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紅珍
能源公司在大型鋼鐵企業中肩負著水、電、熱、汽等能源介質的生產,輸送和管理工作,其主要生產任務是安全保供,但其成本控制也是為公司節能降耗,增利的一個主要控制點。在此,本文針對能源分廠的生產特點,提出加強能源公司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等幾點建議。
一、能源公司的生產特點
(一)能源公司有完整的生產企業性質。它從原料的投入到成品的產出的全過程。例如:發電廠,從原煤投入,直到電產品的產出。所以,它具有一個完整的生產企業的生產消耗的性質。
(二)能源公司是對鋼鐵企業副產品和外購產品的回收與加工,它是對能源的輸送管理,在能源的輸送過程中消耗一部分材料,購成成本支出。如:電力廠購進電,降壓后通過電網輸送出去;煤氣廠對煉鐵廠,焦化廠副產煤氣進行洗滌,凈化,通過管網輸送出去。它要消耗一部分能源介質和輔助材料,且耗量較小,有較科學的計算公式。
(三)能源公司是對能源介質的合理配置,在保證生產對能源指標要求的前提下,合理輸配能源,調整能源結構可以有效的降低能源本身的浪費,從而降低鋼鐵企業的能源成本。
從以上可以看出,動力單位成本核算不僅有原料的投入產出,還有輸送系統的成本消耗,根據這個特點,本人認為在能源公司加強成本控制可主要抓好以下幾點。
二、能源公司的成本控制要點
(一)原材料的降低。原煤是動力廠的主要消耗品,其成本占變動成本的60%。由此可見,原煤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徑,其降低成本的可操作性強。首先,通過入爐煤單耗等生產技術指標降低煤耗。入爐煤單耗是對標的一個重要指標,通過采取各種先進手段,以及提高工人的標準人操作,可以降低入爐煤單耗。其次,通過價格因素降低成本。合理配比原煤品種結構,在保產保質的前提下,使用低價煤,可降低成本。第三,降低煤粉率,加強管理,回收煤粉,可切實降低成本。第四,加強管理,把好進煤質量和數量關,作為財務人員應深入現場,經常核實原煤庫存和消耗,以及生產使用狀況,保證賬實相符。
能源輸送過程中為了凈化能源或環保,需消耗大量的輔助材料,在成本管理中,控制輔助材料消耗能有效的降低成本,控制手段主要是按技術指標要求計算所耗用的材料,從財務上訂計劃這一關就計算準確,避免浪費。由于鋼鐵公司是一個大型的聯合企業,二級單位成本控制基本上是計劃經濟,所以,在訂成本計劃時,財務人員的手松手緊,技術指標精通與否,直接影響二級廠的成本控制。
(二)動力介質的消耗。能源介質消耗的控制,主要是杜絕跑冒滴漏。另外加強技術改造措施的落實,以及效益的體現。財務人員對新的節能降耗的技術措施要進行追蹤管理與考核,將節能措施的上馬與成本指標的制定結合起來,將資金的投入與成本控制相結合。
(三)修理費用的控制。日常設備的大、中、小修耗用的材料、備件、人工費的可控性較強,浪費也較大。
三、根據能源公司的生產要素,我們可以看出,其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徑是降低原材料和修理費用。根據日常工作經驗,本人認為,要切實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財務人員應從以下幾點加強控制和管理
(一)以目標成本作為經濟責任制承包指標。本人認為目標成本優于利潤考核。原因是鋼鐵企業所屬能源公司主要任務是安全保供,其產量高低因用戶生產,檢修需要而變化,它的產量的高低由計控部門負責,而產量對利潤的敏感系數較高,這樣可以造成動力單位片面追求產量,造成能源浪費和利潤虛假。以目標成本作為考核指標,可以減少分廠調節利潤的富余度。制定合理科學的目標成本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確定合理的單耗,確定單耗可以以歷史前進水平,同行業先進水平作為核定基礎,在此基礎上核算各項成本的目標成本,使各單位跳起來能夠摘到果子,調動各分廠的工作積極性。
(二)加強對標指標的考核力度。對標帶給企業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不僅增強了企業的競爭能力,同時大大降低了成本。以對標指標進行單項指標考核,使企業經濟指標排名靠近前列,降低成本。例如:入爐煤單耗對標指標屬于最先進指標,達到對標指標就降低了煤耗。
(三)完善內部控制系統。合理設置物流等各個系統的內控系統。各種材料等消耗品的調用要同時具備三人簽字,即制單人,調料人,收料人不應一人兼任,提高材料的有效使用,保障材料切實用到生產中去。
(四)加強經濟活動分析。經濟活動分析可以及時分析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狀況,為領導提供有效的增利措施與增利點。
(五)強化財務人員參與生產經營決策。財務人員只有參與到生產經營中去,才能有效控制成本開支。例如:煤氣廠脫硫劑的使用成本。只有了解脫硫塔的體積,脫硫劑的配料成份,以及用量,正確計算脫硫劑的成本,才能起到財務監督和管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