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產業、市場、技術三個層面展望IT產業發展的前景,
你會發現它將再度成為經濟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
如今IT的范圍早已超過人們腦海中固有的概念,IT技術及其應用已然成為人類社會、經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資源,站在這樣的角度來勾勒2005年的IT輪廓,意義變得甚為深遠。
產業面
增長成為主旋律——2005年,全球IT市場將步入良性增長的快車道。新興領域層出不窮,激活IT產業旺盛的生命力,IT產業將再度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這種增長在中國市場上的反映就是:產業鏈的競爭將由單一的制造環節延伸至附加值更高的產業鏈上下游、商用軟件與高端IT服務快速成長、以個人網絡應用為中心的移動商務潛力無限、網絡增值服務在創新中成長、TCO將成為IT用戶關注的重心、IT服務管理走向規范化、技術標準的競爭日益加劇、企業發展趨于兩極化共生。
產業格局重構——2005年將是IT產業格局產生重大變革的一年。整體的變化會來自這幾個方面:第一,IT資源將更深層次地從稀缺資源向生存基礎資源轉變;第二,產業鏈整合、全球化競爭趨勢會更為突出;第三,企業競爭驅動力將發生質的變化,由“智本競爭”時代過渡到“資本競爭”時代,由創意競爭過渡到綜合實力的競爭;第四,生意模式也將產生較大的轉變,由粗放型運營向精細型運營轉變。
企業并購加速——在用戶需求日益明確、信息化投入成本逐步精確、市場競爭壓力加劇、企業成長需求劇增、資本市場壓力上漲等原因的刺激下,2005年IT產業中將會出現一次自2000年以來最大的高峰。企業并購主要會出現兩種趨勢:第一,加強規模化以降低成本、穩固市場地位,這主要出現在PC一類成熟型產品領域;第二,互補、互利性并購,為滿足用戶潛在或現有深層次的需求,完善、完整自己的產品線、解決方案、服務能力,這主要出現在網絡設備及企業級軟件領域。

“外腦”作用增強——2005年,商業智慧將擁有更好的市場氛圍。一方面,將會有越來越多的IT應用較為復雜的大型企業,在重新規劃IT系統、實施大型IT建設項目或進行IT外包決策之前,聘請專業的IT咨詢人員為公司“梳理”未來規劃;另一方面,IT企業將會越來越重視“外腦”的作用,從戰略、資本運作、管理到營銷等層面都會有更明確、細致的需求。無論是“導入”,還是“導出”都將促進咨詢業的專業分工及行業標準,也將進一步增強其影響力和作用。
市場面
三大行業商機——中小企業零售分銷、物流、金融三個行業市場將會成為2005年IT應用的熱門領域。伴隨著企業的發展,中小企業對數據及信息的傳遞、存儲、處理等的要求會越來越高,這會導致信息化復雜程度的加深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并直接帶動中小企業IT市場需求的增長;入世三年保護期的結束將會迎來外資零售企業在中國擴張的黃金期,也會有大量的外資背景的物流企業進入中國,通過提升信息化水平來縮短與國際同行的競爭差距,從而實現對零售企業的配套服務能力,是物流行業IT信息化的源動力;外資銀行在中國市場的拓展將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外資銀行給本土銀行最大的挑戰將主要集中于高端商業客戶及高端的金融增值業務,相應的,加大對高端投資、理財等金融增值業務方面的投入,特別是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是本土銀行的重中之重,圍繞銀行核心業務系統的升級改造帶來的IT機會,同樣非常巨大。
九大產品市場新趨勢——筆記本電腦市場價格戰升溫,個人購買增速驚人;PC服務器競爭白熱化,中小企業市場成最大亮點;集成電路將告別多年來的低谷徘徊,重現高速增長;
軟件與IT服務市場經過近兩年的恢復性調整,也將呈現高速增長的趨勢;打印機市場增勢強勁,照片打印機漸成市場新貴;數碼市場商機無限,日趨時尚化、大眾化、專業化;手機市場產品創新,功能層出不窮,市場需求強勁;無線通信成市場主角,產業鏈分工不斷細化;以太網交換機市場得行業應用助力,規模穩步增長。

價格引發洗牌——同質化的現象在更廣泛的領域產生,價格成為這一領域引導用戶消費的決定因素。2005年通過低價進行洗牌的策略會讓人感到更加殘酷。除了PC業,數碼領域2005年在低價的打壓下,也會讓一批數碼廠商面臨生存危機,倒下一批不足為怪。面對別人釜底抽薪的狠招,存在同質化競爭的廠商需要更加嚴謹地分析自己的競爭力所在。成功和失敗的背后并不是表面的低價,以顧客為中心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服務、質量、渠道、供應鏈和支付方式,可以深入發掘的地方很多,真正踏踏實實改革的企業才能生存。
技術面
六個技術領域的變化——2005年,在處理器領域,基于雙核技術的筆記本電腦產品有望在市場上出現,64位處理器依然無法成為PC行業的主流,雙內核技術可能會從服務器上逐步被移植到筆記本電腦和臺式PC上;服務器處理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預計INTEL和AMD在2005年7、8月會向市場推出服務器用的雙核處理器,到2006年底,預計占市場價值60%的服務器其處理器將采用雙核或多核;信息獲取與呈現功能提升將是2005年及未來幾年IT客戶端產品的主要發展趨勢,本地計算速度和存儲功能的提升難以成為廠商競爭的焦點,相反,信息獲取與呈現功能提升將成為2005年及未來幾年IT客戶端產品的主要驅動力量;外設產品從(對PC)依存性產品向(對PC)非依存性產品發展已經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存儲加密技術有望在市場出現;WAPI標準有望得到執行,但到時候所執行的可能不叫WAPI,最終實施的標準,將會是一個與國際標準相兼容的、包含了中國WAPI國家標準部分內容的標準,原先擬訂的WAPI標準的部分內容將被接納。
3C整合的促生軟件研發——隨著3C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腳步越來越快,IT、通訊、家電三大領域的產品提供商將為3C融合設計了許多的概念產品。然而,在硬件產品滿天飛的時候,人們不能忽略另一種重要的產品——在3C融合后所需要使用的軟件產品。微軟的操作系統是否會在未來的3C世界中仍然占據優勢?面對3C時代豐富多采的應用,我們又會面對怎樣的軟件呢?閃聯有許多硬件廠商參與,軟件廠商卻寥寥可數,這在2005年,也許就會改變。
民營資本介入——隨著國內民營高科技企業的成長,各種技術(包括核心技術)的研發也將逐漸從國家主導向合作研發、甚至民間主導方向發展。這一方面可以使國家的科研機構得以解放;另一方面則給了民營企業一個占據市場先機的機會。民營企業強大的產品化能力,將為高科技產業化開山鋪路。國家機構的角色,可能更多地是從市場上選擇合適的技術,與國家標準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