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舊制度轉換過程中存在著巨大的尋租空間,特別是生產部門所有權的轉變和價格改革過程中尋租機會很多
在一些國家的發展過程中,為了實現經濟起飛而采取了一些特定戰略,在一段時間內使得經濟快速增長,不過之后增長速度會減慢,并最終導致了長時間的經濟停滯和轉型要求。
這些特定戰略或是起飛戰略手段只是暫時有效,最后還是需要轉變到正常的現代經濟增長道路上去,但是這些手段成本高昂,導致變革推遲和債務累積等等。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說明這種經濟轉型的問題,如果一個國家要為空軍選擇軍用飛機,有三種選擇:戰斗機、轟炸機和具有兩種功能但專業化不是很強的戰斗轟炸機。在做決策時轟炸機是應對軍事威脅的最好選擇,不過未來是不確定的,很有可能轉向戰斗機。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選擇呢?選擇轟炸機現在來說是有效的,但如果未來出現變化就要承擔放棄轟炸機生產戰斗機的成本。在轉變過程中除了正常的物質成本之外,還會有過時技術的既得利益者反對轉變,這不僅推遲了轉移,也使得轉移成本增加。現在生產戰斗轟炸機可能在最初并不是非常令人滿意的,價格也會高昂一些,但不需要支付以后的轉移成本。事實上技術也可以使選擇不局限于這三種具體的模式,通過設備重組等可以采取不完全的替代使得轉移更加平滑。因此決策取決于每個階段的時間長度,取決于對將來變化需求的預測能力。
世界上存在三類典型的轉軌。第一類是演變的模型,這類國家采取更為溫和的手段;第二類和第三類都是兩步發展的模型,但是在第一階段采取的獨裁手段強度不同。
如果這三類國家都從相同的不發達狀態出發,第一類國家會在經濟增長的同時伴隨著制度的改善,而另兩類經濟在最初都采用特殊的手段使得不改變獨裁程度的情況下經濟更有秩序,然后開始增長。當獨裁的替代效率和經濟增長開始下降后,經濟秩序情況惡化,無序再次增加,這些類型的國家于是決定轉型,轉到漸進的持續的增長模式,此時的增長路徑就和第一種類型的國家相似。
轉型過程中存在新舊制度轉換問題,二者之間存在很多差距,就正式制度而言,需要從頭開始建立市場經濟制度,包括私有化、貿易體系、金融體系、財政稅收體系、法律體系等等。
在新舊制度轉換過程中存在著巨大的尋租空間,特別是生產部門所有權的轉變和價格改革過程中尋租機會很多。在政治層面也要用民主體制來代替以前的獨裁體制,這些正式制度大部分都需要移植。非正式制度轉變的困難更大,當正式制度從外面移植過來并被建立之后,滯后于正式制度的變化依然存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沖突源于舊體制下二者的關系,它們之間存在著根深蒂固的文化和傳統沖突。
作者為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教授在北京大學的演講,本刊有刪節,未經作者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