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求卓越是成功的通行證,滿足現狀是沒落的敲門磚。作為市場領先企業的管理者,必須時刻注意使企業保持一種健康的憂患意識
在已有的成功之上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態使得越來越多的公司在企業文化中融入了不滿足于現狀的憂患意識
業蒸蒸日上的時候,管理層如何保證能更上一層樓?所有人都明白,面對危機必須有所作為。可問題在于,如何在已有的成功之上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態?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在企業文化中融入了不滿足于現狀的憂患意識。以下的案例有助于我們了解企業如何把這種意識制度化的四點要素。
設定試圖超越的目標
成功的企業如何保持精益求精的渴望?方法之一就是鎖定試圖超越的對手,以此來培養進取心。也許這個對手格外成功,廣受贊譽,對公司構成一種威脅;也許這個對手默默無聞,但大部分員工認同它的經營方式。還有些企業把它們的對手描繪成 “惡霸”的角色,以借助“哀兵必勝”的意識把員工們動員起來,團結在一項“正義”的事業周圍,比如太陽微系統(Sun Microsystems)對待微軟(Microsoft)以及維珍航空(Virgin Atlantic)對待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的方式。
如果企業已是市場的領頭羊,那該怎么辦?此時,也許已沒有一個更強大的對手作為它超越的目標。但是自滿通常是走向沒落的捷徑。因此,一個市場領先企業的管理者應該強調這種威脅,以促使企業保持一種健康的憂患意識。
對于這一點, EMC的首席執行官邁克爾·魯特格斯(Michael Ruettgers)深有體會。他在一次接受采訪時回憶道:“我們所在的大樓曾被Prime(現已銷聲匿跡的計算機制造商)租借過。二樓大禮堂的后面,在紅色天鵝絨的背景下,有一幅寫著“Prime Computer”的巨幅標志。當我們剛搬進這幢大樓時,員工們要求保留那個標志,以用來提醒大家如果有一天EMC變得驕傲自滿,那將會有怎樣的后果。”
確定更好的參照標準
假如企業已是整個行業的佼佼者,那該如何尋找超越現狀的參照標準呢?方法之一就是把業務流程分拆成一個個單元,進行跨行業比較。
科技公司思科(Cisco)是個很好的案例。美國娛樂休閑集團曾經通過一個特別的計算機招聘系統, 將招聘權力下放給部門經理,從而在24周內成功為其位于拉斯維加斯的高級度假勝地雇用了9600名員工。而當思科的管理者獲知這一消息幾周后,就徑直前往拉斯維加斯拜訪了這家公司,并將其招聘系統作為思科的參照標準。這種樂于向他人學習的開放心態難能可貴。
盡管有些管理者會主動制定參照標準,但確立參照標準的習慣往往是一種被動的反應。有許多管理者覺得他們必須到公司以外去尋覓參照標準。其實在企業內部也經常會有許多值得推廣的創意。比如,餐飲集團Sodexho公司通過每半年一屆的展覽會來推出運營部門的各種創新實例。
重視客戶和員工的意見
企業如何才能知道自己需要在哪里進行改進?方法之一就是讓那些與企業利益相關的人,包括客戶、經銷商、供應商以及員工提意見,這樣會找出企業更多的不足之處。
卡洛斯·戈森(Carlos Ghosn)就任尼桑公司首席運營官后不久,就深入尼桑的經銷店作調查。他曾詢問一名日本銷售員,顧客對尼桑車評價如何。銷售員坦陳:“顧客說尼桑車的樣式糟糕極了。” 那么經銷商希望尼桑怎么做呢?“我希望尼桑生產的汽車能讓我們在銷售時無需任何借口。”這是戈森得到的回答。
此外,還可以采用更為系統化的方式聆聽顧客的尖銳批評。戴爾電腦公司創始人兼CEO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經常訪問公司的外部聊天室和互聯網論壇,聽取人們對公司的意見。他說,別人往往傾向于把純屬清談的內容過濾掉。可是,我們已把聽取網上的意見制度化,并且有專門的團隊負責關注這些網站。這是一種獲得反饋的全新方式。
員工是另一個豐富信息的來源,尤其是公司的新人。一家大型的法國建筑公司倡導了一種“意外報告”制度,即就職三個月后,新員工需要寫一篇簡短的報告,記錄下在進入公司后他們認為有趣或驚訝的所有事情并與老板討論。這是一種嶄新的視角,經常會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或機遇。
堅定面對現實的決心
追求卓越的企業還需要有面對現實的勇氣。如果有人試圖提醒公司關注那些不利的信息,他們面對的往往是沉默或是公開的不滿,這樣也就難以針對企業可能受到的不利影響展開討論。
企業需要具備何種特質,才能更有效地面對現實?顯然,最高管理者的勇氣和自信是必需的。此外,管理者應該讓一些直言不諱的人員加入自己的團隊,以便了解更多的真相。有些人勇于直言,即便他們的觀點與公認的正統觀點相抵觸也無所顧忌,要找到這樣的人其實并不難。這些人是企業的寶貴財富。
但是,實話實說是一回事,了解什么是“實”又是另外一回事。這些人員對企業的了解程度是否足以讓他們成為可靠的評估者?一位企業高級主管解釋說,在物色這類管理者時,他總是從那些具備綜合管理經驗的人中挑選。根據他的經驗,此類人員比較擅長發現并指出需要引起他重視的問題。
培養健康的憂患意識會對企業的發展起到很大作用,管理者在企業中多多強調以上四點要素,無疑有助于企業基業常青,發掘企業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