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兼·詹姆斯說:“人類本性最深層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孩子渴望父母的欣賞,學生渴望老師的欣賞,下級渴望上級的欣賞,演員渴望觀眾的欣賞,作家渴望讀者的欣賞……總之,人人渴望欣賞。欣賞是人生的動力,欣賞是成功的希望。欣賞出人才。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獵時無意間揀到一本破舊的“現(xiàn)代人”雜志,隨手翻了幾頁,竟被一道題為《童年》的小說所吸引。作者是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初出茅廬的青年作家,但屠格涅夫十分欣賞他的文筆,四處打聽作者,最后得知作者是由其姑母一手撫養(yǎng)長大的青年人。幾經(jīng)周折,屠格涅夫找到了作者的姑母,對作者倍加肯定欣賞。其姑母出乎意外,驚喜不已,馬上寫信告訴侄兒:“你的第一篇小說在瓦列里揚引起了很大轟動,大名鼎鼎的寫《獵人日記》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稱贊你。他說:‘這位青年人如果繼續(xù)寫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信后欣喜若狂。他本是因為生活的苦悶而信筆涂鴉,發(fā)泄心中的郁悶和寂寥,沒想到竟受到屠格涅夫的肯定和欣賞。因此而點燃了心中的火焰,一發(fā)而不可收地寫了下去,最后終于成為世界上赫赫有名的藝術(shù)家和思想家。他就是俄國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毫無疑問,列夫·托爾斯泰成功得益于屠格涅夫的欣賞。
臺灣作家林清玄年輕時做記者,曾報道過一個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精細,犯案上千起而沒落網(wǎng)。林清玄在文章結(jié)尾情不自禁地感嘆:“像心思如此細密,手法那么靈巧,風格這樣獨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會有成就的吧!”林清玄做夢也不曾想到,他情不自禁的慨嘆,竟改變了一個迷途青年的命運。二十年后,當年的小偷成為臺灣幾家羊肉館的大老板!在一次邂逅中這位大老板誠摯地感謝林清玄說:“林先生寫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點,我想,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沒想過做正當?shù)氖履兀啃⊥蹈屑ぷ髡叩男蕾p,從此脫胎換骨,重新做人,用自己的勞動和手藝而成就了人生事業(yè)。林清玄無意的欣賞改變了迷途青年命運的事實,有力地證明了欣賞的力量,欣賞對人生的重大意義。
現(xiàn)實生活中人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欣賞。“每個人都喜歡人家的贊美。”(林肯語)青少年學生更需要老師的欣賞和贊美。欣賞不僅是一種教育的藝術(shù),更是一種現(xiàn)代教育觀念的體現(xiàn),也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種素質(zhì),一種美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學會欣賞自己的學生。
尊重學生才能欣賞學生。拋棄“師道尊嚴”,建立民主而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是學會欣賞學生的前提和基礎。教師要一視同仁,尊重每一位學生,不偏愛優(yōu)生,不歧視差生。“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優(yōu)”與“差”是相對的,“優(yōu)”與“差”是可轉(zhuǎn)化的,不要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學生。無數(shù)事實證明:老師眼中的“差生”,走向社會后成為社會的姣姣者的不乏其人!這不能不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
關愛學生,才能欣賞學生。教育是愛的事業(yè),教師是愛的使者。青少年處在人生的成長發(fā)育期,他們政治上不成熟,性格上不穩(wěn)定,生理上不健全,更需師者的關心、愛護、指導。師者,要特別關心和愛護經(jīng)濟上有困難的學生;要特別關心和愛護學習中有困難的學生;要特別關心愛護、指導“小毛病”不斷的學生;要特別關心和愛護犯錯誤的學生。關心愛護學生,但不偏愛學生,不袒護學生,不遷就學生。
寬容學生,才能欣賞學生。在人生的旅途上人難免犯錯誤。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毛病是難免的。教師應以平和的心態(tài)看待學生犯錯誤,以智者的心態(tài)寬容學生的錯誤。因勢利導去教育學生,轉(zhuǎn)化學生,讓學生在錯誤中“吃一塹,長一智”,不斷完善自我。千萬不要諷刺挖苦學生,更不能一棍子打死。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發(fā)展學生的長處;要用寬容的心態(tài)給學生改錯的機會和自我完善的時間。急于求成,適得其反。
寬嚴有度,才能欣賞學生。寬容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欣賞,寄以厚望的嚴格要求也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欣賞。表揚獎褒是欣賞,批評指導也是欣賞。當嚴則嚴,當寬則寬。寬嚴有度,存乎一心,欣賞的藝術(shù)才會得心應手。育人的宗旨才能變?yōu)楝F(xiàn)實。
欣賞學生是一種教育觀念,欣賞學生是一種教育藝術(shù)。欣賞學生的目的是讓先進者更先進,后進者變先進;是讓愚者變?yōu)橹钦撸跽咦優(yōu)閺娬撸亲屪员罢邐^起,失意者看到希望和光明。總之,欣賞是變不利為有利,化愚頑為神童。欣賞的目的是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譚丕公張清花,山東蒙陰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