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是高等院校中文系具有工具課性質的一門主干課程,也是對外漢語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與文學類課程相比,現代漢語課程枯燥、繁瑣、知識點分散,是高校老師不愿意教、學生不愿意學的一門課程。據郭熙對幾所高校的調查:現代漢語教師中對現代漢語課感到厭倦的占78.1%,學生中不愿學現代漢語課的占被調查人數的70.5%。盡管如此,現代漢語課程對于學生的知識構建、素質提高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現代漢語課程在中文系和對外漢語系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如何增強學生對現代漢語課程的興趣,提高現代漢語課的教學質量,是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一、更新教學內容
就目前來看,各級各類高校現代漢語課所使用的教材幾乎是千篇一律,不同專
業、不同地區、不同層次都采用統一的教材,嚴重脫離實際。比如:目前比較通行的幾本高校現代漢語教材講到方音辨正的地方都是n、l不分,h、f不分,o、uo不分,in、ing不分,zh、ch、sh、z、c、s不分等。實際上,方言語音跟普通話語音的差別是分地區的,不同地區的語音有不同的特點。如魯南方言根本沒有n、l、h、f、o、uo、in、ing不分的情況,曲阜人決不會把“南京”讀成“蘭京”,不會把“湖南”讀成“福南”;而江淮官話、西南官話的某些地區n、l不分,湘方言的一些地區h、f不分。但是現有的現代漢語教材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而是把使用教材的人看成同一方言的使用者。不該講的地方要講,該講的地方又沒有。比如膠東方言常把“r”讀成“y”,如“日”讀成“易”,“人”讀成“銀”等。因此,在教授語音時,一定要結合地區方言與普通話的差別來安排教學內容,把本方言區的方音差異做為教學內容的重點。這樣學生學起來才感覺到有用,才會增強學習的興趣。語音教學是這樣,詞匯、語法教學也是如此。
教學內容的更新要根據學校培養目標的不同來安排教學內容。很明顯,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在教學內容上應該有不同的側重。綜合性大學應該要求掌握較為系統的理論知識;師范院校則應根據教學的需要,著重訓練口語表達和應用能力。大學中文系的學生和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的要求也不應該一樣。對于中文系的學生來說,現代漢語能力的培養應該包括普及和提高兩個方面:普及方面就是掌握現代漢語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提高方面就是要具備理解、分析和應用現代漢語的基本技能。有了這些能力,學生畢業后不論是從事語文教學、做編輯記者,還是當秘書、寫材料,都可以應付自如。而對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來說,除了具備中文系學生的能力之外,還應具備解釋現代漢語的能力,因為這些學生將來從事的是對外漢語教學工作,他們面對的是外國學生,外國學生在學習現代漢語的過程中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因此,現代漢語的教學內容要根據不同的專業進行更新。
教學內容的更新還表現在對最新研究成果的吸收上,這對綜合性大學中文專業和對外漢語專業的現代漢語教學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教材的內容相對陳舊。比如:學術界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像變換、語義特征等內容在目前通行的幾本現代漢語教材中反映很少或根本沒有反映,更不用說當前最新的研究成果了。不僅如此,目前教材中的內容與中學階段的內容有相當多的重復,這也是學生不愿學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現代漢語課程中吸收最新的學術界定論的內容,不僅能提高知識的新鮮度、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對擴大學生視野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改進教學方法
現代漢語課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達到教學目的。以往現代漢語教學的最大誤區是以教師為中心滿堂灌,知識傳授唯恐不全、不滿、不深、不透,能力訓練則少之又少,這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改變這種狀況的根本辦法有兩點:一是讓學生多參與,二是根據教學內容編寫練習題。
大學生在中學時期已經學過一些現代漢語的基本知識,老師在上新課前,可以先布置學生預習相關內容,對有些問題可以組織課堂討論,沒有必要一味地講授。比如主語、謂語等句法成分,學生在中學階段已經接觸過,教師可以通過實例的討論,來加深學生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再如,方言和共同語的種種差異,最好讓學生自己動手去調查、整理,老師不要包辦,學生對自己做過的事情會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時比老師講許多遍的效果還要好。實踐證明: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不但不會降低反而可以大大提高教學質量。
現代漢語需要大量的練習,僅靠教科書上的那一點練習題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編寫有針對性的練習冊。可以按照難度系數,設置兩到三個難度等級,循序漸進地練習,反復操作的結果,必然熟能生巧。比如,我們在教授層次分析法的時候就有一個明顯的感受,開始的時候,很多學生感到無從入手,多遍練習之后,學生開始逐漸理解。錯別字辨析也是這樣,一遍兩遍的效果不是很好,經過多次訓練后,效果非常明顯。因此,現代漢語教學,在基本教材的基礎上,教師要根據本地方言與普通話的關系,就語音、詞匯、語法編寫補充教材,以彌補基本教材的不足。同時,可以從學生的作文、談話錄音中或書刊時文、日常生活的對話錄音中,選取適當的材料作為學生鑒賞、批改比較、評論的對象。
教學方法的改進還體現在教學手段的改進上。目前,不少學校的教師還是“一支粉筆一張嘴”,停留在比較落后的狀態上,這也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隨著電腦的逐漸普及,現代漢語課的教學也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大力開發CAI課件和網上課堂。有了這些,學生可以隨時在計算機上復習舊課,瀏覽新課,針對自己的弱點反復訓練;可以經常地自我測試,了解自己的進步和不足,有了問題,可以在網上向老師尋求幫助;教師也可以在網上與學生交流,回答學生的問題。這種形式克服了時間、地點的困難,學生的學習質量肯定會有一個大的提高。
另外,還可以考慮建立現代漢語網上資料庫,將漢語拼音方案、漢語拼音與國際音標對照表、普通話聲韻配合表、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準、現代漢語常用字表、現代漢語通用字表、常見的別字、常見的錯字、容易讀錯的字、常見的多音字、簡化字總表、異形詞整理表、現代漢語基本概念釋義等基本資料建庫存放,學生可以隨時查閱;為了擴大學生的視野,激發研究興趣,還可以建立現代漢語論文資料庫,收集與現代漢語密切相關的著名語言學家的論文,供學生研讀。這樣就會形成研究性學習的良好態勢,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三、處理好與相關課程的關系
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對外漢語教材教法有著密切的關系,處理好這些關系對于提高現代漢語的教學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的教材來看,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對外漢語教材教法等課程有少部分的重復內容。比如:現代漢語的文字部分也編入了造字法、詞義演變的內容,而古代漢語也有相應的內容,并且比現代漢語的內容要豐富得多。現代漢語教學中可以略講、甚至不講這部分內容,將它們留到古代漢語中去詳細講授。再如:有些綜合性大學開設方言學課程,現代漢語教材中方言的部分也可以略去不講,讓學生集中精力學習現代漢語的其他內容。
我們還要注意現代漢語跟其他相關選修課程的關系。例如:很多學校高年級要開設語言類的選修課,如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現代漢語詞匯研究、現代漢語修辭研究、音韻學等,這就要求現代漢語教學必須緊緊圍繞教學大綱來進行,不需要過寬、過深,因為在有限的時間里,傳授過多的知識,勢必會影響教學效果。因此,現代漢語課程應該和相關課程相互照應、相輔相成,這樣才能把各門課所傳授的知識和能力融為一個整體,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現代漢語的教學質量,關鍵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要做到這些,必須根據培養目標更新教學內容,吸收最新的研究,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實際,讓學生感到能學以致用;在教學方法上,要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出有針對性的練習題反復練習,充分利用電子信息技術開發多媒體課件,實現學生的自主、自助學習;同時還要處理現代漢語課程與相關課程的關系,做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全面提高現代漢語的教學水平。
(劉順,南京審計學院對外漢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