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再“搶”釣魚島
肖 譚
農歷雞年的第一天,日本政府就對中國來了“狠招”。2月9日下午,在東京的記者招待會上,日本官房長官細田博之宣稱,“由于設置在尖閣群島·魚釣島(即釣魚島)上的燈塔所有者已經放棄了所有權,因此該燈塔將作為國家財產由海上保安廳接手守護與管理。”
當天晚上,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自己的官邸向多家媒體強調指出:“民間人士放棄的燈塔由政府來接管。作為政府做了政府應該做的事情。這是日本獨立自主的理所當然的行動。”
幾乎同一時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的表態簡短有力:“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日本采取的任何單方面行動都是非法和無效的。”
其實,早在明朝初期,釣魚諸島就已明確為中國領土。中國的明清兩朝都把釣魚諸島劃為中國海防管轄范圍之內,這些島嶼并非“無主地”。但日本趁甲午戰爭清政府敗局,在《馬關條約》簽訂前3個月竊取這些島嶼,劃歸沖繩縣管轄。
此后日本一直通過各種借口和手腕,不斷侵犯釣魚島的主權。尤其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來自東京的“黑手”不斷伸向釣魚島。此次,細田博之口中的釣魚島燈塔的“所有者”其實就是日本的一些右翼分子。他們在1990年和1996年曾兩次在釣魚島列島的小島上修建燈塔,企圖讓這些燈塔出現在海圖上,以便讓國際社會承認釣魚島是日本領土。
但就連當年非法把釣魚島等島嶼“歸還”給日本的美國也聲稱,“歸還沖繩的施政權,對尖閣列島(即釣魚島)的主權問題不發生任何影響。”
有分析人士認為,日本此次宣布將釣魚島燈塔收歸國有的時機選擇上,并非偶然為之。因為春節期間,中國許多媒體放假,網站的瀏覽量不大,日本期望在實現目標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減小影響。
然而,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在這個抗戰勝利60周年的日子里,任何時候來自日本的信息都會與眾不同,何況還是這樣一份“春節禮物”。這樣的2005年序幕,不由讓人懷疑小泉是否真正有解凍中日寒冰的誠意和意愿了。
保險資金直接入市
方 亮
保險資金直接入市,是春節以后的第一個利好。股市再賈余勇,強攻千三關口而未竟全功。即便如此,利好接踵而至,也頗能顯露政府支持股市的意圖。保險資金從間接入市到直接入市,顯示“國九條”正在逐步落實。
惟有源頭活水來。截至去年底,保險資金規模達到1.1萬億元。根據保監會有關規定,保險公司直接入市的比例目前不超過公司上年末總資產規模的5%,可以測算出目前保險資金直接入市的規模將為550億元左右。而且,可以預見的是,中國政府還會繼續拓寬股市的資金來源。
對于資金面緊張的中國股市而言,550億資金無異于久旱甘霖,正是市場期待的新鮮血液。中國股市經過長期下跌,正在洗盡浮華,逐步凸現其投資價值。這一點也為不少海外投資者所認可,著名投資大師羅杰斯甚至聲稱,“如果有100萬,我建議投資中國股市。”
新增資金可以推動市場一時好轉,但是中國股市并不會因此脫胎換骨。中國股市經過十數年發展,已經走到了深水區,股權分置問題久懸不決,這個變數讓投資者預期難明。既然前路是云山霧罩,投資者不敢長期投資也是情有可原。
保險資金直接入市,笑得最開心的還是保險公司。新人笑了,舊人未必歡顏。基金公司倉位沉重,券商自顧不暇,個人投資者虧損嚴重。面對實際點位早在千點之下,平均股價已經是多年新低,市盈率也接近合理水平的中國股市,場內的投資者們卻是有心無力。
不管沉疴除或不除,市場都會尋找一種均衡。不管股市牛熊,機會都無時不在,尤其是在一年春好時。
中國紅客聯盟解散
姜 殊
號稱全國最早最大、世界排名第五的黑客組織“中國紅客聯盟”,歷經四年,近日宣布解散,網站也同時關閉。
“紅客聯盟”創始人lion在一封公開信中稱,“我們都已過了那個年齡,已經沒有當年的那份沖動;說氛圍,也沒有讓人感覺到有學習的氣氛和讓人覺得新鮮的東西。”
據悉,“紅客聯盟”成立之初的宗旨為“維護祖國統一、捍衛國家主權、一致抵抗外侮、打擊反華氣焰”。在它的鼎盛時期,會員超過8萬人,注冊成員65%是在校大學生。
2月1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閔大洪布博客中國上發表了文章《告別中國黑客的激情年代——寫在“中國紅客聯盟”解散之際》。文章中稱,1998年—2002年,中國黑客對外發起過6次大規模的群體攻擊,6次攻擊都是在當時政治事件的大背景下,基于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情懷的反應。“從理性的角度說,一切黑客攻擊行為都應受到譴責;但從感性的角度看,中國黑客的這6次攻擊都事出有因,強烈地表現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2001自4月1日,美國偵察機撞毀中方軍機事件發生后,美國黑客向中國網站發動了進攻。“中國紅客聯盟”于5月1日向美國網站發動反擊,襲擊目標中包括白宮網站。
“紅客聯盟”稱,自己的行為是“自衛反擊”。“經過這次行動,我們發現,愛國熱情依然在大多數國人的心中。”
中國紅客聯盟自此事件后名聲鵲起。但好景不長,很多黑客冒充該組織進行活動,更因為有人以“紅客”的名義搞商業化而背了不少黑鍋,在網民心中毀譽參半。其后,該組織也曾經參加過幾次規模不大的對抗黑客的斗爭,但還是漸漸消沉下去。
業內人士認為,網絡黑客往往也是網絡安全專家,克林頓曾把黑客高手請進白宮,共商網絡安全大計。如果有關方面能合理地發揮這些人的作用,定會迅速提高中國的信息安全水平。
春節晚會的國際化命題
楊文宇
盡管上海滑稽戲每天以數部聯播的強勢,在滬上延綿了幾十年,但2005年春節,“老娘舅”依然未能扣開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大門,在全國人民面前“搗搗糨糊”的心愿只能留待他年。
相聲和小品歷來是春節聯歡晚會的鎮山之寶,成為觀眾最大的期待。也正是憑借春節聯歡晚會高企的收視率,春晚捧紅了不少著名笑星。但如今,被符號化的笑星們盛名之下,雖然創作明顯枯竭,卻依然能夠順利挺進春晚。總導演郎昆也不得不承認:“在一號廳這樣的一個氛圍里,新人很難淋漓盡致地發揮,現在這里是被趙本山、黃宏、馮鞏的表演方式充斥了。”
已經舉辦了23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在現代電視傳媒時代中被造就成一個頂級文化盛事,成為辭舊迎新之際最受國人關注的文化大事。但是年復一年,爭相比拼的笑星都是滿口的苞米渣兒,上海人、浙江人、廣東人……雖然在其他領域能夠呼風喚雨,但在春晚,卻只能偶爾在戲曲中露個臉兒。很多人指責,現在的小品藝術被單根藝術家和北方文化占據了主體,“全國”二字似乎顯得名不副實。盡管每年地方臺總是定時為央視春節聯晚會輸送“彈藥”,但一般都要經歷改裝重組,最后連地方觀眾都品不出地道的味道。
雖然有民俗學家批評將春節聯歡晚會列入春節民俗是個偽命題,但不可否認的是,春晚在全球的華人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同看一臺節目,在注重親情的華人來說,是一件神圣的事情。
隨著華人在全球范圍的落地生根,隨著漢文化的全球傳播。我們不妨大膽設想一下,當外國人像我們過情人節一樣在年三十守歲時,春節聯歡晚會的國際化命題必將提上日程,不知道屏幕上活躍的是否依舊是小趙本山、小黃宏呢?
韓國留學生金東俊面對《瞭望東方周刊》記者“是否喜歡今年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的提問時,用剛學會的東北方言“嗯吶”做了肯定回答,愕然之余,記者后怕:“會不會他們誤以為俺們那嘎都是趙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