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忠誠與熱愛詮釋組工干部的形象,贏得了領導的贊譽、同事的好評和群眾的夸獎,2004年11月,開縣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朱子龍,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優(yōu)秀組工干部”稱號。
在朱子龍看來,作為一名組工干部,既要有敏銳的政治意識和開放的思維,又需要不斷積累豐富的知識和經(jīng)驗,并把這些作為奉獻的“能量”,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到崗位上。
2003年5月,開縣縣委決定對麻柳鄉(xiāng)“由亂到治”的現(xiàn)象進行調研。作為牽頭人之一的朱子龍,帶領8名工作人員翻山越嶺,深入麻柳鄉(xiāng)15個村、46個村民小組,先后對796名黨員干部和群眾進行調查走訪,最后形成了50余萬字的調研資料。
“為實地調查豐元村解決村民‘飲水難’的過程,朱部長冒著生命危險,一步一步爬上陡峭如壁的‘手爬巖’,險些掉下絕壁深淵。”曾陪同朱子龍到豐元村調研的麻柳鄉(xiāng)機關干部陽異卿,說起朱子龍攀“手爬巖”的事就敬佩不已。
村民汪文健回憶說:“朱部長這個人能吃苦,到村里來調研,不僅與我們同吃同住,還與群眾一道上工地。”
經(jīng)過深入了解,在對客觀事實深刻把握的基礎上,朱子龍帶領調研組將麻柳鄉(xiāng)黨員干部創(chuàng)造的樸素經(jīng)驗總結提煉成“八步工作法”,并向縣委提出了學習推廣的建議方案。開縣縣委庚即作出決定,召開“執(zhí)政為民”報告會,將“八步工作法”作為執(zhí)政為民的有效形式,在工作中大力推廣。重慶市委對這個經(jīng)驗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視,多位市領導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后來在全市推廣了“八步工作法”。
井噴和洪災,這兩次發(fā)生在開縣的特大災難,讓數(shù)萬干部群眾經(jīng)歷了生死考驗。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受到嚴重威脅的關頭,朱子龍總是挺身而出。
“12·23”井噴事故發(fā)生后,有毒氣體迅速擴散,直接威脅著高橋、正壩、麻柳、天和4個鄉(xiāng)鎮(zhèn)的數(shù)萬群眾的生命安全。
“緊急成立黨員搶險突擊隊,馬上轉移災區(qū)群眾!”當天正在麻柳鄉(xiāng)調研的朱子龍,迅即與鄉(xiāng)黨委班子一道,組建黨員突擊隊,冒著被有毒氣體吞噬生命的危險疏散、安置災民。
回到縣城,朱子龍按照縣委的要求,迅速牽頭擬制了《關于在“12·23”井噴事故搶險救災工作中充分發(fā)揮各級黨組織作用的緊急通知》,組織發(fā)動全縣5000多名黨員干部和6300余名農(nóng)村黨員投入搶險救災,并指導救助點和工作組建立臨時黨支部107個。
“搶險救災期間,朱部長常常一整天忙得吃不上一頓飯,幾天睡不上一個覺,由于極度疲勞,他幾次暈倒,但他始終堅守在第一線。”縣委組織部陳華東告訴筆者,12月28日,高橋鎮(zhèn)曉陽村村民劉登元,不知丈夫、兒子去向,焦急萬分。朱部長見此情景,立即將自己中午吃的干糧送給她。得知劉登元丈夫遇難的消息,他又找車將她送往縣城去辨認……
開縣基層黨組織在“12·23”井噴搶險救災中的突出表現(xiàn),受到了黨和人民的充分肯定,2004年2月25日,中組部發(fā)出通知,號召全國各地黨組織、廣大共產(chǎn)黨員向開縣基層黨組織和共產(chǎn)黨員學習。朱子龍也被開縣縣委評為“12·23”井噴搶險救災先進個人。
2004年9月5日6時許,一個緊急電話把朱子龍驚醒:“洪水要進舊縣城了!……”
朱子龍翻身下床,一邊打電話通知部里同志搶險,一邊搭上一輛出租摩托車,繞山道10余公里趕往已被洪水圍困的辦公樓。在齊腰深的水中,他冒著50多年前修建的木樓隨時可能垮塌、兇猛的洪水隨時可能將人卷走的危險,置生死于度外,帶領部里職工,一趟又一趟從洪水中搶救重要檔案,搬運貴重物資。他雙腳被劃破,鮮血直流,但仍強忍疼痛堅持著。
縣委組織部侯天倫回憶說:“洪災中,朱部長岳父家的房子被沖毀,一家人一時間生死不明,他來不及顧及,仍與大家一道搶險。”
連日里,朱子龍風里來雨里去、一身水一身泥、饑一餐飽一頓,患有嚴重胃潰瘍、頸椎病的他,身體明顯支持不住了,但不管領導和同事們如何勸,他都不愿休息,他說:“全縣黨員干部都在搶險救災,我能心安理得地休息嗎?”朱子龍靠藥物支撐,鼓足精神,和同志們一道堅持戰(zhàn)斗到搶險救災的最后……
2000年11月,在縣委黨校工作了18年的朱子龍調任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手中自然有一定的“權力”。在黨校工作期間,他和許多鄉(xiāng)鎮(zhèn)干部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如今面對這些熟悉的學生,該如何處理人情與原則的關系?朱子龍內心雖然矛盾,但秉公辦事的信念卻十分堅定:“我是學生的老師,不是學生的靠山,哪怕是拉下臉得罪人,也不能辜負組織的重托!”
2002年底鄉(xiāng)鎮(zhèn)換屆時,一位平時與朱子龍關系不錯的學生———一個鄉(xiāng)鎮(zhèn)的副鎮(zhèn)長,找上門來請求提拔,被他嚴詞拒絕后,便想通過非組織活動當鎮(zhèn)長,他以為和藹可親的朱老師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可當朱子龍得知消息后,專門到該鎮(zhèn)召開黨委會,不點名地進行了嚴肅批評,再次重申了組織原則和紀律,徹底打消了這位干部“活動”的念頭。
在許多人眼里,朱子龍是一個極不講情面的人。2002年,朱子龍的妹妹朱紅英從廣東務工回來,在縣城開了一個面館,但生意并不好,于是就給朱子龍打電話:“哥哥,能不能幫我辦一個‘下崗證’,這樣可以減少一些稅費。”“不行!跑關系的事,不要找我……”話未聽完,朱紅英就氣憤地把電話給掛了。
面對生養(yǎng)他的父母,血濃于水的親人,朱子龍內心一直非常愧疚,也想幫幫他們,但他知道,作為一名組工干部,謀私的事不管大小,絕不能做。
其實,朱子龍并非是一個無情無義的人,他曾以一個組工干部的特有情懷,真誠地幫助過無數(shù)名黨員干部,真心地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年輕干部。2003年6月,朱子龍到東華鎮(zhèn)調研了解到,該鎮(zhèn)婦聯(lián)主席向冬梅家庭十分困難,丈夫成了植物人,兒子患有過敏性下頜脫臼。“向冬梅的丈夫和兒子都需要有人照顧,建議把她調到離家較近的鄉(xiāng)鎮(zhèn)工作。”全面了解了向冬梅的情況后,朱子龍及時向部領導提出建議。在組織和他的關心下,向冬梅于當年9月從東華鎮(zhèn)調至城郊鎮(zhèn)東鎮(zhèn)工作。
細心的人會發(fā)現(xiàn),朱子龍的辦公室里除了一把竹沙發(fā)外,左側柜子下還有一床棉被———辦公室?guī)缀醭闪怂摹凹摇薄?/p>
縣委機關的人都知道,朱子龍沒有雙休日和節(jié)假日,沒有白天和黑夜。2002年冬天,朱子龍為了全力以赴寫好縣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從臘月二十二開始,連續(xù)半個月,吃住在辦公室。除夕之夜,他的妻子劉振芳滿以為該好好團聚一下,卻沒想到朱子龍吃完“團年飯”,又急匆匆地回到辦公室寫材料。就這樣,朱子龍在機關度過了春節(jié)。
一天下午5時,朱子龍正在接待一名來訪群眾,突然讀初中的女兒打來電話,哭著告訴他自己騎自行車不小心摔倒,膝蓋出血了,現(xiàn)在就在他辦公樓外面的公路上。聽到電話后,來訪的群眾對朱子龍說:“你先把女兒送到醫(yī)院去看一下吧,我在辦公室等你。”“這怎么行呢,我們接著談剛才的事。”隨后,朱子龍鼓勵女兒自己去了醫(yī)院。等他接待完來訪群眾趕到醫(yī)院時,女兒一頭撲到他懷里嚎啕大哭,所有的委屈,所有的傷心,都在那一刻發(fā)泄出來,而他卻忍住心酸對女兒說:“對不起,爸爸剛才工作忙,不能走開啊。”
縣委機關門衛(wèi)周大爺告訴筆者:“每晚只有等他離開辦公室后,才能睡一個沒人打擾的好覺。”
說起朱子龍這個“工作狂”,妻子劉振芳半是抱怨半是心疼。今年10月12日,朱子龍說好回家吃晚飯,劉振芳等到晚上9時,見他還沒回家,于是就從新城騎著自行車,把盒飯送到朱子龍的辦公室。當推開辦公室的門,正準備“質詢”時,只見朱子龍倒在沙發(fā)上睡著了,看見他憔悴的樣子,劉振芳怒氣一下就消了,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滋味。“我知道他患有胃病和頸椎病,胃痛時連飯都吃不下,醫(yī)生勸他注意多休息,定期到醫(yī)院接受治療,可他就知道一頭埋到工作里。再這樣下去,我擔心他的身體遲早要出大毛病的!”劉振芳深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