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边@是《新課程標準》對初中語文教學任務的明確要求。
一、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人才的基本能力
首先,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勢在必行。在國外,聽說能力的培養一直受社會的普遍重視。就說話而論,從古代的埃及、巴比倫、希臘、羅馬,到現在的歐美各國一直把“講演作為一門重要學問來看待”。據材料介紹,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把原子彈、金錢、演說當作三大戰略武器。今天,他們把舌頭、美元、電腦作為戰略武器。把聽說能力列在戰略高度的首位,可見其重視程度無與倫比。
其次,當代社會特別需要口語交際能力。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語文教學要同現代化建設接軌,就是要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接軌,要跟信息交流接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得社會交往日趨頻繁,各種各樣的工作聯系、業務洽談、技術咨詢、廣告推銷、法庭辯論等相繼出現,口頭語言的運用量大大增加。信息是活躍市場經濟、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手段??茖W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傳聲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言語信息傳遞的手段更加先進,依靠聲音交流信息的機會愈來愈多,這就要求人們的聽說能力要發展得更快、更好,達到更高的水平,能準確、迅速地接受、處理和輸出有聲語言信息。
第三,口語交際能力是當前學生最薄弱的能力之一。長期以來,語文教學存在著重文字、輕口語,重閱讀、輕聽說訓練的現象。究其原因,除了受傳統教育思想的束縛外,還受到“口語無須訓練論”的影響;加上聽說教學教材的缺乏和考試內容改革的滯后,大部分學生畢業走上社會后,不敢或不能與人很好地交流,更不要說在大庭廣眾之下慷慨陳詞、侃侃而談了。這種狀況和現代社會對聽說能力的日益需要是不相適應的。新課程標準提出“口語交際能力培養”既切中要害,也是當務之急。
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任務
“聽、說、讀、寫”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任務。但是非常遺撼的是,“聽、說”已被忽視了。具體來說,一是教學目標被忽視。很少有如何培養學生“聽”的能力要求,經??吹降氖恰澳芰鲿车刈x”、“有表情地讀”、“給××造句”、“仿寫一段話”、“仿寫課文”的要求。二是教學內容被忽視。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很少對如何“聽”與“說”進行專門的講解和具體訓練,而對“讀”與“寫”則大不一樣了,課堂上教師會安排大量的時間進行講解與訓練,甚至還有作文課專門練習“寫作”。三是教學評價被忽視。教學評價既是對老師教學情況的檢查,也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考核,更是對師生教學的引導。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學什么。缺少評價的教學內容,是不會受到重視的。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將被長期忽視的“聽、說”任務作了強調。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把“聽、說、讀、寫”這四項基本任務在課堂教學中全面落實,切勿厚此薄彼,更不能顧此失彼,真正將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社會高度發展,信息空前活躍,對聽說能力的要求會更高。語文學科只有加強聽說訓練,發展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才能使他們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根據《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的要求經常組織學生參加社會采風活動,與他們一起討論設計采訪話題,讓他們與社會各階層的人物對話,使他們廣泛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獲取大量的社會信息,使他們真正把課堂與社會緊密結合,學以致用,與時俱進。
三、培養口語交際能力,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
口語交際能力,指的是說話與聽話的能力。說話與聽話的過程,實質上是人腦多種智力品質協調作用的過程。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是智力的核心。聽說能力的培養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聽話,是將對方發出的外部語言迅速準確地轉化為自己的思考內容。聽話者不單單要聽清對方說的話,更要辨明語義,把握要旨,領會說話人說話中的深刻含意或言外之意,甚至于清楚記憶,而這一切是離不開思維的。心理實驗表明,在聽、說、讀、寫四種語言活動中,說的思維效率是最高的。說話是用口語形式把自己思考的結果傳達給對方。準確、鮮明、生動的一段話,絕非信口開河所能辦到的,它必須以精確的思考為前提。在說話過程中,不僅要進行邏輯思維,運用概念,作出判斷,進行推理等,還必須借助形象思維展開聯想和想象。
我在教學實踐中,舉行題為《初三了,和電視、小說暫時說“再見”》的辯論會,用“?”代表反方,用“!”代表正方,并提出要求:有條不紊、有理有據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經過激烈辯論,得出結論:沒有必要說“再見”,但要適度。然后,我把辯論會引向主題班會,以“適度”為主題,引導學生思考,發表意見。長期有計劃地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其思維的嚴密性、邏輯性、敏捷性必將大大提高。為此,我在教學實踐中經常組織班級演講比賽,針對社會時弊或者學校與學生間的具體事例進行即興演講。如《交通安全大家談》,既使學生接受了更多交通知識,又提高了他們的安全意識,提高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對社會的洞察能力。
四、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能促進讀寫能力的提高
聽說讀寫是相輔相成的,培養聽說能力有助于讀寫能力的提高。張志公先生在談到語文教學忽略聽說訓練時做過生動的比喻——“語文首先是口耳之事,因此練口耳是基礎?!薄斑^去教語言,往往忽略口、耳,只注意手、眼。這是砍掉植物的根而希望它開花的辦法。充其量這叫插瓶,也許開兩朵花,然而開不久。”形象而中肯地指出了聽說訓練是讀寫訓練的基礎。
聽說訓練可以幫助學生豐富詞匯,增長知識,活躍思想,為讀寫積累材料,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以及分析、綜合、概括、判斷等能力,這些能力都是讀寫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說話訓練還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嚴密性,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直接有利于作文。寫之前練說還可以使學生思路更清晰,觀點更明確,從而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在作文課上我曾設計一種情境:“兄弟倆出神地看著一只爬墻螞蟻。那只螞蟻艱難地往上爬著,好不容易爬了一半距離,忽然跌落下來。可過了一會,它又從墻根往上爬去。哥哥大加贊嘆:“這螞蟻多頑強!我們今后無論遇到什么挫折,都要學它這種精神——永不退縮?!钡艿車@息著說:“可憐的螞蟻!它只要稍稍改變一下方位,完全可以沿著裂縫爬上去,可它卻一個勁地埋頭往上爬。依我看,咱們要做有頭腦的人!”
你贊成誰的觀點?為什么?學生會從“毅力”與“智慧”兩個不同角度各抒己見。也有更聰明的人闡述“兩者兼好”的觀點,因為“毅力”和“智慧”是相輔相成的,并無根本矛盾,正如他們所說:“無論是荊棘中的路,沼澤地里的路,還是艱苦創業的路,都需要凝聚堅強的毅力,但同時也要注意改進方法,這并非知難而退,相反,這是戰勝困難、達到目的的關鍵。”寫作前的說話訓練,對提高寫作能力確實行之有效。而閱讀中的說話訓練,也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閱讀能力。
(宣建鳳,浙江省諸暨市浣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