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的短缺和環境壓力的增大迫使中國不能繼續遵循傳統的發展A模式,同時中國的科技水平與國際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中國的循環經濟道路也不能立即沿用西方發達國家的B模式。由于中國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資源消費的增加是難以避免的,因此,適合中國國情的應該是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簡稱C(China)模式。在C模式中,中國的經濟仍保持大幅度地增長,同時對環境的污染物排放量先減速增長,然后再使污染物排放量保持穩定,最后在中國科技水平提高較高水平的基礎上大幅度地減少污染物排放,使污染物排放量落低。
C模式也稱1.5-2倍數發展戰略,就是中國到2020年經濟總量翻兩番,同時允許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物排放增加一倍左右。因為只有保證中國GDP的持續快速增長,才能解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一系列矛盾。所以該模式將給予中國的GDP增長一個20年左右緩沖的階段,并希望經過20年的經濟增長方式調整,最終達到一種相對的減物質化階段。
以2000年的中國經濟、社會和環境的數據研究為依據,到2020年,GDP總量將從2000年的1萬億美元增加到40萬億美元,人口保持小幅增長,人均GDP呈現大幅度增長。同時,能源消費總量、用水總量、污染排放物(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一個慣性的增長,總量控制在2000年的1.5-2倍左右。這樣我們可以認為,通過發展減物質化的經濟,并把建設循環經濟型社會的目標納入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的總框架之中,到21世紀的前期(例如2020年左右)實現以較小的資源消耗和廢物排放(特別是各類固體廢棄物)以達到較好的經濟社會發展是有可能的。在2020年以后,中國在前面20年的發展基礎上,可以實現倍數4發展戰略,即經濟總量繼續翻一番,同時資源消耗減半。這樣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環境壓力可以實現絕對脫鉤,如發達經濟所追求的減物質化發展模式(B模式)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