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話的“是”字念[],南昌普通話念[si],大致有兩種功能:一種是動詞,和普通話動詞的“是”用法一致,如“渠(他)是北京人”。另一種是語氣詞,一般用在句末。外地人來南昌,常常發現南昌人在講話時常用上一個非動詞的“是”字,即使在用普通話交流時,也會不時地冒出個“是”字來。例如:
(1)小張還沒有走是?
(2)他通過了六級英語考試,你是?
(3)你不能再拿,你已經拿了是。
(4)遇到刮風下雨是?
(5)這就算好的,遇到刮風下雨是!
這個“是”字比較特殊,外地人不容易理解。本文以南昌人講的普通話語句為例,探討南昌話語氣詞“是”字的用法。鄙人認為語氣詞“是”有如下幾種用法:
一、表示詢問原因或結果
1.表示詢問原因,相當于普通話的“為什么”、“怎么”等。例如:
(6)小張還沒有走是?(小張為什么還沒有走?)
(7)你就做完了作業是?(你怎么就作完了作業?)
(8)她天天都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是?(她為什么天天都把自己關在房間里?)
2.表示詢問結果,相當于普通話的“呢”。例如:
(9)萬一他不來是?(萬一他不來呢?)
(10)明天一定要去啊?下雨是?(明天一定要去啊?要是下雨呢?)
(11)你說他回家了,沒回家是?(你說他回家了,要是沒回家呢?)
(12)他通過了英語六級考試,你是?(他通過了六級英語考試,你呢?)
(13)一塊錢一兩你不賣,一塊零五是?(一塊錢一兩你不賣,一塊零五呢?)
二、用于表示原因的陳述句中,帶有提醒的意味
例如:(14)A.你不回家嗎?
B.我昨天才從家里來是。(因為我昨天才從家里來。)
(15)A.她今天怎么這么早就起床啊?
B.她要趕頭班車是。(因為她要趕頭班車。)
(16)A.他今天怎么不來上課啊?
B.生病了是。(因為生病了。)
(17)我不去看,我看過是。(我不去看,因為我看過。)
上例(14-17)中的“是”字不出現,該句也同樣是陳述原因,但用了“是”更加強調,帶有提醒的意味。試比較:
(18)A.(你不回家嗎?)我昨天才從家里來是。
B.(你不回家嗎?)我昨天才從家里來。
A句的意思為“我昨天才從家里來,記得嗎?/對不對?”,帶有明顯的提醒意味;B句沒有提醒的意味。
三、用于幾種句式中
1.不是……是:表示反問,前一個“是”為動詞,后一個為語氣詞,相當于普通話的“嗎”。例如:
(19)A.你是說我泄了你的密?
B.不是你是?(不是你嗎?)
(20)A.你說你的手表是小明偷了?
B.不是他是!(不是他嗎!)
(21)A.錢就用完了嗎?
B.不是是!(不是嗎!)
2.碰到……是:表示假設,“是”字后面是不利的結果,但往往隱去不說。這種句式的前一句往往指出較好的情況,“碰到……是”表示不利的情況。例如:
(22)他今天就算不錯的,碰到他發了脾氣是!(要是他發了脾氣,誰都不敢惹他!)
(23)這條路很難走,碰到下雨是(要是下雨),就要打赤腳才能走進去。
3.……就是:基本意義為“只管……”,在具體的語境中有不同的含義。例如:
(24)叫他來就是,我們不會怪他的。(叫他只管來,我們不會怪他的。)
(25)不要逗狗,等下被咬了不要問我賠錢就是!
(不要逗狗,等下被咬了不要問我賠錢就只管逗!)
(26)沒有做完事就走啊?你走就是!(你只管走,走了對你不客氣的!)
(27)他的力氣真大,一百斤重的水泥拿拿就是。
(他的力氣真大,一百斤重的水泥輕而易舉就拿起來了。)
(錢書新,廣東嘉應學院師能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