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華(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究生院)
一、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
開展合作培養研究生的意義
(一)加強國防建設的需要。面對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嚴峻挑戰和世界高新技術武器的不斷發展,部分發達國家限制和控制對我國的高科技出口,這要求高等學校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高新技術武器的研制和開發。高等學校應當承擔起歷史的重任,這就要求高等學校不斷為國防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術支持。但是,由于國家發展所提供的財力支持不能完全滿足高等學校的需要,而加強與科研院所聯合培養研究生,無疑可以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物質資源,解決人才培養需要的部分資金問題。
(二)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當今世界經濟的發展更加依賴于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而作為為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輸送人才的重要基地的高等學校,人力資源相對比較缺乏;而科研院所中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相對較多,科研項目多,但每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數非常少,科研任務繁重。因此,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聯合培養研究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彌補各自的不足,滿足為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輸送高質量的研究生的需求。
二、聯合培養研究生的管理
(一)聯合申報學位點的工作
校所聯合申報學位點以高等學校名義申報。如申報成功,學位點歸雙方所有,學位點設在高等學校[1],雙方聯合招收和培養研究生。研究生指導教師由雙方共同協商、審核上崗。
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聯合申報學位點應以為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建設服務為宗旨,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加強聯合培養研究生管理,確實保證和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二)聯合申報學位點的指導教師遴選
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聯合申報學位點的導師遴選應由雙方共同協商,審核上崗。高等學校應充分尊重科研院所的學位評定委員會的遴選結果。
(三)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培養
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成立該學科的培養聯合體。統一命題,統一招生,統一培養,聯合教學,共同指導;科研院所相對獨立的行使錄取權,錄取的研究生取得高等學校的學籍。這樣可以充分利用雙方的人力資源,提高教育資源的共享率,推動學科建設的發展。
聯合培養研究生的課程階段原則上在聯合申報學位點的高等學校上課。根據培養方案的需要,經雙方同意,高等學校可聘請聯合申報單位的研究生導師或其他工程技術人員開設某些課程,以保證聯合點招收的研究生課程教學質量。如果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異地聯合,根據科研院所的實際情況,并經高等學校同意,科研院所與高等學校聯合培養的研究生可以在科研院所所處地區的高等學校進行部分課程的學習,高等學校承認其這部分課程成績,并按培養方案的規定學分予以記載。
研究生培養方式可采用指導教師負責制,也可以采用以一方導師為主,雙方導師聯合培養的方式進行;雙方指導教師均可成立相對獨立的學位論文指導小組,并聘請研究生指導小組成員。
(四)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工作及證書發放
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學位論文、課題報告、中期檢查、預答辯、答辯以及學位授予工作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高等學校的有關文件辦理。學位論文答辯一般在導師所在單位進行,應聘請雙方有關導師和專家參加。
高等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委托科研院所學位評定委員會相對獨立地行使學位評定分委員會的權利。
聯合培養研究生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由高等學校頒發和注冊。
(五)聯合培養研究生的指導思想
1. 堅持以高等學校為主的原則
聯合培養研究生應更多地體現高等學校對聯合申報學位點建設的實際參與和控制權限上,高等學校的合作單位應在聯合培養研究生工作的教學組織、管理和質量控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聯合培養研究生可以充分利用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現有的資源和優勢,通過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廣泛合作,盡快提高學科建設水平。同時在合作中樹立學校良好的形象,進一步擴大學校的知名度。
2. 堅持互利互惠的原則
高等學校通過與科研院所聯合培養研究生,從而帶動本校學科建設的發展,提高師資水平;科研院所通過與高等學校聯合培養研究生,使本身的教育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時又可以充分利用高等學校在教學上的優勢,從而達到“雙贏”。
3. 高等學校應與科研院所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開展長期的合作,在條件成熟時,可以開展聯合申報博士點或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六)學位授權點的共建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有關對學位授權點進行合格評估的有關文件規定,高等學校與聯合申報單位共同承擔在本學位點學科建設方面的責任。雙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學位授權點的學科建設的近期以及中長期的發展目標。為保證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在學科建設上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雙方學術帶頭人應每年相互交流一次有關學科建設的情況。雙方學位評定委員會每年要對共建學科的學科建設工作檢查評估一次。
三、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
聯合培養研究生的渠道
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聯合培養研究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采取以下方式:
(一)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聯合申報學位點;
(二)科研院所的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專家可以到高等學校兼職研究生指導教師,并可以為高等學校開設一些實踐性強、高等學校的教師無法開設的研究生課程;
(三)高等學校可以選派研究生到具有合作關系的科研院所做課題,同時由科研院所派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作為高等學校的兼職導師予以指導,雙方合作培養研究生;
(四)科研院所可以將研究生送到高等學校進行課程學習,并聘請高等學校的教師作為兼職指導教師,對研究生進行理論指導,從而充分利用高等學校在教學上的優勢;
(五)其他有利于充分利用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資源的聯合培養研究生的方式。
四、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
聯合培養研究生應注意的問題
(一)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培養研究生應根據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和發揮雙方的資源和優勢,通過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廣泛合作,盡快提高學科建設水平。
(二)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培養研究生要避免出現把研究生作為廉價勞動力的現象。
(三)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應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以確保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和人身安全,不能出現把研究生選派到高等學校或科研院所后不管不問的現象,要充分發揮指導教師的作用。
總之,加強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培養研究生的力度,將大大促進我國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對保證和提高研究生的能力和素質起到重要而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進行第九次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審核工作的通知》(學位[2002]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