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 白《將進酒》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古代的歌辭,有以飲酒放歌而言的,有以濡首荒志為戒的,李白這首詩當屬前者,意即“勸酒歌”。作者這首名篇約作于天寶十一年(752),當時他與友人岑勛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穎陽山居為客,三人曾登高飲宴。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蕭士赟語)之際,于是《將進酒》以自由昂奮的炬火烘映出作者那昂揚的生命,在蕓蕓眾生前行的旅途中留下一首超越憂傷的千古名曲。
詩歌開篇,兩組氣勢宏大的句子撲面而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弊髡咭院铀蝗ゲ环涤魅松资?,用黃河的偉大永恒反襯生命的渺小脆弱。大自然的永恒與人生的短暫兩相映照,長久的愈加長久,短暫的更加短暫。在這里詩人凝望著時間和空間的雙重海洋,歌唱出由萬物無常、人生苦短和生命旅程的坎坷而產生的悲傷喟嘆。
盡管悲傷不免,但悲觀非李白性分之所在,詩人對人生易老這一命題的宏闊詠唱表現了超越死和執著生的青春向上的積極情緒。歌唱悲傷就是戰勝悲傷,在他看來,只要“人生得意”便無所遺憾,當縱情歡樂。五六兩句便由“悲”而翻作“歡”、“樂”,直至“杯莫停”,詩情漸趨狂放,“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在何以解憂的美酒和志趣相投的朋友面前,詩人得意忘憂,開懷暢飲,縱情歡愉,毫無顧忌地傾瀉內心的情感。面對“烹羊宰牛”的盛宴,詩人以東漢鄭玄“一飲三百杯”的豪氣與朋友們干杯,酩酊的快意從心底升騰,催化著胸中的激情,為朋友們詠唱出了豪邁深沉而又超拔熱切的歌。
《將進酒》一詩之所以能高揚于憂傷之上,詠唱出積極向上、昂揚奮進的旋律,當然在于詩人對人生短暫的認識和對自己才能的高度自信。詩人知道萬物皆有盈虛,唯時間是無窮無盡的,所以詩人要充分把握如白駒過隙的生命,追求自身價值的最大實現,使生命具有永恒的意義。“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兩句,令人擊節贊嘆,是詩中最激越高亢的聲音,“有用”而“必”,何等自信而瀟灑;“千金散盡”而“復來”,能驅使金錢而不為金錢所使,足令一切凡夫俗子們咋舌。李白在政治上志向高遠,一生都在為實現其“濟世”的理想而追求著。他曾詠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雖屢遭挫折,仍堅定執著,充分肯定自身的價值。正是這種自信使詩人總在積極進取,而不曾落入灰心喪志、傷感沉郁的泥淖。
詩篇最后愈加意氣洋洋,酒催詩情,詩助酒興,詩人放懷縱情,竟將賓作主,氣使頤指地要用“五花馬”和“千金裘”去換取美酒,喝個一醉方休,去消融那綿延不斷的“萬古愁”。至此,詩人意興飛揚的神態躍然紙上,毫無一絲壓抑的傷感。
李白是超越了憂傷的人,他那放蕩不羈的個性、超越流俗的風骨,決定了他不會囿于傷感,他的天才,他的個性,他的人生態度,在這篇作品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秾⑦M酒》一詩,節奏舒展有力,音調慷慨激越,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這里沒有痛苦,沒有憂傷,只有青春的激蕩,只有生命的昂揚,令人嘆為觀止。
(高建山,湖南省永州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