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講的是我家的故事,在我看來,是夾雜著汗水和淚珠的回憶。
下面就是媽媽的“口述實錄”:
我和你爸剛結婚時生活非常苦。他從部隊復員后,沒有工作。我也只是個從鄉下進城的不懂世故的人。我們的婚姻是遭到很多人反對的,在他們看來,我們的生活必將充滿了苦難。我和你爸都是要強的人,發誓要活得比那些看不起我們的人更好。
你知道那時候我們有多苦嗎?我們每天吃的都是醬油拌飯,去菜場撿白菜葉回來煮了吃。我們沒有票,可那時候的生活什么都需要票。你爸爸的朋友謝叔叔在部隊里工作,常常接濟我們。一切都很苦,特別是生下你以后,沒有錢買奶粉,我去做散工,把你一個人放在家里,那時的家也很小,和現在的不一樣,只有幾個平米。家里只有一張床,沒有一樣電器。
我們后來都準備回老家去了,在南京的日子待不下去了,我能怎么辦呢?我們決定過年時回家。那時你爸爸憑著手藝當了技術工,我去幫別人開車,為了攢路費,還有你的奶粉錢。沒有人幫我們照顧你,他們都等著看我們的笑話。
有一次你姨外婆(我外婆的姐姐,當時住在我家的臨街)看見我們在市場撿菜葉——那發黃的腐爛的葉子。她是軍人家屬,她的丈夫是高級軍官,但她沒有幫我們什么。她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在老家的外婆,你外婆很傷心。盡管我在家里不是最小的孩子,但是我卻最受你外婆的疼愛。我那時一定傷透了他們的心。孩子,記住,別讓父母為你操心。那樣你也會很痛苦,要乖,父母說什么你就聽著。
我那時也煩啊,還學會了抽煙。當然,那時候你爸爸還不忘經常帶你出去走走,你小的時候他經常帶你在身邊,你黏他黏得不得了,你總是說“我最愛爸爸了”。孩子,你還記得嗎?
有一天,他帶你去江蘇展覽館。那時進玄武湖是要門票的,我們只能在周圍轉轉。就從那天起我們家的命運開始改變了。
我清楚地記得那是1992年,肯德基在南京開了第一家分店,在那里招聘。你爸帶著你路過那里,他去問有沒有適合的工作可以做,招聘的人問他會什么,他說他會修東西,是技術工。那人留下了我們家的地址,讓你爸回家等消息。我們那時真沒有抱什么太大的希望,結果還真的被錄用了!
你爸很努力地工作,也不斷地升遷。公司還出錢供他去學習外語、管理什么的。你看,現在我們過得多好啊,他也是經理級的人物了。公司對這位元老也毫不含糊,簽了終生合同。你看,多好啊,誰會想到,之前的他是多么的貧困,差點因為無法生活下去而準備回家種田啊……
孩子,做什么事都不能放棄,堅持著,就有希望。
真是一部傳奇!他們的故事給了我堅持的動力。其實生活表面上看似風平浪靜,可誰曾明了前一分鐘會波濤洶涌呢?
(指導老師:陳耀琪)
文學社指導老師簡介:
陳耀琪,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現任職南京市第十三中學,校刊《石山鐘》主編。南京市文學活動基地主要負責人。共發表獲獎論文20余篇,主編書籍8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