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診
一般醫生會從個人資料、病史、近期病理癥狀、婚姻史等方面提問,所以,在這個階段女性應盡可能說出自己的情況,以便醫生做出正確判斷。
問:我最近聽朋友說女性到了一定的年齡多少都會出現乳腺的問題,如乳腺增生、乳腺炎甚至是腫瘤,而且最近幾年總能聽到有人患乳腺癌,覺得很可怕。那我應該如何自我檢測呢?
李曉立主任:乳腺癌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應引起足夠重視。其主要原因是生活質量大幅提高,城市職業女性工作節奏加快以及心理壓力增加造成的。乳腺癌自己是不能預測的,但有一些高危人群應更加重視。高危人群主要是指家族有乳腺癌患者,月經初潮早,閉經晚,未生育、未哺乳、工作壓力大、環境污染、有乳腺良性疾病等。
早期發現乳腺癌主要靠自我檢查,應每月月經后第7到10天做一次自我檢查,每半年至一年到醫院做一次體驗,早期乳腺癌90%以上可長期生存,因此,早期發現非常重要。
女性的乳房美麗卻脆弱,有關部門統計,乳腺疾病的發病率占成年女性的48%以上,其中臨床最常見的有乳腺增生、乳腺炎和乳腺癌,其中乳腺癌危害最大,不僅可導致乳房的損毀,奪走女性的美麗和健康,更能奪走女性的生命,不可等閑視之。
女性日常可對乳房定期自檢。首先應選擇光線充足的場所,面對鏡子,充分暴露雙乳,注意觀察雙乳的大小、形態和皮膚有無異變,及乳頭位置、乳暈色澤等;使用觸診時,可取坐位或臥位進行,檢查時對側五指并攏,用手指指腹及手掌前半部分平放于乳房上觸摸。依次為由內上、內下、外下、外上象限、乳暈中央區,最后觸摸同側腋窩。如果出現如下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全面檢查:
1、乳房腫塊 2、乳房疼痛 3、乳頭改變(乳頭位置抬高偏斜,乳頭回縮、皸裂、潰爛等。)4、乳頭溢液 5、乳房皮膚異常(皮膚潰瘍、紅腫、增厚、桔皮樣及靜脈擴張,乳暈色澤不均、外形不等圓。)
視診及觸診
問診后醫生會進行視診和觸診。被檢查者先兩臂下垂,然后雙臂高舉超過頭部或雙手叉腰再行檢查。醫生會從乳房的對稱、皮膚顏色、皮膚質感等方面觀察,然后進行觸診。一些女性有時會認為自己的乳房被陌生人按壓,會有不適或者疼痛,其實不然。醫生會科學地運用手指和手掌平置在乳房上,用指腹輕施壓力,以旋轉或來回滑動進行觸診。與自檢不同的是,醫生會從乳房柔韌感、結節感以及疼痛部位、溢液程度考慮患者的情況,再根據這些初步依據,判斷患者應該采取的下一步措施。
問:最近我發現左側乳房乳頭上有奶汁一樣的液體溢出,用力后會擠出更多,有黃豆粒大小,然后就沒了;第二天還能擠出這些液體來,這樣的現象已經一個多月了,我覺得這太不正常,請專家指教。
毛一主任:這是明顯的乳頭溢液現象。所謂的乳頭溢液是在非妊娠期和非哺乳期,擠捏乳頭時有液體流出的現象。乳頭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見癥狀之一。據統計,以乳頭溢液為首要癥狀就診者占乳腺疾病的3%~14%,發生率僅次于乳腺腫塊和乳房疼痛。
此外,還要從溢液是真性還是假性、雙側還是單側、單孔還是多孔、自行外溢還是擠壓后溢出等方面檢查乳房的健康狀況。根據問題中提到的情況,建議到專業醫療機構進行徹底檢查。
高頻鉬靶檢查
根據觸診情況醫生會提示患者是否需要進行高頻鉬靶檢查。乳腺鉬靶X光攝片被公認為是早期發現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乳腺鉬靶片不同于普通X光片,后者對乳房正常組織與腫塊影像的鑒別能力差,而乳腺鉬靶片則能精細地記錄下乳腺的影像,特別是能捕捉到具有極大診斷意義的微小鈣化灶。臨床運用證實,它能發現小于5MM的癌腫,可以比臨床提前發現乳腺癌。
美國抗癌協會向全世界婦女提議:
1、20-39歲婦女,每月做乳房自檢,每3年做乳房檢查,35歲婦女做一基礎乳房鉬靶X線攝片;
2、40-49歲婦女,每月做乳房自檢,每年做乳房檢查,每1-2年做乳房鉬靶X線攝片;
3、50歲以上婦女,每月做乳房自檢,每年做乳房檢查和乳房鉬靶X線攝片。
問:單位每次給我們做體檢在進行乳腺檢查時常常是觸摸或B超檢查,在一次陪朋友在北京五洲女子醫院檢查時無意中和醫生說起我家有乳腺癌的家族史,醫生建議我去拍鉬靶。鉬靶檢查和B超有什么不同?對身體有影響嗎?
孫燕院士:通常乳腺檢查有多種方式,如觸診、B超、紅外線、活檢等;但是,醫學界廣泛認同的乳腺癌早期診斷最有效和可靠的檢查方式,是乳腺鉬靶檢查。乳腺鉬靶檢查是一種低劑量乳腺X光拍攝技術,它本身不會導致癌癥,國際上也公認是十分安全的。
在檢查時病人除了可能有輕微疼痛感覺,一般對身體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而且每次壓迫時間很短,但短短幾分鐘的檢查可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在準備檢查之前如果有以前的檢查資料應該如實地提供,這樣醫生會更容易發現潛在的乳腺癌病變。另外,還需要向醫生說明乳腺的異常情況、生育史、口服避孕藥史、家族乳腺癌史等情況。
手術≠切除乳腺
一系列檢查之后,專家會根據檢查情況做出診斷結果。如果需要手術治療,一些女性會馬上緊張起來,不但是對手術的懼怕,更是害怕失去女人的焦點——乳房。其實,現代的醫療技術已經能夠達到保全乳房的技術,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微創保乳術。乳腺微創技術,即應用乳腺導管內窺鏡技術、乳腔鏡技術,微創開展乳導管瘤及其他乳腺腫瘤診斷與治療,術后修復與再造手術,盡可能保全乳房的完整。
問:我最近檢查出有乳腺增生,醫生說如果早來檢查早治療就會好治得多。我現在有些擔心,我會不會轉化成乳腺癌呢?
孫燕院士:乳腺增生是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多見于25~45歲的女性,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據調查約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
乳腺癌的發病原因雖然尚未明確。但患了乳腺增生病以后有相當多的患者重視程度不夠,遲遲不就診或只求緩解乳痛癥狀,而意識不到乳腺增生病的潛在危險——即少部分乳腺增生長期遷延不愈,會發生乳腺良性腫瘤或發生惡性病變。針對我國乳腺癌具有發病率增高、年輕化的趨勢,以及早期乳腺癌診治率的增高及人們對生活水平要求提高等現狀,北京五洲女子醫院乳腺疾病專家們鼓勵更多的婦女主動關心自身的乳房健康,積極參加乳腺疾病普查活動,及時接受早期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將乳腺疾病扼殺在萌芽狀態,避免乳腺癌的發生。
權威專家介紹
乳腺疾病專家:
孫 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主任醫師,著名內科腫瘤學家,腫瘤研究所(醫院)主任醫師。孫燕從事腫瘤內科治療的臨床和實驗研究工作40余年。在相當艱苦的條件下開發新抗腫瘤藥物,在應用現代科學方法,闡明扶正中藥的促進免疫作用,以及淋巴瘤、小細胞瘤和睪丸腫瘤的治療方面卓有建樹,多次在國內外獲獎。多年來參加國內外首長和知名人士的保健,成績突出。
毛一 北京五洲女子醫院乳腺科首席專家,教授、主任醫師、留德乳腺病專家。曾任北大人民醫院乳腺中心副主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腫瘤科主任,在中西醫結合治療乳腺疾病方面有極高水平。
李曉立北京五洲女子醫院乳腺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曾任解放軍總醫院北京軍醫學院外科主任,全軍普外專業學術委員會委員。在中西醫結合診治乳腺疾病及乳腺癌根治術后乳房再造、乳房整形、乳房保健等方面有極深的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