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當年20歲的比爾·蓋茨沒有拿到哈佛大學的畢業(yè)證一樣,在中國發(fā)展了10余年的微軟,至今拿不出一張像樣的“成績單”。
只不過,當初蓋茨是為了創(chuàng)辦一家企業(yè);而今,盡管蓋茨絲毫不會忽視中國市場的魅力,但他卻一直難以找到解決之道。
從具備“大使公關能力”的杜家濱,到“打工女皇”吳士宏,再到“理想主義者”高群耀,激情四射的唐駿,都無法在微軟中國區(qū)總裁這個位置上坐長久。他們每個人都在問自己:下一步應該怎么做?但直至微軟中國總裁位置的取消,這一問題也沒能解決,只是被再度掩蓋了而已。
及至曾經創(chuàng)辦了微軟中國研究院并榮升為微軟全球副總裁的李開復離職,問題很嚴重地擺在了蓋茨的案頭。緊隨其后,微軟大中華區(qū)CMO吳世雄也投奔了eBay易趣。
外界賦予此種現象一個形象的稱謂,——“微軟宿命”,意思是無人能解。但它的真實原因是什么呢?
中國總裁不是高級業(yè)務員
在談到微軟諸多高層在離任都有一種悲劇色彩的真正原因時,中國科學院院士倪光南對《中國新時代》表示,人們認為,這些高層無疑都是很有才干的,問題在于,他們不能實現微軟公司的期望目標。
微軟的Windows、Office等軟件已經在市場中占據壟斷地位,而中國要發(fā)展自主軟件產業(yè),必須打破壟斷,因此微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不可能像它預期的那樣擴展下去,這是換人所不能解決的,除非它改變自己的目標,即放棄壟斷。
而對于微軟大中華區(qū)和中國區(qū)總裁的設置,通常認為那是導致很多人為矛盾的原因,倪光南并不這樣認為,“主要還是它的業(yè)績和期望值有很大差距。”
廣州上兵伐謀企業(yè)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策略總監(jiān)劉步塵先生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在接受《中國新時代》采訪時提出,首先,微軟在中國的策略存在嚴重缺陷。作為全球最著名的企業(yè)之一,微軟在中國的表現并不像別的國際企業(yè)那樣令人驕傲,比如英特爾,雖然在許多人看來微軟更有理由出色。微軟中國管理層始終動蕩不安,人員流動頻繁,顯然,這是微軟的中國戰(zhàn)略、企業(yè)制度設置出了問題,否則,沒有理由說高層頻繁流動對微軟而言是個正常的問題。
“有一點是肯定的,微軟對中國市場的判斷很多是落后的。比如,把中國區(qū)總裁定位成一個高級業(yè)務員,就是用來和中國官方吃飯拉關系的。”劉步塵提出,這個觀念對于一個國際知名企業(yè)來說是一個不僅落后而且陳腐的觀念。中國作為全球最大、最具有潛力的市場,需要用完備的企業(yè)管理經營理念來管理和運營,怎么可以認為“把官方搞定就萬事大吉”呢?
倪光南認為,微軟和其他外國公司不同,它的目標是要維護它的Windows、Office等軟件既有的壟斷地位,這必然和中國本國軟件產業(yè)發(fā)生尖銳的矛盾,和中國現有的《政府采購法》、未來的《反壟斷法》等發(fā)生尖銳的矛盾。所以微軟用很大的投入去做公關,如幫助地方建立培訓中心等等,也投些錢到中國某些有影響的軟件企業(yè)中。
顯然,微軟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搞公關、搞培訓或投資搞合資企業(yè),這些只是為了改善它的形象。
微軟中國的新座右銘
關于微軟的企業(yè)文化,倪光南還是很欣賞的。
“微軟是一個很成功的公司,有許多值得其他企業(yè)學習的地方。對微軟的企業(yè)文化我們了解還很不夠。有報道說,當蓋茨被問及:如果只允許他在全部金錢和最有才華的20個雇員之間做出選擇的話,他將選擇哪個?蓋茨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他說,‘我不在乎錢!’蓋茨還真的不是說說而已,記得當年美國司法部裁定微軟壟斷之后,為了穩(wěn)定人心,微軟不惜把公司一個季度的全部利潤(23億美元)都掏出來作為員工的期權。‘我不在乎錢’,蓋茨真是說到做到了。像微軟這種珍惜人才、不重錢財的企業(yè)文化,特別值得中國的許多企業(yè)學習。總之,微軟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企業(yè),人們只是反對它在軟件領域的壟斷而已。”
在微軟進入成熟期,人們認為現在的微軟和當初有很多差別,倪光南認同這種觀點,他認為,所謂的“差別”就在于,現在的微軟發(fā)展速度減緩了,它的期權價值也不那么吸引人了。不過,公平地說,像微軟這樣能長期保持高速發(fā)展的企業(yè),實在很難找到第二個。
過度自信,曾經是微軟中國公司關于過去的自我總結。但這已是過去。
在中國,微軟正在摒除以往那種過度的自信。它開始謙遜地聽取別人的意見,記錄下來,然后去做,之后再回來繼續(xù)謙遜地聽取反饋。
微軟中國對自己2002年的評價是:“不管是從投資、合作、市場推廣還是內部管理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新的策略,其核心內容是‘融入’。 現在的微軟中國已經開始融入到中國的軟件產業(yè)中。”
微軟CEO斯蒂夫.鮑爾默也表示:“從過去幾年的經歷中,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尤其是身為行業(yè)領導者的責任。”
微軟在中國的策略真的有所改變。“植根中國,與中國共發(fā)展”成為了微軟中國的座右銘。除了加大在商業(yè)合作上的投資力度,微軟中國也大力開展一系列的社會公益活動。2002年一年,其為公益事業(yè)所捐贈的軟件和資金總計達到了人民幣3900多萬元,其中包括5所希望小學和4所希望網校,以及針對孤兒、殘疾人、特困大學生等進行的捐贈。
“微軟中國公司要成為中國最受尊敬的企業(yè),成為最受信賴的合作伙伴和最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yè)公民。”原微軟中國區(qū)總裁唐駿說,“希望有一天大家談論微軟的時候,感覺微軟真的是一個在中國,真正幫助中國的軟件產業(yè)、信息產業(yè),給用戶帶來最高的價值的企業(yè)。合作伙伴也會覺得跟微軟合作的時候,既可從微軟學到東西,又可得到更大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