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潔菲(浙江麗水職業技術學院)
大學生教育由傳統的精英型教育走向大眾型教育的今天,我們必須對大學生中弱勢群體的生存現狀予以足夠的關注,并不斷加強對大學生弱勢群體的管理。
一、大學生中弱勢群體
的生存現狀及成因分析
“弱勢群體(Vulnerable groups),是指由于自然、經濟、社會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狀態而難以像正常人那樣去化解社會問題造成的壓力,導致其陷入困境、處于不利社會地位的人群或階層。在社會變遷的進程中,這個群體是社會援助的對象,是社會福利的接受對象。”大學生中弱勢群體對象為在大學校園中接受教育的殘疾人子女、特困家庭子女、低收入家庭子女、單親家庭子女等等。他們在大學校園中處于經濟上或心理上的相對弱勢,是一個處于不利地位的大學生群體。
隨著改革的深入,市場經濟的發展,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貧富差距擴大,這對處于不利地位的校園弱勢群體來說更為不利。他們的社會承受能力脆弱,在家庭收入、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尋求幫助傾訴等方面容易陷入困惑和苦惱中。同時,由于社會制度的公正待遇未能得到有效保證,社會福利保障覆蓋面小,再加上偏遠地區的教育弱勢,使農村孩子讀點書很艱難。這些則導致部分青少年認為我們教科書上說的人人平等的童話與現實生活反差太大了,以至于有些人產生了叛逆的心態。
最近二十幾年來,我國的離婚率持續上升,因父母親關系不和而引起的家庭破裂給青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危害,有些父母還有違法等不良行為,使這些孩子感情冷漠,從而導致他們缺乏正常的心理。
大學生中弱勢群體的形成并不是由于他們自身不努力,而是因為社會沒有提供一個公平的舞臺。比如,與城里人相比,農村戶口的人在出生、入學等方面都處于不平等的起點。同樣,大學生中的弱勢群體對象在大學讀書中就體現出“能力的弱勢”或“機會的貧困”。特別是貧困狀態是大學生中弱勢群體在經濟利益上所面臨的困境,這就決定了他們生活質量的低下和心理承受力的脆弱。當大學生中弱勢群體陷入困境卻求助無門時,網絡文化就可能成為他們尋求安慰和解脫的出路,而這個群體中的個別人在自身利益被嚴重忽略以至侵害的絕境下鋌而走險,以制造社會激進事件來宣泄自己不滿的可能性也加大?!榜R加爵事件”的制造者馬加爵可能就屬于這一類。由于精神壓力和心理負荷累積到一定程度,于是殺害同學的悲劇就在馬加爵身上發生了。
近幾年來,在社會生活中一再出現的青少年用殘忍手段殺害父母、殺害同學的惡性犯罪事件,提醒我們要重視和加強對學生中弱勢群體的關愛。
總之,造成大學生中弱勢群體的出現原因是多方面的,既與當前社會變化、市場經濟帶來的壓力沖擊有關,也與社會、家庭、學校對考試升學率的片面重視及有關教育體制政策的不合理密不可分,同時還和日益增加的教育教學重負等因素的影響有關。這些陷于困境的青少年是極易遭受侵害的特殊群體,他們的問題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馬加爵事件”再次成為關注大學生中弱勢群體的熱點問題。
二、大學生中弱勢群體管理的若干建議
1.尊重學生,讓他們學會珍愛自己,也珍愛他人,讓每一個孩子都懷著希望去生活。轉變教師陳舊的教育思想觀念,讓他們充分認識到尊重學生的重要性,針對學生中的弱勢群體,進行“個性化的教育”,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同時,教師對弱勢群體學生要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和心血,對他們進行細致入微的了解,進行真摯的情感交流,在學生的心靈世界中耕耘,播種,呵護一顆顆稚嫩而又敏感的心靈,讓他們明白:學習還包括珍重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教育學生要珍惜生命,尊重他人,讓每一個孩子因為被愛而心情愉快,因為被愛而努力學習,因為被愛而愛他人,因為被愛而愛這個世界。
2.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能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與弱勢群體學生進行心理交流,進行更深入的情感教育。先對他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煩惱表示同情和關心,盡可能給予他們幫助,拉近師生雙方的心靈距離。然后,再向他們灌輸積極進取的價值觀念,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使他們能從悲觀的情緒中走出來。同時,通過心理咨詢的方式,提供日常的心理咨詢服務,時刻為他們答疑指導,為學生提供放松心情、調控情緒的方法來避免悲劇的發生。曾有人這樣給教育下定義:教育主要是給無助的心靈帶來希望,給稚嫩的雙手帶來力量,給迷蒙的雙眼帶來澄明,給彎曲的脊梁帶來挺拔,給卑微的念頭帶來自信。如果教師能夠深入這個特殊群體學生的心靈世界,那么,“馬加爵事件”的悲劇或許就能避免。
3.創設一個有利于人際溝通——合作的班級環境,幫助學生正確處理班級同學間的關系問題。班級是學生的一個大家庭,同學間人際關系緊張容易導致心理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明確提出了“四個學會”,其中“學會合作”意味著班級的每個成員都應該努力創設一個有利于人際溝通與合作的班級環境,使班集體構成一個團隊。班級里的成員都有責任和義務來共同參與活動,并進行分工合作,從而體現班級的團隊精神。與此同時,教師應該為弱勢群體學生創造增加成就感的機會,減輕個體的壓力,讓他們消除不必要的心理障礙,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感受到自己是班集體的一員,從而達到心理平衡。
4.幫助弱勢群體學生協調學習和休息的矛盾問題?,F代社會競爭激烈,學生就業壓力大,他們除了要投入時間和精力學習課內知識外,還要忙于應付各種等級的考證和進行社會交往,如果這個需要幫助的特殊群體學生本身要努力克服由于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而造成的社會弱勢情態,又加上學習負擔過重,就會給這個需要幫助的特殊群體學生帶來一定的焦慮和緊張,使他們本來用于休息的時間大大減少。這樣時間資源的沖突現象明顯,就影響了他們正常的休息和娛樂,使他們不能做到一張一弛,勞逸結合。因此,必須為他們營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生活環境,讓他們協調好學習和休息的矛盾問題,讓這個需要幫助的特殊群體學生享有平等的發展機遇,為他們搭建一個體現自身價值的舞臺,使公平在大學校園中得以體現。
5.必須努力在全社會營造一個健康的人文環境,為學生奠定深厚的人文底蘊。馬加爵事件不僅是教育的問題,也是整個社會一種人文的缺失,是歷史和現實雙重擠壓的映照。過去一個學生的思想主要受課堂上教師的影響,其次是受家長的影響。現在一個學生的思想越來越多的受到電視文化、廣告文化的影響。警方曾在馬加爵的電腦里發現存儲著有關暴力、兇殺的影片,由此可見,電視電影節目和廣告的低品位文化,使青少年價值取向混亂,產生了極為有害的影響。我們應該高度重視大眾傳播媒介的人文導向、價值導向,提高節目的文化內涵,提升節目的價值品位,同時加強對大學生的人文關懷,充分利用大學所形成的有利于個性與人格完善的氛圍,引導大學生追求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