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佩吉和布林一定不曾想過,他們一手創辦的Google會成為生產財富的流水線。2005年6月底,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剛滿10個月的Google,股價突破了300美元。隨著股價的瘋狂上漲,年僅7歲的Google,股票市值已比大它50歲的迪士尼、波音、時代華納還要高,比通用、奔馳-克萊斯勒、福特三大汽車巨頭的總和還要多。Google在全球的4000多員工也因此而受益,他們中有數百人已成為了百萬富翁,創始人佩吉和布林則一步跨進了億萬富翁的行列。
股價一路飆升
2004年8月,Google將要掛牌上市的時候,在華爾街還飽受挫折。Google選擇以公開拍賣的方式出售股票,但這種曲高和寡的做法,讓不少大投資商紛紛敬而遠之。隨后一系列問題又接踵而來,比如Google的兩位創始人拉里·佩吉和塞爾吉·布林,在上市緘默期間接受了《花花公子》的采訪,同時Google也無法像大多數公司那樣提供業績預期。這一系列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Google掛牌上市前的聲譽。隨后,Google不得不被迫將股票的發行價下調30%,最終定為85美元。
但時過境遷,現在的Google早已成為華爾街的寵兒,并讓那些曾質疑其獨特募股方式的人大跌眼鏡。在上市后的前三個季度中,Google的業績均超過了分析師們的預期。當主要的競爭對手雅虎和微軟都在廣告戰中大把燒錢時,Google卻毫不費力地憑借用戶口口相傳,繼續保持著搜索市場的領先位置。
與此同時,Google的股價也是一路飆升。6月27日,Google的股價首次突破了300美元大關,比85美元的上市價上漲250%以上,市值高達845億美元。隨后Google的股價一路穩步攀升,到7月21日股價已創下317.90美元的新高。而同期道瓊斯指數漲幅為2%,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幅為1.2%。
不久前,英國《金融時報》公布了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的全球市值最大500家公司排名,Google由于股價漲勢非凡而躋身全球市值最大的100家公司之列。另據資料顯示,在美國所有的上市公司中,目前Google的市值排名第23位,排在家用工具零售商Home Depot之后,飲料生產商百事公司之前,Google不僅將其他同為網絡公司的競爭對手,比如亞馬遜、eBay、雅虎等公司遠遠拋在后面,還超越了波音、福特汽車、麥當勞、時代華納等這些老字號的大型企業。甚至就連同樣標榜創新精神,近年來靠iPod在市場上橫掃千軍的蘋果電腦,也難望其項背。
市值將達千億美元?
2004年Google股票剛上市時,Google認為自己的股價在108-135美元之間是最為合理的,但目前市場給予的回報已經超過了300美元。而在2005年7月22日,就在Google發布2005年第2季度財務報告當天,Google股價下跌了3.5%,報收于302.40美元。這讓一些分析師懷疑Google股價的高增長期是否要結束?而且一家剛過完7周歲生日的“小不點”網絡公司,竟然排在全球三大汽車廠商之前,會不會又是一個隨時有可能破滅的網絡泡沫呢?

這樣的擔憂并非不無道理,1998年的時候,亨利·布隆杰曾大膽預測亞馬遜的股價將達到400美元,事實上亞馬遜的股價也的確一度達到400美元的價位。但在網絡泡沫破滅后,現在亞馬遜的股價只有36美元左右。不過,還是有不少分析師和投資者認為,Google股價還有著更大的增長空間,盡管其股價已經高達300美元以上。不少華爾街股票分析師將Google評級定為“買進”或“強烈建議買進”,花旗美邦的馬克·馬漢尼就將該股的目標價位定為360美元。
2005年第2季度,Google不計利息、稅費、折舊和攤銷前的現金流為5.9億美元,超過了eBay的4.66億美元,以及雅虎的3.68億美元。分析人士相信,在300美元左右的低位上,Google股價將受到很多投資者的追捧,這十分有利于Google股價的進一步增長。事實上,Google第2季度的業績仍然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財報顯示,Google第2季度營業收入為13.84億美元,同比增長98%;凈利潤為3.43億美元,同比增長3倍以上。受此影響,分析師提高了Google在2006年的收益預期,由原來的每股收益6.67美元調整為6.51美元至8.55美元,Google則預計自己在2006年的每股收益為7.70美元。
美國科技研究公司分析師戴夫·愛德華預測,2006年Google的現金流將增長31%,因此他認為Google股票的價值為350美元。保德信是第一家將Google股票的目標價位提升至400美元的證券公司,這意味著Google的市值將達到1000億美元。保德信證券公司分析師馬克·羅文預計,2006年Google每股收益將達到8.36美元。
網絡廣告成就Google
幾乎所有人都在問,Google是什么?是一家創造著神話的IT企業,抑或是一種最為熱門的搜索技術?都是,又都不是。
Google與1999年時的那些網絡明星企業相比,其最大不同點在于Google不但獲利豐厚,而且在不斷成長。“你那時買的是概念,現在買的是基本面因素;那時你買的是今后5年的盈利,而現在買的是今年或明年的盈利。”1999年時網絡類股票的漲跌都很一致,而如今的情況則不是,當Google股價不斷上升時,其他公司則是在不斷地下降。

從財務報表的數字看,過去3年來Google的營業收入都是大幅成長,從2002年的4.4億增加到2004年的31.9億美元,增長率高達625%;而過去5個季度以來的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也達到了117%。
Google獲利的急速成長,主要得益于網絡廣告業務的不斷增長。在2004年度,Google網絡廣告的總收入為31.4億美元,占其總收入的99%。分析師預計,今年Google收入將增加82%,每股收益將增加91%,而未來5年Google收入的年平均增幅將達到30%。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樣的目標對Google來說有些太高了,這意味著在雅虎、微軟等競爭對手的強大攻勢下,Google必須要保持其在搜索廣告市場的領先地位,同時在向海外市場擴張時也必須保持領先。目前,Google正向地圖、本地搜索和個性化主頁等新領域積極推進。
與大多數網絡公司不同的是,Google沒有采用橫幅或彈出新窗口的廣告,但卻發明了關鍵字廣告。也即當用戶搜索某個關鍵字的時候,相關服務或商品的贊助者資料就會顯示在網頁的右上角,而且廣告主可以付費使其廣告出現在搜索結果的最前面。用戶每點擊一次這些廣告,廣告主才需付給Google公司5美分的費用。與競爭對手相比,Google的這種關鍵字廣告顯然要低廉不少,這也使得Google不但吸引到了那些跨國企業,更網絡到了一大群沒有充裕資金打廣告的中小企業主。目前在美國零售業市場上,Google的市場占有率接近40%,而在批發業市場則已經超過了50%。

美國著名的科技雜志《Wired》曾評論:“如果能以極低的成本供應商品服務,而且能讓消費者輕松找到這些商品,消費者的需求就會變得無限大。”據高盛證券的資料顯示,今年全球搜索市場的廣告金額將達90億美元,比2004年的60億美元增加50%,率先提出關鍵字排序與關聯性廣告構想的Google,無疑將是這塊蛋糕的最大受益者。
Google的野心
或許,到現在為止,Google只做對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當所有人都不相信網絡搜索能夠盈利的時候,Google仍然堅信這一點。佩吉就說過:“完美的搜索引擎,能精確地了解用戶的企圖,然后給用戶提供真正需要的資訊。”與大多數網站竭力提供內容“黏”住用戶的做法不同的是,Google相信越是能幫助用戶快速離開搜索的搜索引擎,就越會讓用戶想再度使用。
依靠搜索引擎這一核心,Google顯然已經實現了其最初的理想,并正快速地將這項專長復制到每個需要搜索服務的領域。盡管Google的頁面依舊十分簡潔,但功能卻已經相當的豐富,為用戶提供的主要服務項目已經達到20多種。此外,Google還在積極尋找并購對象,開發更多的可能性。實際上,從2004年8月份到現在,Google幾乎每個月都有新的動作,不論是參考論文、地圖座標,還是已經錯過的電視節目,現在Google都能以最快的方式,為用戶在漫漫網絡世界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Google也不再只滿足于扮演網絡守門人的角色,開始深入到各種應用層面。從桌面搜索到針對中小企業內部網絡推出的迷你Google服務,都可以明顯看出Google的野心。現在,Google已在加州悄悄創建了一家名為“Google Payment”的公司,從這一動作中可以看出,Google的下一步目標極有可能就是建立在線付費機制。而以拍賣為主要業務的eBay,所采用Paypal在線付費機制,單在2004年就為eBay帶來了2.3億美元的收入。
而這也正是Google最令投資人瘋狂的原因。對華爾街的分析師來說,Google已經看到了網絡世紀的榮景,并正試圖占據每一臺電腦,從而跳過軟硬件的限制,建立起數字資訊世界的新標準。就像1964年IBM推出的大型主機、英特爾在1971年發表的微處理器、1981年微軟操作系統問世、以及1986年思科發表路由器產品那樣,這些企業都是因為掌握了“規格標準”而成為一方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