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海軍白昱(哈爾濱師范大學英語系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高等學校的學生輔導員制度在保證人才培養規格、促進高校各方面工作的全面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深入理解和把握我國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職能,正確定位其在高校學生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對于提高高校學生工作的層次,培養出更多的符合高等教育目標的合格大學生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國高校學生工作的
主要內容和輔導員的工作范圍及職能
我國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范圍及職能與我國高校學生工作的主要內容是一致的?;旧峡梢园演o導員的工作內容、范圍和職能分為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日常事務性工作的管理三個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所謂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用科學的思想理論來武裝和教育大學生,即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作為我們教育工作上的指導思想,培養大學生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所舉辦的學校即是社會主義大學,所以,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們非常重視的任務。我國高校現在普遍實行的領導體制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這突出了黨對高校在政治上的領導,強調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各項工作中的重要性。而從我國高?,F行的工作體制上看,輔導員隊伍主要歸屬學校黨委領導,因此,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目前我國高校學生輔導員的基本工作。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指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獲得均衡而有重點地發展。這是一項系統的工程,輔導員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就是促進、實現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均衡而合理的發展。具體來說,輔導員是要圍繞學生的道德品質、身心素質、審美情趣等方面開展工作,他所關注的就是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不只是某一個方面。
日常事務性工作的管理。管理學生是高校輔導員的一項基本工作。主要包括紀律管理、獎懲管理、資助管理和生活管理等。這些工作雖都是純事務性的工作,但這些工作要由輔導員來做就不是簡單的行政的、事務性的工作了,因為他們的工作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的的,這樣的目的必然要求輔導員的工作必須伴有一定的人文關懷和情感投入,這就使得事務性的行政工作增加了人文價值和教育價值。
但必須明確,輔導員絕對不是學生專職的“父母”或是“保姆”,他們不能代替父母,更不能成為大學生進入校園后的“生活保姆”,這不僅與輔導員工作的初衷相違背,也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高校學生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輔導員制度在我國高校已經實施很多年了,可是社會對其了解程度還不是很深,“班主任”往往成了輔導員的代名詞。這種情況不僅影響輔導員的自身潛力的發揮,更會影響整個學生工作的發展。正確定位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地位,使輔導員明確自身的主要職責和功能,對于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加輔導員工作上的方向性和有效性意義重大。筆者認為我國高校學生輔導員的角色應該定位如下:
學生前進方向的引導者
作為高校學生工作的一線人員,輔導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因此,大家習慣上稱輔導員為政治輔導員。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協助黨組織做好大學生的黨建工作,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等成了輔導員的基本工作和職能。
事實上,正確的發展方向不只是正確的政治方向,因為我們不能硬性要求所有的大學生都成為政治家或思想政治工作者,這是個事實?,F實中,大學生可選擇的方向是多元的,所以只要是科學的、有利于社會進步的選擇都應該是允許和鼓勵的。特別是對那些一提政治就“談政色變”的學生來說,輔導員就更不能把自己塑造成為一個職業的甚至是機械的政治工作者,這樣不利于學生工作的健康發展。只有從現實出發,實事求是,在尊重大學生們合理愿望的基礎上,在肯定大學生們思想中合理成分的前提下,對他們的思想加以正確的引導,不搞一刀切、千篇一律,才是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工作真正活起來,不至于尷尬和軟弱無力!
學生成長過程的服務者
因為輔導員的工作性質要求了輔導員與大學生的接觸比學校里其他人員和大學生的接觸更廣泛和深入,輔導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而輔導員工作的一項重要職能就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幫助學生培養積極的人生觀、正確的治學態度和處事態度,敏銳的觀察力和分析力,使大學生們成為有頭腦、有見識,對社會有用的人。
具體說來,這樣的工作內容和職責要求輔導員在工作中要樹立“以人為本、為學生服務”的思想,當然,這種服務不是那種低成本、低水平的簡單給予和付出,而是有著豐厚的內容和明確目標的,并體現一定專業性的服務。
學校是個特定的育人環境,“學校無小事、處處是教育”說明了學校的方方面面都會對學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這其中包括課表內安排的課程,更包括課外的一切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說,可以把學校的課程分為學術性課程和非學術性課程,也有人將其稱為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但不管如何劃分,都說明了學校里課外的一些內容在培養學生方面與課內的內容具有同樣的重要性。輔導員首先是個師者,然后才是一個學生工作者。
學生事務工作的管理者
有人認為,輔導員的工作就是要當好“消防員”,千萬不能讓學生出點什么事。這樣的一種角色認知,使得人們對輔導員工作的評價是,只要不出事,你的工作就是成功的,而一旦學生出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那你的一切工作成績也就隨之煙消云散了。正因為如此,輔導員們在開展工作時,處處謹小慎微,畏首畏尾,放不開手腳,就怕出現什么問題。
這樣的一種觀念,時間久了,使得原本是朝氣蓬勃的學生工作變得死氣沉沉,輔導員的思想也更談不上什么創新和進取了。
當然,這樣的觀點,并不是說輔導員對于學生的事務性工作就應該聽之任之、不聞不問。事實上,出了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如何去預防問題的出現和出現了問題不知道如何去解決。因此,輔導員對于這方面的工作,不應只是簡單的管理和忙碌,而應該是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思考,應該致力于學生事務性工作的科學化與規范化,應該是在科學的學生發展理論的背景指導下對學生事務性工作的管理。就是說,輔導員不僅是一個學生工作的執行者,同時還應是一個學生工作理論的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