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職教的迅猛發展,職業學校的教師年齡結構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青年教師逐漸成為職業教育的主力軍。但由于青年教師閱歷較淺,經驗不足,在處理師生關系時往往欠嚴謹,欠科學,影響了教育效果。那么,如何理順職校青年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果,本文擬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起。
工作態度與工作方法的問題
教師是教育者,學生是受教育者。但師生關系處理不好,有些青年教師卻很少從自己的根本態度上找原因,往往把態度問題看成是方法問題,致使體罰、變相體罰在這些教師身上時常出現。因此,一定要抓住“愛生”這一根本態度來要求青年教師,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學生,特別是雙差生。思想工作是一門科學,雖然很大程度上,它的成功取決于好的方法,但好的方法,又來源于好的態度。因此,當師生關系不和諧時,要認真反省自己的態度,而不僅僅是自己的方法。
關心愛護與遷就姑息的問題
關心、愛護學生,是每個教師應盡的義務,同時也是思想工作的重要內容。若在教育學生的時候總是條條框框,大理大論,那么在做思想工作時,就不能“靠船下篙”。當然,關心與體貼學生也不是“言不及義”,而是要做一些具體的實事,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困難,把溫暖送到每個學生心中,從切身利益的小事中讓學生悟出大道理。但有些青年教師混淆了關心體貼與姑息遷就的涵義,看到學生有明顯的缺點,卻知而不說;對一些雙差生“為所欲為”聽之任之。甚至有的青年教師,為了班級的所謂考核或“榮譽”,還千方百計地把學生存在的問題“包”起來。這無疑給學生的思想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后患。因此,青年教師必須以“嚴格”為前提,來關心、體貼、愛護學生,否則就會姑息遷就。
唯我獨尊與不服管教的問題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教師是真理的化身,是權威,學生是知識和道理的容器,是唯唯諾諾的仆人。這往往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大搞“一言堂”。現在的職業高中學生思想活躍,思路、視野開闊,他們的獨立性、自主性、判斷力明顯增強,喜歡對各種事物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而對于有的學生通過正常渠道和正常方式所提的意見和建議,一些青年教師無法理解,有的青年教師還想出種種方法進行“回擊”、“鎮壓”,這樣嚴重影響了師生關系的和諧一致。因此,我們要把握好職業尊嚴的度,要聽得進學生的不同意見和建議,要尊重學生的民主權利。
嚴格要求與簡單粗暴問題
在學校“教不嚴,師之過”,但什么是“嚴”,很多青年教師并不很清楚。當學生一有問題時,就是發脾氣,打罵,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還說這是“從嚴”要求。如果教師只是憑權威去壓制學生,整治學生,很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或者形成盲目聽從的奴隸人格。由于每位學生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教育條件,本人努力的程度以及身心狀況的不同,造成了學生之間的差異。如果教育方法簡單粗暴,不僅摸不清學生的底,號不準學生的脈,別說因材施教,對癥下藥,就連正確的評價學生也是極其困難的。做學生思想工作需要的是耐心。因此,“從嚴要求”不僅是指校紀嚴明,獎懲分明;嚴之有理,嚴之有方;嚴愛結合,情理結合,管教結合,而且也是指對學生嚴的同時,對教師自己要更嚴。事實上,教師對學生的粗暴行為,本身就是對自己的放縱,是不符合“嚴格要求”的。
庸俗關系與正常關系問題
由于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加上職業學校的學生發育早、見識廣、很容易沾染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習氣,所以,要求教師要以自己的言傳身教為學生樹立良好的人格、道德形象。可是有的青年教師由于年齡與學生相近,加上自己也是剛出校門,不能適當保持與學生的距離,甚至常有與學生吃吃喝喝、拉拉扯扯,課堂上海闊天空、無所不談,課后開無味玩笑的現象,個別的還給學生加“感情分”。這是一種庸俗關系!但有的教師卻把它們看作是對學生正常的關心體貼。事實上搞這種庸俗關系,外表看似親近,實則是疏遠。稍不留神就會造成畸形的師生關系,在學生中失去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