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食譜抗抑郁
某些民族的情緒比較愉快,不容易受到負面情緒的困擾,有些則不然。科學家估計這可能與所吃的食物有關,在那些樂觀民族的食譜中,都含有omega3脂肪酸和尿苷這兩種物質,科學家研究發現,omega3脂肪酸可以增加線粒體膜的彈性,從而促進化學信號的傳遞,而尿苷可以促進線粒體內的化學反應,從而加速控制情緒的細胞之間的通訊。
哈佛大學醫院的神經生物學家威廉·卡爾松對老鼠進行了試驗,發現這兩種物質對老鼠的情緒都產生了影響,老鼠變得更積極、更樂觀。他首先讓老鼠在冰冷的封閉水槽里游泳,老鼠一般游了一會兒就會絕望,但是注射了omega3脂肪酸或者尿苷,它們就能堅持更長的時間,如果劑量足夠多的話,它們甚至可以堅持30天。
通常,魚類、胡桃和甜菜里面含有大量的omega3脂肪酸和尿苷,卡爾松的下一個目標是開發新型、健康的抗抑郁藥物。
點評:不少美國人也是因為胡桃、開心果吃得過多變得過度樂觀。
察顏觀色釣大魚
釣魚講究技巧,用力不能過猛,也不能過松,魚線上必須保持一定的力度。但是技巧很難把握,很多人都因為用力過大,普通的尼龍魚線拉伸過度,被魚掙斷了。
美國凱斯西部保留地大學的三位科學家,用可以在紫外光下發光的亞苯乙烯發光聚合物制造了一種新式魚線,它能夠隨魚線上的拉力大小而呈現不同色澤。在沒有拉力的時候,它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發紅褐色的光;當拉力強到難以承受的時候,它的顏色就變綠。所以釣魚的人只要時刻用紫外光監視魚線不要變綠,就不用擔心魚線會被掙斷了。
點評:任何時候想釣到大魚,都不能用力過猛,而是需要多加周旋。
畫餅充饑不是夢
霍馬魯·坎圖是芝加哥一家法式藍帶餐館的大廚,不過他的廚房里沒有雞鴨魚肉,只有一臺噴墨打印機。從壽司到生日蛋糕,他都可以打印到紙上,成為一道大菜。坎圖說,只要顧客需要,他可以用打印機做出任何菜來。
這臺神奇的打印機的墨盒里裝的不是顏料,而是果汁和蔬菜汁的混合物;紙盒里面的紙,是用大豆和土豆淀粉做成。坎圖把從網上下載的菜肴圖片打印出來,然后在醬油、糖、蔬菜和酸奶油制成的調料中蘸蘸,而后或煎或凍或烤,便能做出各種味道的大菜。該餐館的菜單也很特別,如果顧客想要給湯里加點辣味,只要把菜單撕一塊,在湯里泡泡就行了。
目前,坎圖正在為這項技術申請專利。他還計劃進軍媒體,或許在不遠的將來,人們要是想知道廣告上比薩餅的味道,只要把它撕下來嘗嘗就可以了。
點評:這種廣告印刷出來,可得要叫人盡快吃掉。不然,從過期報紙上嘗到的,就是過期的比薩了。
感情受傷心會“碎”
1999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院的亨特·查平和伊蘭·維特斯坦在一些心臟病患者中間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她們都是更年期中的婦女,并且在發病前,感情上都受過打擊。這些患者的癥狀和一般的心臟病人相似,都有胸悶、氣短、肺水等現象,但是她們的心電圖和超聲曲線都很特別,心肌功能雖然也減弱,但不像普通病人那么嚴重,很少出現失效或者梗塞的癥狀,而且她們恢復也比較快,查平把這種病稱為“傷心綜合癥”。
查平和維特斯坦對19名傷心綜合癥患者進行了跟蹤觀察,并與7名普通的心臟病人進行對比。結果發現,傷心綜合癥患者體內的一種荷爾蒙——兒茶酚胺的濃度是普通心臟病人的2—3倍,更是正常人的7—34倍。
研究人員估計情緒變化導致了兒茶酚胺的過度分泌,從而導致了“心碎”。他們下一步的目標,是研究茶酚胺是如何影響心臟功能的,以及為什么更年期的婦女最容易受傷。
點評:流行歌曲中,諸如“愛得心痛”、“心如刀割”等歌詞終于有了科學證據。
狗是人類的好朋友,自從幾千年前被馴化以來,它們不光變得溫順,不再胡亂咬人,而且還獲得了許多和人交流的能力,能夠理解人類的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哈佛大學的人類學家布賴恩·哈爾發現,與沒有馴化的動物相比,狗的這種領悟能力是最出色的,甚至超過了動物中最聰明的黑猩猩。
狗的這種能力,是人類特別訓練出來的,還是馴養過程的副產品呢?最近他從一群西伯利亞狐貍的馴養過程中獲得了答案。
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的細胞和遺傳學研究所的德米特里·貝爾亞耶夫從1959年開始就馴養狐貍,每只狐貍7個月大的時候,貝爾亞耶夫就從中挑選出對人類比較友好的來特別馴養,同時把比較粗野的放養。經過將近50年的馴養,這些狐貍已經基本上被馴化。由于這些狐貍和人實際接觸的機會并不多,所以哈爾本以為它們不具備和人交流的能力。但是結果恰恰相反,當他用眼神暗示屋子里藏食物的地點的時候,馴化了的狐貍們經常可以明白他的意思,并找到食物,而那些放養的狐貍則根本不懂。
哈爾認為,動物與人交流的能力,并不是人類對它們的訓練所致,而是和它們對人類的友好程度息息相關。
點評:人類之間的交流,也源自友好、合作與寬容,但是越到后來,就越是變得鉤心斗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