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相繼出現了不少新聞寫作類期刊,它們在擴大發行量的同時,或多或少地顯示出創辦者的浮躁與經營上的急功近利,不太注重刊物的質量,一味地“迎合”市場,給讀者造成了時間和資財的浪費,長此以往,必將引起讀者的不滿與責備。 作為一位熱心讀者,我建議《新聞愛好者》在保持原有風格的同時,應呈現出一些新的變化,進一步增強社會影響力和讀者閱讀率。
一、提升刊物品位。是刊,登的文章要貼近現實、貼近生活、貼近讀者,、加大讀者積極參與的力度,如“通訊員園地”欄目的開設,就很受讀者的歡迎,希望今后要保持;二是在內容安排上,要求精求活,今后刊物應著力推出一些像“業務研究”、“雜談與隨筆”等好專欄,多刊發精品佳作。
二、切實辦出特色。如何辦好《新聞愛好者》,我覺得一定要在切實辦出特色上下功夫,從內容到形式力求有鮮明的個性。一是力爭每期都能刊登出一篇叫得響的文章,在讀者中產生較大反響;二是要重視文章的題目和內容的深淺,好的題目很能吸引入,內容深刻與淺顯是讀者閱讀興趣所在;三是雜志的封面色調要與內文整體編排一致,莊重又不乏亮麗,簡潔而不缺細膩。
靜心養大氣,真情為讀者。《新聞愛好者》為人們開拓了一片心靈綠洲。我真誠祝愿《新聞愛好者》與時俱進,前程似錦!更精彩,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