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縣峰高鎮青杠村一位老婆婆與多年不和的媳婦前不久又鬧矛盾了。沒想到這次前來調解的最高領導竟是一位年僅22歲的小伙子。“不管歷史恩怨,先說今天的事情?!泵逶螅』镒右环鑼?,婆媳倆都消了氣。小伙子叫王利亮,是四川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生。王利亮能夠成為全縣最年輕的村支部書記,得益于榮昌縣正在實施的富有首創精神的精鎮壯村戰略。
提出精鎮壯村想法的,正是榮昌縣委書記江紹中。
“加強村(含城鎮居委會,下同)級班子,鍛煉后備干部,節約行政經費。”江書記在接受采訪時,用“一舉三得”來概括精鎮壯村的意圖:合鎮并村后,全縣549個村、30多個居委會被并為201個村、25個居委會,大村上萬人,小村也有兩三千人,村級領導班子亟待加強;農村稅費改革特別是2005年免征農業稅后,鄉鎮機關人浮于事的情況更加突出,全縣20多個鄉鎮,機關干部多達2500多人,富余人員至少占三分之一;一個村實職干部一年的報酬要五六千元,如果一村節約一人,全縣一年就要省下100多萬元。動員鄉鎮機關干部到村里挑大梁,不僅能解決“有事沒人干、有人沒事干”的矛盾,而且能鍛煉一批干部,省下一筆錢,豈非“一舉三得”?
任何創新都是有風險的。江書記坦誠地說,精鎮壯村雖有“三得”,但也有“三怕”:一怕機關干部派不下去,二怕機關干部在競選時選不上去,三怕原任村干部不愿從領導位置上離去。縣委一班人在討論時認為,消除“三怕”,關鍵靠“三招”:能否派下去,關鍵看宣傳動員工作的力度;能否選上去,關鍵看機關干部的本事;能否讓部分原任村干部心情舒暢地從領導崗位上離去,關鍵看解釋工作的效果。經過反復研究,縣委一班人達成共識:精鎮壯村!
縣委組織部經過深入調查研究,迅速出臺文件:對下派干部實行身份性質、職級職稱、工作待遇“三不變”,提拔使用、獎金福利、評優評先“三優先”政策,鼓勵鄉鎮機關干部到村和居委會競選黨組織書記;下派干部任職期限為1屆3年,屬于鄉鎮領導成員的可兼職,其余干部與機關工作脫鉤。
去年10月,全市第六屆村(居)兩委換屆選舉開始后,榮昌縣經過試點,正式實施精鎮壯村戰略。12月20日,換屆選舉結束。全縣共有500多名鄉鎮機關干部報名,其中234人贏得競選機會。經過依法選舉,1人落選,其余233人均以高票甚至滿票當選村(居)黨組織書記。“三怕”變成了“三滿意”:盼來了年富力強的領頭人,群眾滿意;贏得了執政舞臺,機關干部滿意;“一舉三得”,縣委滿意。
在試點鎮峰高鎮,我對“村干部”有了全新的認識。鎮黨委書記陳元林說,全鎮有14個村、1個居委會,新當選的15個村(居)黨組織書記都是機關干部,14人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平均年齡為33歲,比上一屆下降了14歲,年齡最大的37歲,比上一屆下降了32歲。黨委組織委員陳昌貴兼任阮家廟村支部書記后,很快梳理出了十三四個遺留問題;黨委宣傳委員米國好兼任陽光社區居委會支部書記后,立即著手召開黨員代表議事會;黨政辦公室主任劉彬任峨眉村支部書記后,把盡快讓村民看上閉路電視列為頭號政績工程;一般干部王才科到金銀村任支部書記后,發現全村6個村民小組長,沒有一個是共產黨員,他一下子感受到了提高執政能力的緊迫性……
這些書記的言行,形象地展示了精鎮壯村帶來的“一舉三得”效應??h委常委、組織部長陶可介紹說,全縣新當選的234個村(居)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為33.7歲,比上一屆下降了14.5歲;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高達85%,其中本科63人,專科134人,其余全部為中專、高中,上一屆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僅有7人,中專、高中77人,其余全部為初中以下。
精鎮壯村,一舉三得??h委書記江紹中滿意但不滿足:精鎮壯村,目的在于強縣富民;民富,村壯,鎮精,縣強,榮昌自然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