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記者范繼榮)2004年,我國煙草行業緊緊圍繞“做精做強主業,保持平穩發展”的基本方針和“深化改革,推動重組,走向聯合,共同發展”的主要任務,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強化管理、加強專賣、優化結構、科技創新,依靠廣大干部職工團結拼搏和共同努力,累計實現工商稅利超過2100億元,比上年增加450億元;其中實現工商稅金1414億元,比上年增加225億元,創歷史最好水平。全行業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發展態勢。
煙葉生產保持了穩定發展。針對糧食及生產資料漲價等因素使煙葉生產面臨新的情況,國家煙草專賣局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計保護煙農種煙積極性。煙葉產區堅持和完善合同制,加大對煙葉生產的扶持力度,全行業投入35億元資金支持煙葉生產。收購煙葉175萬噸左右,控制在國家計劃內,煙葉供求總體平衡。煙葉收購等級合格率達77%,整體質量水平進一步提高。
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卷煙生產經營繼續堅持“控量、促銷、穩價、增效”方針,針對卷煙牌號仍然過多過雜現象,制定和下達了卷煙百牌號目錄,引導企業合理調整產品結構。針對低檔卷煙供應不足的矛盾,采取企業定點生產、下達專項計劃和給予補貼等辦法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增加低檔卷煙生產,使低檔卷煙供應不足的矛盾得到緩解。加強卷煙價格管理,合理調節各個環節利益關系。通過這些措施,較好實現了卷煙產銷協調穩定增長。全年生產卷煙18735.9億支,比上年增長4.7%;銷售卷煙18778.6億支,同比增長4.5%;年末工商庫存1304.4億支,保持較低庫存。煙草進出口工作取得新的成績,全年出口煙葉15.9萬噸、出口卷煙163萬件,實現出口創匯5.2億美元,同比增長9%,其中煙機出口額首次突破1000萬美元。行業經濟運行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
整頓和規范煙草市場秩序工作深入推進。繼續以財經秩序整頓和治理卷煙體外循環為重點,深入開展整頓規范工作。財經秩序整頓突出加強國有資產監管的主線,從清理賬外賬、小金庫、規范核算、補繳稅款等方面全面開展自查和復查,對自查、復查中發現的問題依法依規認真進行整改。專項治理卷煙體外循環工作堅持開展“五查兩落實”,針對不同企業情況實行分類管理,以查辦案件為推動力,對新出現的假入網銷售卷煙等違規問題進行嚴肅查處,使卷煙體外循環得到有效治理,經營秩序明顯好轉。繼續深入開展卷煙打假打私斗爭,始終保持高壓態勢,進一步加強行業誠信體系建設,積極推進卷煙市場誠信等級管理工作。切實加強專賣隊伍建設,大力開展嚴格執法、文明執法、公正執法活動,使行業依法行政能力和文明執法水平進一步提高。
行業改革和企業組織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規劃中設立的16家省級中煙工業公司及中煙實業發展中心全部成立,以省級煙草工商分開為突破口的行業管理體制改革基本完成,較好地實現了內部工商分設和合理分工,促進了煙草資源優化整合和生產集中度提高,為進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礎。卷煙工業企業聯合重組步伐進一步加快,10萬箱以下規模小煙廠關閉工作已基本收尾,全年共實施關停小煙廠7家、兼并3家,聯合重組非重點卷煙工業企業17家。全行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卷煙工業企業已由2003年末的84家調整減少到57家,提前實現了預期調整目標。重點企業在聯合重組中體現了較強的競爭優勢,生產集中度和品牌集中度明顯提高,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卷煙銷售網絡建設步伐加快。在“全國網建學上海”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和推廣江蘇、大連、福建的網建先進經驗,加快新業務模式的推廣,為網絡建設整體推進、全面提升奠定了基礎。全面推行客戶關系管理,通過建立公正的貨源分配制度和采取明碼標價等措施,指導零售戶經營,維護零售客戶的合理利益,在發揮網絡功能和提升服務水平方面有了新的提高。為培育具有活力的市場競爭主體,全行業已有1093家縣級公司取消法人資格,減少了經營環節,提高了企業效率和效益。
科技創新取得新的進展。組織實施了一批重大科技攻關與推廣項目,構建完善的行業技術創新體系與科技成果傳導機制,深入開展優質煙葉生產科技示范基地建設工作,啟動煙草行業重點實驗室建設,加強企業技術中心建設,目前全行業有7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9家行業級企業技術中心。卷煙降焦減害工作取得新進展,工業企業控焦保質能力進一步提高,行業信息化建設進度加快,全行業卷煙生產經營決策管理系統、公文遠程傳輸系統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并投入運行,促進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