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4月27日,亞信集團發布了2005年第一季度財報,同時宣布CEO張醒生離職。自2003年4月張醒生“空降”亞信以來,雙方的姻緣剛好走過兩年時光。除了保留亞信榮譽董事和顧問的虛銜,張醒生已經脫離亞信。
張醒生是中國電信界一位元老級人物,他富有傳奇色彩的職業經歷注定了他不會蟄伏太久。果然,短短三個月后,他召開新聞發布會,高調復出。
7月18日,張醒生在北京飯店笑容燦爛,這一次,他的身份是盛禹銘集團董事長,與他搭檔亮相的是執行董事長兼總裁楊峰銘。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兩個人的年齡差——張醒生是1955年生人,剛滿50歲,楊峰銘則是1998年大學畢業,算來不到30歲。
會上,張醒生透露說,他正式離開亞信是在7月10日。如此說來他一周之后就到了新公司赴任,銜接十分緊湊。
我們回顧一下張醒生的傳奇生涯。1970年,他15歲的時候進北京長途電信局做接線員,干了4年之后被推薦到北京郵電學院進修,同年入黨。在作為工農兵大學生畢業之后,他成為一名郵電職工。敏銳的張醒生不滿足于平靜的生活,開始跟隨廣播自學英語,并順利通過北京電信局出國培訓英語資格考試,被組織上送到北京外國語學院補習英語,準備1981年派往國外。
張醒生最終沒有出國——他意識到自己專業知識跟不上通信業發展,于是重回北京郵電學院深造。1982年之后,中國開始大量引進電信設備,張醒生既會外語又懂專業,成為處級干部。
進入外企則是他人生的一大轉折,從體制內到體制外落差巨大。當時的政策明確規定電信部門的人不能去外企,為了繞過這個圈子,張醒生將自己的戶口和檔案從中央部委轉到北京市,然后再轉到海淀區街道辦事處。謹慎的他為自己想好了三條出路:去外企是上策,不行就去民企,再不行就去美國讀書。
張醒生是幸運的。過了1990年元旦,他正式加盟愛立信,成為了愛立信在華招收的第一批專業人士。張醒生的行業資源、專業背景和職業精神讓他在愛立信如魚得水,公司考慮到中國市場的特殊性,專設“首席市場執行官”一職,主要任務協調中國所有事務,重新整合WTO后的資源。
在48歲那年,張醒生告別了愛立信,加盟亞信。對此,他解釋說,希望“從一個執行者變成一個真正的決策者,而亞信能給我決策權” 。
在亞信的兩年間,除了第一季度因SARS而虧損之外,其余七個季度全部實現盈利。從2005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來看,亞信的收入和盈利雙雙超過預期。因此,業內對張醒生離開亞信議論紛紛。
頗具意味的是,當2003年張醒生來到亞信的時候,《計算機世界》一位記者預言: “無論做好做丑,2005年任期一到,張必將離職。”因為他的任務就是帶領亞信從單一市場轉到多元市場。亞信董事長丁健對其評價為“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這一次,盛禹銘包括了張醒生自己的投資。他提出打造“綜合視訊平臺”。而他的合作伙伴楊峰銘從8歲開始學音樂,打扮花哨,怎么看都像一個娛樂歌手,與西服領帶的張醒生氣質差異極大,被形容為“老少配”。
從國企到外企,從經理人到投資人,張醒生說:如今是我人生的第四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