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由于全球經濟進一步復蘇以及企業高科技投資日益增長的帶動,高科技產業領域新產品層出不窮,全球跨國直接投資恢復增長,重點產品和服務需求不斷擴大,企業總體業績良好,創造了2000年以來的新高峰,發展特點主要如下:
一、新興市場需求劇增,通信業復蘇強勁
2004年以來,國際通信產品市場明顯復蘇,據IDC調查統計,全年手機銷量將達到6.3億部以上(2003年為5.3億部)。
——全球大部分通信制造廠商業績良好。
——通信制造業快速發展源于通信用戶需求不斷增長的帶動。截止到2004年9月,全球手機用戶已經達到13.5億(調查公司MCA),占全球人口總數的21%。在中國、俄羅斯、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的帶動下,隨著可拍照手機和智能手機不斷推向市場,各大手機廠紛紛推出一系列低、中及高端手機,并準備好充足貨源。拍照手機和具備計算機功能的智能手機將成為未來手機市場的旗艦產品。
二、PC增勢穩健,市場格局微變
據IDC統計,2004年世界PC銷量將比上年增長12.5%,達1.67億臺,今后幾年將維持穩定增長勢頭,2007年可望突破2億臺。究其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筆記本電腦增長顯著。二是PC普及率低的國家將繼續大步前進。三是因2K問題大批購買的PC機已到更新期,市場看好。據統計,世界主要PC市場除日本、中國、韓國,德國之外,所用PC大多為HP和Dell兩家公司所供給,供應壟斷化和生產集中化將是潮流所向。
另外,全球PC格局出現新變化。IBM退出PC制造領域,中國第一大PC廠商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全球市場占有率從2%提高到8%,全球排名由第八上升到第三位,僅次于戴爾和惠普。
三、半導體攀登新高峰,周期態勢明顯
2004年,世界半導體產業進入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的第七個增長周期,需求與投資創造歷史新高,但也出現產品庫存積壓,具體特點如下:
——市場需求創造新高。200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增長幅度比預期的要好,據WSTS統計,全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將達到2136億美元,同比增長29.9%,超出2000年的2044億美元,達到有史以來最高點。驅動半導體市場增長的領域來自多個領域,如PC、手機、消費類電子產品以及汽車電子產品對半導體芯片的需求都在明顯增加。
——投資快速增長。隨著全球半導體行業復蘇,半導體設備的投資自2003年中期以來一直呈現逐步加速的勢頭。Gartner預計,2004年全球半導體行業的設備投資增長速度將高達66%。
——企業效益提升。在整機需求帶動下,上游芯片廠商業績普遍提升。
——產能過剩顯現。2004年,由于全球半導體投資設備迅猛增長、產能快速擴張,導致設備利用率下降。
綜合來看,2004年為本輪半導體行業增長頂峰已成定局,2005年行業的增長速度將會明顯放緩,可能會步入新一輪減速周期。
四、數字化唱主角,消費電子重整河山
2004年,全球消費電子產品勢頭不減,許多重大發展將重整市場的供應和競爭態勢。ISuppli統計,2004年世界消費電子產品市場增長將提升到6.8%,達到2462億美元。預計2002-2007年5年間將以年率5%增長,屆時將達2786億美元左右。尤其是大屏幕、平板電視市場近幾年達到一個新的增長高潮。
五、軟件及信息服務發展,推動電子商務繁榮
由于個人計算機銷量的穩固增長,家庭和商業軟件市場對微軟產品的需求都有所上升,2004年度全球軟件業500強企業的總收入增長了14%以上(美國《軟件雜志》公布數據)。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動下,信息服務領域支出更是持續增長。據IDC統計,全球企業和政府2004年在信息服務上的投資將高達5530億美元,而信息服務產業也正在進行自我改造。電子商務發展突飛猛進。信息技術應用促進了電子商務發展,反過來,電子商務也為信息產業創造了新的需求。據VeriSign公布調查報告顯示,全球電子商務在過去的12個月間增長了13.2%。
六、產品創新加快,知識產權競爭升級
2004年,全球高新技術領域接二連三推出新產品。隨著高新技術創新加快和市場競爭加劇,國際上專利糾紛此起彼伏。跨國公司之間競爭焦點不斷升級,已從傳統質量、價格之爭上升到技術專利、標準等知識產權領域。那些在核心技術上居于主導地位的IT企業通過技術專利設置更高門檻,阻止新的競爭對手進入,還可以通過授權,向制造商征收專利使用費,同時利用專利壁壘把其它廠商控制在產業鏈的低端。各國政府更是在國家層面加大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