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運動是人類進行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重要形式,它不僅作用于人的身體,同時對人的精神世界產生重要影響。在體育運動中所表現出來的進取精神、拼搏精神、公平競爭及團體友愛的精神,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等,都是美好人性的體現。體育精神能促進人類自身的完善,體現人性之崇高。
一、受體育精神
影響的特殊群體——大學生
我國正處于體育大發展的繁榮階段,競技體育、學校體育、群眾體育都得到了全面、迅速的發展。大學生作為學生的這一特殊身份,他們從接受教育起就接受了學校體育教育,在校園體育文化的氛圍中,體育精神長期以來對大學生已經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一種精神對大學生的影響較之其他學生群體有很大不同。當大學生受到一種精神的感染,它能夠將這種影響直接或間接的體現在行為上。積極向上的精神能夠引領思想正在走向成熟的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正確認識人生,使之具有健康向上、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體育精神就是這種精神。
二、體育精神
在培養大學生意志力上的影響
顯而易見,體育作為一種強力的運動,需要參與者具備優秀的意志品質。而恰恰又因為體育是一種強力的運動,會對個體健康意志品質的培養起到其獨特的作用與價值。體育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體現了人類意志力的能量。無論是在課堂上的訓練,還是在競技場上的比賽,它都要求學生或運動員挑戰自己的體能,挑戰自己的過去,挑戰自己的極限,要求學生或運動員咬緊牙關,抗衡對手,堅持到最后一刻。“兩強相遇勇者勝”,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往往是意志力成了決定勝負的關鍵。
在欣賞體育競賽或是參加體育活動中,大學生可以意識到堅韌不拔的意志力的巨大作用,這種體育精神也正在影響著他們。大學生在校的生活中,學習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但是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生產力,當代大學生的使命就是要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恪盡義務。每一個大學生都渴望機會,渴望成功,實現人生價值,實現人生目標,但機會從不垂青無準備的人。在大學,理科生同學每天都在證明、計算和實驗中度過,這要求他們不驕不躁、思維縝密,有超人的耐力和毅力,這是對他們意志力的最好考驗。
三、體育精神對大學生
集體合作精神和愛國情操的培養
體育,作為一種競技活動,是培養學生競爭意識的有效手段。同時,體育運動又能培養個體的合作意識,并求得兩者間的內在統一。實踐證明,一支優秀的運動隊不但要求運動員有優良的運動天賦和高水平的競技能力,更要求運動員所在的運動隊能為他們提供充分挖掘和展現其運動才能的集體氛圍。特別是集體比賽項目,更需要每個運動員有效地發揮其個體水平與整體協同作戰的群體性水平。即使是個人比賽項目,運動員的成功也凝聚著集體的智慧。
體育中的各種項目總是帶有競賽評比的特點,然而在對抗的競爭中,個人之間、集體之間不僅在競技上有交鋒,也在思想、感情上有交融。無論是田徑類、球類,還是體操類、游泳類等,參與其中的隊員的運動行為,除了受自身的身心因素的影響之外,還會受到隊友、教練、裁判、觀眾的影響,受到運動規范、運動氣氛、隊員間角色及責任等因素的影響。和這種情形相似,現在大學生就業時有許多單位都要考驗應聘者的團隊合作精神,此時應聘學生的行為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個人行為,他應在工作和學習中養成友好、同情、體諒、協作、團結、禮貌等優秀品德,樹立起團隊精神及集體情懷。此外,團隊精神及集體情懷會對每個成員個人心理起到強有力的支持作用,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更能保持適宜的精神狀態,增強學習和工作的自信心、果敢性及合理的榮譽感,強化個體“我是林中木”而“獨木不成林”的責任心及合作意識。
四、體育精神可以培養學生遵守規則,
遠離弄虛作假,形成誠實的品格
體育,作為一種競技運動,它是規范的、合作的、有組織的。每種運動的項目,每個動作都有嚴格的規范及比賽規則,這些規范對運動員的行為起著“戒律”作用,表現為一種秩序、節制、約束,體現出體育的科學性及公平性。體育訓練首先就應該是對規范的養成,引導學生對規范進行踐行、履約,并逐步形成習慣。特別是在當今世界范圍內體育水平不斷提高的趨勢下,體育比賽的規則也逐漸嚴格化、復雜化。在學校體育中,尤其要率先垂范,讓我們廣大的體育教師和學生能自覺地遵守社會基本公德和體育競賽的基本規則,要使學生認識到體育的本質特點之一是競爭,而失去公平的競爭,就喪失了體育的本質意義,從而也喪失了體育特有的魅力和生命力。在體育教學和各類學生間、學校間、地區間的比賽中,應該遠離弄虛作假,鼓勵學生無論在體育競技中還是今后的人生旅程中,都要憑自己的實力去贏得榮譽、贏得尊重。在大學地理學科中,有一門課程叫“遙感”,其隊員距離事物進行動感測量。在取樣與計算過程中,大量數據羅列在一起,計算難度倒不大,最困難的是精確。一個數據的失誤將導致整個圖像的失真,也就無法獲得所需的真實狀況,在測量的時候最忌馬馬虎虎,應付了事,弄虛作假做出來的圖像不能說明任何問題,而且容易產生誤導,所以在嚴謹的科學面前一定要嚴格遵守規則,誠實做學問。
五、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發揮體育精神在大學生中的魅力
校園體育文化集中反映了文化主體的精神、道德觀念、知識等。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應積極倡導健康的體育精神,如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拼搏進取精神,敬業篤學精神,競爭開拓精神等,把體育精神與學風建設融為一體。思想、行為道德也應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內容,如運用各種傳媒,宣傳我國體育健兒在國內外比賽中克服困難,為國爭光,挑戰人生的事跡,以此激發師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導形成和完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在校園體育文化活動中,以公平競賽、公開競爭、遵守規則、尊重對手、求真求實的體育道德精神來培養、教育和感化師生。師生們的體育道德是對體育目的自覺反映,它在體育的實踐中產生,校園體育文化為體育觀念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我們要在實施全民健身戰略中加大對體育的宣傳力度。通過理論、實踐的形式,進行體育目的、意義和重要性的教育,使師生員工們真正認識到強健的身體是人生的第一財富,是現代人生的基本條件,使之充分了解體育對身體、生活、家庭、社會的影響。通過課堂教學、各種喜聞樂見的活動,培養大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提高參與程度,使大家都了解體育,參與體育,享受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