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改變巫溪農民年均純收入不足1400元、僅僅越過溫飽線的現狀,靠什么?靠干部!縣委一班人在思索:只有充分發揚民主,讓老百姓信服的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輕人當上“村官”,農民脫貧致富才有希望。
2004年10月9日,巫溪縣決定公開選拔村干部,一石激起千層浪———
“官”與民的抉擇
鳳凰鎮雙鳳村,是市級文明村。但是該村64名黨員,大多在60歲以上,平均年齡超過了55歲,村級經濟發展緩慢。2004年10月20日,在鳳凰鎮黨委會上,黨委書記說:“鎮農業服務中心的干部唐俊很適合到雙鳳村做支部書記,這個同志思想素質較高,大專文化,30出頭。他本人已報了名,我們可以給他創造條件。”
黨委成員都表態同意。
參與雙鳳村支部書記競選的有3人:原任村支部書記陳育生,原村委會主任陳啟述,鎮農業服務中心干部唐俊。
去年11月26日,3位同志面對村全體黨員及村民代表進行施政演說。62歲的老支書陳育生首先發表演說,一些人感言:“姜還是老的辣!”
年輕有為的唐俊接著演講。他的工作新思路和充滿朝氣的個人魅力,贏得了參會者的熱烈掌聲。一些人發出感慨:“有文化的人就是不同。”
最后出場的是原村主任陳啟述。他清了清嗓子,字字鏗鏘:“如果我能當選支部書記,將在近期做好3件事:修復5口大堰塘;整治好村級公路;解決甘蔗生產的遺留問題。長遠規劃是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種養大戶,大搞綠色產業,建設農副產品加工廠……”
陳啟述話音未落,會場立刻開了鍋:他所要解決的問題才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可是修路、補堰錢從何來?他自己又承包了苗圃,時間和精力能否得到保障?
面對村民的疑惑,陳啟述懇切地說:“修路、補堰需要錢,我想從三個方面籌集:一是抓住小康示范村建設的契機向上級爭取;二是群眾投工投勞自力更生;三是向銀行借貸。至于時間問題,我定了主意,盡管每月管理苗圃收入不錯,但我已決定辭去這份工作,一心一意從事村上的管理。”
陳啟述的話博得雷鳴般的掌聲。“這才是我們需要的村支書。”黨員和村民代表這樣說。
演講完畢,黨員開始推薦投票。結果,陳啟述以大多數票先拔頭籌,唐俊以微弱劣勢坐居次席,老支書陳育生首輪便遭淘汰。
鳳凰鎮黨委一班人納悶:按目前情況,黨委意圖不會實現。如果堅持按黨委意圖選當家人,就會和黨員群眾的意愿發生沖突。最后,黨委統一了思想———讓黨員群眾說了算。
12月3日,雙鳳村召開支部選舉大會。除因病和外出打工的黨員外,42名黨員到會,陳啟述以23票當選,唐俊以6票之差惜敗。
父與子的抉擇
誰也不曾想到,“村官”競爭會使花栗鄉竹陽村的王良輝、王云明父子二人發生紛爭。
2004年10月的一天,中專畢業一直待業在家的王云明對父母說:“我想競選村會計。”
父親臉色凝重,沒有吱聲。
王云明繼續說:“我知道這樣的想法對您不公平,您在村里干了多年會計,兒子明白您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如果我競選成功,就意味著您對它的告別。”
父親終于打破了沉默,他說:“你中專畢業兩年多了,眼下是個機會,但現在村干部任用不講‘世襲’,我說讓你干還不得行,有能耐,就去參加競選吧。”
“我去參加競選,您可不可以退出競爭。因為您在村民中的聲望是一般人難以撼動的。如果和您競爭,豈不是雞蛋碰石頭?”
“村干部不僅要有較高的文化素質,而且還要有威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你怕丟掉‘烏紗帽’?”
父子二人爭紅了臉。
一旁觀戰的母親成了紛爭的調解員。她說:“云明,競爭就競爭,我支持你。連自己父親都沒有勇氣戰勝的人,還能有信心戰勝別人嗎?還有能力去村里擔任干部嗎?”
母親的話深深地觸動了王云明。他發誓,一定要努力。
去年12月18日,正式投票之前,父子二人依次上臺演講。
父親說:“我有經驗些,選我吧。”
兒子說:“我知識豐富些,選我吧。”
父親又說:“我業務熟練,會管賬,大家選我吧。”
兒子說:“我不僅會管賬,而且還能利用各種機遇辦大家想辦的事,選我沒錯。”
…………
投票結束,371名到會選民,兒子王云明以286票擊敗父親。父親王良輝握著兒子的手,深情地說:“你好好干,我支持你。”
面對鄉親的抉擇,父子二人相視而笑。
內與外的抉擇
打破地域、行業和身份界限,面向全縣公開選拔村干部,是巫溪縣優化干部隊伍的又一舉措。
周發友,高樓鄉廣播電視站正式職工。2004年10月下旬,他到50公里外的下堡鎮金絲村報了名,競選村支部書記。
周發友的報名,無疑是向平靜的湖水中扔下一塊石頭。有人質疑:難道本村就選不出一個支部書記?難道自己的事還要外人來當家?
40出頭的周發友感到了壓力,他思忖再三:是大家不了解我才不接納我,只有將自己的優勢、能力、舉措告訴群眾,自己的理想才有可能實現。
去年11月中旬,周發友深入金絲村實地走訪,了解老百姓在干什么,在想什么,還需要什么……經過半個月調研,他寫出了《建廠建社抓經濟,育人育林促發展》的演講稿。他提出:金絲村要邁入小康,必須調整產業結構,建立藥材生產專業合作社和加工廠,提升藥材的價值,增加農民收入……
11月底,周發友分片區進行演講。金絲村部分人開始動搖:“照這樣做下去,我們何愁不富?”
12月初,金絲村實行“雙推”。村支部18名黨員,周發友得到推薦票9票,原任村支書吳顯德同樣是9票。黨員對內與外的抉擇結果:一半對一半。兩人同時成了支部書記候選人。
12月6日,金絲村支部書記直選。18名黨員,17人到會。這時,6位“排外”的黨員陸續離開會場。他們明白,一旦投票,周發友無疑當選,他們支持的原任支書吳顯德就會以8票對9票的格局遭淘汰。
村選舉委員會成員一個一個做工作無果,選舉大會因到會人數不夠支部黨員總數的五分之四被迫中斷。
鎮黨委立即召開緊急會議。黨委書記黃作盛直言:“共產黨員有表決權,有發言權,但沒有罷會權。金絲村部分黨員的這一作法暴露出了他們黨性方面的問題,必須加以整頓。”
目前,金絲村支部正在整頓過程中,6名退會黨員已寫出了深刻檢查。黨委書記黃作盛告訴筆者:“金絲村支部已基本統一了思想,支部書記選舉將擇日進行,相信群眾是能夠接受新生事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