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文言文較背誦,學生往往感到無從下手,所以,教師科學合理、實用有效的指導對于學生快速背誦篇幅長的文言文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面對篇幅過長的文言文,在講解分析課文中,可以引導學生采取舉綱張目法進行背誦。
所謂舉“綱”,就是在講解課文時,采取各個擊破的方法,一段一段地進行,根據每段課文的內容,找出中心詞或概括成一句簡短的話,然后按順序聯成一串,這便抓住了這段文章的“綱”。依據這個“綱”就能聯想起整段文章。所謂張“目”,就是讓學生找出每段文章中,每個事物或問題是用哪幾句話描述的,每句話又是怎樣講的,對于這些細目也要一個個清理。張“目”的重點是幫助學生理解語法結構復雜和含義深刻的句子,因為這些句子往往是學生背誦的“攔路虎”。學生只有徹底理解它,才能迅速記憶它。
舉綱張目,就是在清理文章綱目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研究綱與目及目與目是怎樣聯結起來的,也就是說,要弄清句與句、句與段之間的關系。到此為止,文章思路也就變成了學生思路,對課文內容的詳細記憶,也自然能“舉綱張目”了。如需要背誦的《鴻門宴》的三、四自然段,它的思路就很清晰,(劉邦)鴻門謝罪——(項羽)因留于飲——宴上座次——(范增)舉玉佩示意,(項王)默然不應——(亞父)出召項莊——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張良)出召樊噲——(樊噲)闖帳,死且不避——義斥項羽——(沛公)趁機離去。很長的一段文字,通過舉綱張目,學生很快就能理清了文章的思路,背誦也就迎刃而解了。
背誦的方法有多種,不同的文章內容,不同的表現形式則需要不同的背誦指導方法。舉綱張目法適合思路清晰、篇幅過長的文章的背誦。因為這種方法是符合高中學生的思維特點的,學生到了高中,有意識記(一種有意識有目的并運用一定方法經過一定努力后的識記)開始占優勢地位,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同時抽象思維中迅速滲入辯證的思維方法,理解力得以迅速發展,只要老師能正確引導學生抓課文要點,理清文章思路,就能很順利地完成課文的背誦任務。
(劉成杰,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五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