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退守臺灣后,始終堅持一個中國的基本立場,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灣獨立。以廖文毅為首的臺獨分子,為了取代“中華民國”,建立所謂的“臺灣獨立共和國”,于1961年主謀策劃了刺殺蔣介石事件。
廖文毅,1910年出生于臺灣云林縣,30年代畢業于南京金陵大學,后赴美留學,獲得俄亥俄大學博士學位。1935年回國,1940年開始在臺灣經營企業。臺灣光復后,廖文毅投身國民黨政界。在競選“國民大會代表”落選后,他開始專心于臺獨活動。
1947年,他主持成立了“自治法研究會”,開始鼓吹“臺灣獨立”。二二八事件后,因遭通緝逃到上海。在那里,廖文毅成立了“臺灣再解放聯盟”。1951年,他在日本又組建了“臺灣民主獨立黨”,標榜反蔣、反共、親日,要求臺灣在聯合國托管下“高度自制”,進而建立獨立、中立的臺灣國;1955年9月,又成立所謂“臺灣共和國臨時國民議會”,廖文毅任“主席”;次年,廖文毅正式成立“臺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并自封為“大統領”。為了聯合各地臺獨分子更好地“斗爭”,1960年在日本橫濱組織“臺灣獨立統一戰線”,自任“總裁”。
廖文毅自認為自己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受到臺灣民眾的擁戴,有資格與蔣抗衡。同時廖文毅及其幕僚還認為:“中華民國”之所以還能茍延殘喘,盤踞臺島,主要原因是因為蔣介石在,倘若蔣介石伸腿咽氣,“中華民國”也就完蛋了,“臺灣共和國”必能名正言順地成立,于是便準備暗殺蔣介石。
他們很快找到了一個叫鄭松燾的刺客,該人畢業于日本人辦的“臺灣警察學校”。1948年赴日本,在那里為日本的達官貴人當保鏢。1961年10月25日已潛伏到臺灣的鄭松燾,得到了蔣介石將于次日下午2時在“革命實踐研究院”演講的消息,便決定次日行刺。
結果暗殺計劃失敗,鄭松燾連夜逃回日本。
當蔣介石知道廖文毅是行刺的主謀時,氣得拍桌子說:“廖文毅膽大妄為。”蔣經國指出問題的關鍵所在:“廖文毅圖謀不軌,是想搞他的‘臺灣獨立共和國’。”蔣介石怒不可遏,大聲叫道:“他搞‘臺灣獨立’,我搞他的腦袋。派人到日本,把廖文毅解決了。蔣介石決定先殺雞給猴看,除掉刺客鄭松燾。
1961年11月29日,在日本的鄭松燾被臺灣“國家安全局”3人特工小組暗殺。鄭松燾之死,成了東京一則新聞,由于日本警方一無所獲,此事只好不了了之。但是,“臺灣獨立統一戰線”“總裁”廖文毅明白這是怎么一回事,嚇得膽戰心驚,惟恐自己成為臺灣特工的下一個暗殺目標,不久,他就住進了醫院。此后,廖文毅的“臺獨”調子越唱越低。蔣介石聞悉后,派人給廖文毅捎話:只要放棄“臺獨”,歡迎他回臺灣。與此同時,蔣介石派特工打入臺獨組織內部,接近廖本人,乘機進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還把廖文毅的大嫂、侄子廖史豪逮捕,并把廖史豪勸說廖文毅的錄音帶到日本給廖文毅。在蔣介石恩威并施和重重壓力下,廖文毅思前想后,認為只有放棄臺獨主張,才能保住性命。
1965年3月6日,廖文毅在東京宣布“臺灣統一戰線”解散,他本人放棄“臺獨”,并希望他過去的追隨者也放棄那種錯誤主張。1965年5月15日廖文毅從日本回到了離開18年的臺灣。返臺后,先后被委任擔任曾文水庫籌建委員會主任、臺中港籌建委員會副主任。
1986年廖病卒于臺北,終年7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