人口大國,若真達到七八個人就擁有一輛汽車的話,道路要拓寬多少倍,而停車場又何處去建。面臨我們有限的土地和資源,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2、我國汽車工業自身的弱點分析:
首先,我們知道,不論是一個企業還是一個行業要較好地發展就必須有其自身的競爭力,而我國汽車行業就缺乏這一點。研發力量不足、研發水平不高始終是制約我國汽車行業核心竟爭力提高的關鍵所在。時至今日,面對入世后外資的大舉進入,國內市場尤其是轎車市場幾乎被外國品牌所壟斷,國內最好的合資企業也只是掌握了吸收消化研發能力和應用開發能力,僅能夠對引進產品進行局部改進,而不具備獨立開發新產品的基礎研發能力。長此以往,中國汽車工業有可能逐漸因循巴西汽車工業的發展道路,成為世界汽車巨頭的加工基地。這將違背我們發展我國汽車工業的初衷。
其次,當前巨大的市場潛力和贏利前景,吸引眾多的投資擁向汽車工業。原有生產企業紛紛加大投資力度,產能產量快速增長;新投產企業也紛紛上馬,力圖分享汽車行業的巨大利潤。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的汽車整車制造企業多達100多家,全國有27個省(市)生產汽車,有17個省(市)生產轎車,有23個省(市)已建成轎車生產線。全國汽車生產能力已達到550萬輛以上,轎車生產能力已達到250萬輛以上,已經大大高于市場容量。從目前投資勢頭看,未來幾年生產能力還將大幅上升。一旦市場需求增長速度減緩,相當產能將被閑置,將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
再次,汽車市場秩序也是影響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當前我國的汽車市場秩序還比較混亂。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市場競爭過度。自2003年以來,汽車市場熱度一浪高過一浪,大量新車型投放市場。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上半年已上市十幾種新車型,全年有40個左右新車型投放市場。為爭奪有限市場,生產企業紛紛降低產品價格,最大降幅達到30%以上。這與當初家電大戰前期的情景十分相似,繼續演變下去,極有可能重現家電大戰的結果:企業利益嚴重受損、進而影響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二是汽車消費信貸隱藏危機。目前私家車用戶中,有近1/3是貸款購車。截至2004年底,我國汽車信貸余額已達1600億元,并正以兩位數的速度激增。汽車消費信貸,已經成為國內各商業銀行消費信貸領域最為紅火的業務之一。為爭奪客戶,許多辦理汽車貸款業務的經銷商提供了眾多的優惠條件。如無需擔保人、無需保險費、甚至提出零首付等,這其中存在著巨大的風險。有資料顯示目前已有30%私車貸款無法收回,發展下去后果將十分嚴重。
二、對我國汽車工業發展提出幾點建議:
面對空前的發展機遇,汽車工業已被確立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不可否認,它為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帶動的作用。但以上對我國汽車工業發展中將遇到的問題作了分析,分析表明,前景不容樂觀,要使我國的汽車工業真正的騰飛,必須正視存在的問題,作出相應對策。
1、提高技術含量,以出口為主
前面分析了我國國內的市場容量并不是很大,所以我們要做好企業,使其走向國際市場。汽車這一行的關聯性較大,對技術含量的要求也較高,我們的企業不要一味地追求大而全,而要以小而精為目標,零部件分散加工。術業有專攻,使得企業生產的汽車零部件都各有競爭優勢,真正的做到品質有保證,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站得住腳。每個企業都要加強研發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這是事關汽車工業發展前途的大事。政府也要加大對國家級汽車研發基地的資金和政策扶持力度。通過投資抵稅等方式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2、加大宏觀調控力度
政府要為企業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努力做到管理制度公開透明,體現宏觀調控和市場競爭相結合。汽車行業投資分散由來以久。有關部門一直試圖通過加強投資審批、嚴格行業準入等措施,提高行業集中度,扶持形成幾大集團,但效果并不明顯。要充分利用市場和經濟手段,打破各種壟斷,拓寬資金進入途徑,降低重組兼并交易成本,為資源合理流動創造條件。要引導鼓勵業內優勢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劣勢企業做大做強;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通過收購兼并手段進入汽車行業,避免一味地新建擴建。
3、針對當前汽車市場的狀況,有必要采取措施加以規范
首先,應加強行業協會建設,發揮行業協會的自律作用,規范企業行為,盡快形成規范有序的價格體系;其次,加強汽車消費信貸管理,支持大的汽車企業建立專門金融機構從事汽車消費信貸業務,避免普通經銷商經營這一業務帶來的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