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典,男,1961年9月6日出生于山東省魚臺縣,1980年完成了大學學業。此時正值我國改革開放初期,搞活經濟、科技致富的思想并未普及,宋金典卻堅定地認為:中國農業要實現現代化,首先應該有自己的、獨立而創新的制種事業,有屬于中國所特有的種子。他一邊教學、一邊在星期天與家里人合作搞起蛋雞育種,此事很快傳到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科院的專家教授不僅從技術上給予了大力支持,還送給他我國稀有的純系雞種。
宋金典堅持育種,重合同守信用,將優質雞苗出售給左鄰右舍及一大批農民養殖場,有時將技術和雞苗無償送給非常困難的農產,不僅自己成了當地遠近聞名的萬元戶,也為解決農民問題做出了一定貢獻。宋金典艱苦奮斗,全身心投入育種事業,沒要國家一分錢,經過二十多個春秋的艱苦努力,終于完成了蛋雞五個配套系的選育工作,獲得了國家級農業部揚州測定站測定,其中有兩個配套系多項指標國內領先,為國家節約了上億元的育種資金,同時為社會創造了十六億元的效益,解決了近三萬名就業崗位。
面對這些成績,宋金典從不滿足,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僅訂報與各種科技書籍資料每年投資5000多元,他善于學習鉆研新知識接受新事物,有很強的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他清醒地認識到:有了先進的技術、有了好的種源,如果不去宣傳和播種,是不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的。1996年,他辭去一切職務只身來到西安創業,自帶資金成立了西安太和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2003年通過了股份制改造成立了現代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金5000萬元,總資產達到16460萬元。2004年7月在美國內華達州成立了中國現代農業公司,同時,還與丹麥科技大學榮維民博士合作,開展最前沿世界水平的生物芯片的研究應用與市場開拓,現在宋金典創辦的企業經營范圍不斷拓展:由生物制種發展到飼料添加劑、獸藥全國網絡銷售,IT信息網、旅游度假與老年公寓開發,2004銷售收入17546萬元,實現利稅6314萬元。
宋金典有一套獨特的用人之道,他和我國兩院(中科院、中國農科院)六校(山東農大、中國農大、華北農大、華南農大、四川農大、西北農大)及海外名校的專家教授建立了朋友般的科研關系?,F代管理與傳統人文相結合、言傳身教、身體力行、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多年來,他依靠大批專家的指導建議,無論從管理還是科研方面,總是走在前沿。在管理與經營方面,宋金典大膽提出:才、貌、德、財、人——人,以人為本的辯證模式,堅持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一起抓,公司設先進黨支部、共青團和工會活動學習室,積極帶領大家學習貫徹黨的政策法規,與黨中央保持一致,使300多員工,30多名黨員和一大批青年團員工人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昂揚的斗志。大家工作環境安定了,有了較多的收入,思想境界由個人富裕躍升到帶領他人致富,關心老年少年。到2004年8月,現代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先后為老人、兒童、貧困戶捐款捐物累計130萬元。
2004年8月是現代新農業值得慶賀的日子,8月6日,成功的以2800萬元收購了陜西新大地溫泉旅游度假村,高層管理人員通過163網在全國招聘,其中有海外歸來碩士生兩名,上任高級文秘職務,有1987年留美的張海寧博士,在美國紐約市聘任了律師,成立了公關公司,為國際商務拓展合成了一股精銳力量。為了讓中國農產品國際化,宋金典領導的公司現正籌劃在陜南貧困山區建立300萬頭生豬出口基地,讓中國農產品進入國際化標準。
在宋金典連續8年擔任太和生物公司總經理發展到成為現代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以至成立美國中國現代農業公司,他帶領整個團隊邁出的每一步都是穩健而有力的,從未出現過重大的失誤。宋金典董事長充滿信心地說:“我們的隊伍由現在的300多名,擴充到明年要1000多名,由現在的16個分公司,到明年建成36個分公司。銷售總收入與利稅都要再翻一番。真正建設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和符合國際標準的現代新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