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觀點、看法等,是我們說話的基本目的。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卻不會說話,存在著不能用“自己的話”講話的現象。去年9月,“首屆世界大城市帶發展高層論壇”在江蘇南通市舉行。在這個市長云集的國際論壇上,中國的市長們雖然積極爭取說話的機會,但是,發言的質量不高,與其他國家,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市長相比有明顯差距。發言質量不高主要表現在:政治套話多,實際內容少,且千篇一律,用的是國內政治生活中長期使用的那一套說辭,除了“喜人形勢”以及羅列SDP數字之外,真正提供的信息量很少。名曰“論壇”,可是在市長們的發言中,卻很少有人去研討問題和發表見解。會后有記者以“中國市長‘失語’狀態引發的憂思”為題發表評論說:花大價錢舉辦這次國際論壇,除了大量的表面功夫與虛浮辭藻之外,中國的市長們并沒有提出真正值得國際社會關注的重大議題和新視角、新經驗。通過這次論壇,暴露出中國市長們集體形象的一個嚴重缺陷:就是不會說話。
領導干部不會說話,反映了學風不實,工作和思想的不實。長期以來,有的人疏于學習,荒于思考,凡事說不出所以然,只好照著上面說。有的是深入基層不夠,對新情況研究不多,對新問題分析得不夠,也說不出所以然,只好跟著人說。有的是知識匱乏,肚里沒貨,只好“人家怎么說,我就怎么說”。在這些人看來,說大話,套話,空話,是有水平的表現。因而以大話為高深,以空話為玄妙,以說得大家都摸不著頭腦為目的,樂在玩弄“語言游戲”之中。
“不會說話”,其病根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日前,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人民日報》著文,批評一些領導干部“不會說話”,“與新社會群體說話,說不上去;與困難群眾說話,說不下去;與青年學生說話,說不進去”。可見,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國際交往更加頻繁,社會進步日益加快的今天,領導干部“不會說話”,關鍵時刻“失語”,已成為有損自身,甚至國家形象,影響工作開展的一個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
解決“失語現象”,提高“說話”水平,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斷加強學習和實踐。“加強學習,要結合新的實踐,學習,學習,再學習。”這是江澤民同志對我們的一貫要求。黨的工作部署在調整中,社會生活在發展中,科學技術在進步中,我們的工作崗位在變動中。要想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只有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愿我們各級干部在學習和實踐中,不圖虛名,不務虛聲,做真人,干實事,不斷創新自己的“說話”水平,提高執政為民的能力。
(作者單位:湖北鄂州市勞動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