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描述:
室外美術課對于活潑可愛的孩子來說可是一件新鮮事。“不動紙、不動筆,如何來上美術課呢?會是什么樣子呢?”我想在他們的小腦瓜兒里一定畫滿了問號。這一天,孩子們興奮極了,手里拿著我事先布置好的呼拉圈、接力棒、易拉罐、石子等,早早來到操場。我說:“小朋友們,你們手里拿著這么多好玩的東西,想玩嗎?”學生齊答:“想!”我接著說:“那好,我們一起來做游戲吧!”學生歡呼雀躍。我提高了嗓音:“同學們不要著急,在做游戲之前,能告訴老師你們手里拿的都是什么嗎?”學生舉起手里的東西,七嘴八舌地說:“接力棒、球拍……”我及時地給予肯定。
接著我提出新的問題:“這些東西都是什么形狀的?可以互相說一說?!睂W生答出球和呼拉圈是圓形的,石子是各種形狀的。這時小旭舉起了易拉罐,天真地問:“這是什么形狀啊?”沒等我開口,快嘴的小峰搶著說:“是長形。”引來哄堂大笑。我接過這個易拉罐,引導學生觀察:“你們看這兩面是什么形?”學生答:“圓形!”“你們再看表面怎樣?”學生答:“很光滑?!蔽艺f:“對了,像這樣表面光滑、兩面都是圓形的物體叫圓柱體?!睂W生明白后迅速四處尋找圓柱體,紛紛問我對不對,我給予一一回答。
然后,我暫停了學生的活動:“好,接下來我們要做有趣的游戲了?!睂W生歡呼起來?!耙犌逵螒虻囊巹t:拿起這些好玩的東西,擺出各種形狀??凑l擺得多,擺得最特別。小組里可以互相幫助。”學生紛紛行動起來,只見他們小手不停地舞動著,小嘴還互相嘟囔著。有的喊:“快,快過來幫我擺?!庇械膯栁疫@個對不對,那個行不行。突然,小川神秘地對我說:“老師,我發現了一個新圖形,我是照著足球上的圖形擺的,漂亮吧?可我……不知道是什么形狀???”我笑了笑問:“是由幾根小棒擺成的?”“五個?!薄皩Π。覀兛梢越小痹挍]落,小川便搶著回答:“五邊形?!蔽屹潛P他說:“你答得很對?!边@時我發現很多學生擺好了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等。
在活動中學生學會了擺各種常見的形狀。我接著說:“我們要當一名小小設計師,用這些東西,利用基本形狀來擺出各種圖形?!睂W生行動了起來,他們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創作出自己滿意的作品:小哲用沙子一點點地撒成小鳥的樣子,用石子做眼睛,很有創意;小辰用木棒擺出了一架飛機,說長大要制造一架一模一樣的大飛機,想法可真有趣;小峰小心翼翼地把三個呼拉圈交叉在一起,并放上地球儀,說這是科技之星,代表科學知識,我們都應該從小愛科學……
案例體會:
人們常常認為,室外美術課就是室外寫生課。在本案例中,我突破了思維定式,將美術課的課堂搬到了室外,將畫筆、紙張等美術用具變為沙土、地面等自然物,讓學生在操場上作畫。這樣既給學生創設了較大的活動空間,又在一定的程度上消除了學生學習的緊張心理,最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美術課程標準》第一學段(1~2年級)“綜合·探索”學習領域中明確提出:“采用造型游戲的方式進行無主題或有主題的想像、創作、表演和展示?!痹诮虒W活動建議中又指出:“利用各種材料特點,采用造型游戲的方式表現出自己的想像,創作出藝術作品,并發表自己的感受?!辈⑶覟榱藥椭處熇斫狻睹佬g課程標準》倡導的新的教學觀念和方法,有效地實施教學,在附錄中特提供了低年級的造型游戲的案例:“造型游戲是指融造型與游戲為一體的美術活動……可以進行全身心的造型活動,例如在室外,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在調動視覺、觸覺、嗅覺、聽覺等各種感官,感受沙、土、落葉等材料的特性,以及陽光、風等自然因素的同時,進行愉快的、全身心的造型活動?!蔽宜鶊探痰倪@節室外美術課正是對《美術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新理念的一次嘗試,并取得了成功。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主動性強,都興致勃勃地用沙土、石子、木棒的等物品擺出了他們的作品。在設計、擺弄的過程中,學生的探究、想像和創新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作者單位:訥河市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