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學語文教學明顯地是應試教學。重視文字訓練,輕視甚至忽視語言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模式,對不考聽力與口語的高考似乎奏效,且節省時間。然而,這種教學模式有悖于語文教學的初衷,不利于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筆者認為,復述在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其語文素質,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值得推廣和應用。
一、復述及其作用
復述是指:①把自己或別人說過的話重復說一遍。②用自己的話把課文的內容說一遍或說出來。復述的作用有:第一,復述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學會復述,將享用終身。學生走出校門之后,開會、參加學術研討會等,可能是他們工作的內容。會上作筆記、會后傳達會議的精神,其實就是復述會議。第二,復述是鍛煉學生即興演講的有效途徑。經過復述訓練的人,由于具有限時組織語言訓練,所以即興演講變得駕輕就熟。第三,復述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有效途徑。教師在課堂上朗讀一篇課外文章,并作簡評,然后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口頭或書面表達出來。復述訓練可使學生的聽、說、寫等語言應用能力得到提高,從而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二、復述的教學實踐
不少語文教師坦言,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不是立竿見影的事,需要長期的知識積累。但是,面對語文基礎參差不齊、即將面臨高考的高三學生,語文老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他們的高考成績是值得研究的課題。題海戰術是古老的策略之一,但這種方法是疲勞戰術,不是上策。
近年來,筆者一直教高三語文。在教學中,我嘗試復述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復述課的次數以每周一次為宜。復述所用的文章應新穎、短小精悍。首先,教師在朗讀文章時,要求學生認真聽,并盡可能記下關鍵的字、詞、句。其次,對文章作簡要的講評,包括分析文章在遣詞造句,篇章結構方面的特色;然后,再把文章朗讀一遍。最后,要求學生把剛剛聽到的文章用文字或口頭語言表述出來。整個復述過程在20至30分鐘之內完成。如果是文字復述,那么學生應當堂交出復述的內容。教師對學生的復述內容應像改作文一樣認真批改,并給出成績。如果是口頭復述,那么應指出學生復述內容的優缺點。
三、復述的教學效果
幾年來的復述教學實踐證明,復述的教學效果是顯著的。具體表現在:1.怕作文的學生感覺到作文并沒有以前想象的那么可怕了。通過復述訓練,他們迅速地提高了寫作能力。2.內向的學生變得外向了。在全班同學面前的口頭復述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口頭總結、表述的能力。3.語文考試成績有明顯提高。由于復述要求在非常有限的時間內記住關鍵的字、詞、句,并了解文章的篇章結構,所以強化了學生對所復述內容的理解與記憶。通過多次的復述訓練,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自然就得到顯著的提高。
中學語文教學得講究方法。方法對頭,事半功倍。這些道理淺顯易懂。然而,目前不少教師仍偏愛題海戰術。避開題海戰術,以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同時又能大幅度地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復述教學法,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李一萍,廣東省梅縣華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