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煤礦安全監察局下轄沈陽、錦州、阜新、鐵法四個監察辦事處,全局共有155名監察人員,負責全省五個國有重點煤礦和十個產煤市共1100個煤礦的安全監察。
一、緊扣安全監察執法,找準隊伍建設的切入點
促進和保持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促進煤炭工業和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就要保證安全監察執法的到位,最大限度的發揮隊伍執法的效力。而執法效力的發揮取決于隊伍廉潔公正程度。黨組堅持把隊伍建設當成保證完成煤礦安全監察任務的頭等大事來抓,并把廉政建設作為隊伍建設的“切入點”。
每年初的工作會議上,除將落實廉政建設任務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布置外,局黨組還同機關處室、辦事處領導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狀,辦事處與各科室監察員也簽訂責任狀,全局上下建立反腐倡廉的包保體系。具體實踐中,我們注意抓兩頭,一是抓領導干部。二是抓一線監察員。廉政建設工作開展的扎實了,我們在煤礦安全監察中腰桿子就硬了。
二、從教育、建制和監督入手,加強安全監察隊伍思想作風建設
煤礦安全監察隊伍面對艱苦危險的執法環境,面對復雜的監察對象,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面對實現降低煤礦事故、減少死亡人數的大目標,沒有一個良好的思想作風作保證,隊伍是很難形成戰斗力的。在思想作風建設上我們從教育、建制、監督三方面入手。
首先,我們開展了以整頓思想作風為主要內容的講政治、講正氣、講紀律、講廉潔、講學習、講作風的“六講”教育活動。制定了“政治堅定,思想過硬;監察執法,責任如山;忠于國家,依法行政;嚴細求真,業務精通;紀律嚴明,廉潔勤政;吃苦耐勞,敬業奉獻”的煤礦安全監察員行為規范,并以此為職業道德和行為準則開展學習教育活動。
其次,針對隊伍的狀況,我們從四個方面入手加強制度建設。一是加強制約、監督、規范領導行為;二是規范監察員行政行為,嚴格遵守工作紀律;三是加強對熱點問題監督;四是對特定工作規范監督。
第三,在加強監督方面我們采取“上評下,下評上,外評內”幾種辦法。
上評下。就是黨組加強對基層組織的監督,上級加強對下級的監督。在政治監督上,定期由紀檢監察部門對處室、辦事處貫徹黨組政令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建立處級干部廉政檔案,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等等。在職能監督上,我們圍繞行政指令的貫徹執行加強監督。
下評上。主要有每年一次領導干部在本單位述廉,由群眾進行評議,每年一次公開民主測評領導干部,辦事處背對背給機關處室打分,領導定期聽取辦事處對機關意見,等等。
外評內。請地方政府監察監督。我局聘請了各辦事處轄區的政府、煤礦管理部門和煤礦經營者共80名黨風廉政建設監督員,定期請進來或走出去向他們征詢意見。
在監督中,尤其注重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處理,做到防微杜漸。
三、圍繞基本職能抓建設,提高執法能力與執法效力
煤礦監察隊伍建設的成效和評價,最終要歸結到執法能力與效力的提高上來。我們做了這樣幾件事:
在全局實行了全方位目標責任制。從2002年起就將全省年度煤礦安全生產指標分解到機關處室和辦事處,同時還將入井監察次數、事故查處結案時限、責任人處分落實、罰款收繳率等工作量化分解,按各辦事處和機關處室的職能進行責任目標承包,并與先進評比、獎罰掛鉤。
加強專業學習和培訓工作,提高監察人員能力。制定了內部培訓計劃,認真組織落實。一是學習法律法規。二是組織專業交流,培養復合型人才。三是努力了解新形勢,學習掌握新知識。
努力實現工作創新,增強隊伍活力。我們提出要不斷適應新形勢,提出新措施,解決新問題。要求每個處室和辦事處在匯報工作時,必須提出新工作思路和新的工作方法。也經常給他們提出創新性的工作要求。
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局在隊伍建設上取得了初步的成績。監察局組建以來,關閉小煤礦734個,下達執法文書19060件,整頓各類安全隱患74233項,給予有關人員黨紀政紀處分的1599人次。全局監察人員平均年下現場監察203天,其中入井監察136天。2003年底全省煤礦死亡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比2000年下降9.8%和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