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第7期介紹了飲食是保養正常體質、形成病理體質和調整病理體質的重要手段之一。
現根據食性的溫涼寒熱、升降浮沉、歸經理論以及它們對臟腑功能的調節作用,將人們常用食品與體質宜忌,列表于后,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類型調整自己的飲食,持之以恒,必能獲得效益而達到增強體質、防病治病和延年益壽的目的。
對于食物性味與病理體質之宜忌原則,參見表1。
以下各種治則與食養代表方劑,僅是擇要舉例,讀此當舉一反三,隨質加減。
一、 燥紅質用滋陰清熱潤質法
燥紅質者常見顴紅唇赤,手腳心發熱,口干咽燥,耳鳴目眩,牙齒松動,便秘尿赤,多夢遺精,舌紅少苔,脈細數或弦。時或咳嗽少痰,或口干思飲而飲不解渴,或心悸忡驚,或脅肋作脹,或消谷善饑。
形成燥紅質的主要病機在于精、津、液之虧損而導致陰虛內熱而燥生,故其治質大法應為滋陰清熱增其津液而清其內熱,以達到潤燥的目的。代表性食養方舉例如下:
1、 兔肝菠菜湯
[組成]兔肝一具,90克左右;菠菜100克。
[制法]按常法共煮作湯,湯成后加芝麻油1克。
[功效]滋補肝腎,滋陰潤燥,養血止血,瀉火下氣,清肝明目,增乳。
[主治]陰虛內熱,口咽干燥,大便秘結,衄血,便血,相火亢盛之強中,肝熱所致的眼睛腫痛,頭暈目眩,夜盲癥,腰膝酸軟,頭發早白,產后乳汁不足。
[注意事項]脾腎陽虛者,忌食。又因菠菜和麻油具有潤腸作用,故便溏腹瀉者不能誤食。
2、 鮮藕汁飲
[組成]鮮藕500~1000克。
[制法]洗凈,壓榨取汁,可加白砂糖少許,隨時飲用。
[功效]清熱止渴,涼血止血,活血化瘀,調和血脈。
[主治]陰虛內熱引起的消渴,鼻衄,牙宣,血崩,球結膜下出血及產后調養。
[注意事項]用于燥紅質者宜用鮮藕;倦質脾胃虛者宜熟用;用于產后瘀血內停則生熟皆宜。

二、 遲冷質用壯陽祛寒溫質法
遲冷質者常見畏寒怕冷,四肢不溫,腰脊酸痛,性欲減退甚或陽痿,夜尿頻頻而清長;耳鳴耳聾,齒搖發禿,舌淡胖伴有齒印,脈沉細無力,時或大便溏稀,或氣喘乏力,或胃納不佳,或心動過緩,或行動遲呆。
形成遲冷質的主要病機在于命門火衰,腎陽虧損而導致陽虛則寒從中生,故其治質大法應為壯陽祛寒,溫其質而補其元陽,壯其命火。代表性食養方舉例如下:
1、 五香羊肉
[組成]肥羊肉500克。
[制法]煮熟,切片,加鹽、生姜、大蒜、五香粉(5克)及黃酒適量(20毫升)。
[功效]溫中補虛,開胃健力,溫腎填精,暖肝補血。
[主治]治一切寒勞虛損,脾胃虛寒所致腹痛,反胃,腎虛所致四肢不溫,腰膝冷痛,陽痿不舉,夜尿頻頻,或小便不利;產后血虛經寒所致的腹痛,褥勞,身面浮腫。
[注意事項]此食譜為辛溫大熱之品,凡燥紅質及呈陰虛內熱,相火熾盛,痰火濕蘊及外感初染或余邪未盡之時,切忌沾口,否則禍將旋至,不可掉以輕心。陰陽兩虛及氣陰兩虛者應配伍而用,也不可輕試。
2、 韭菜炒蝦仁
[組成]韭菜250克,鮮蝦仁100克。
[制法]用油鍋先將韭菜炒好,然后將鮮蝦仁100克放入再炒片刻,加少許胡椒粉(0.2克左右)即成。
[功效]壯腎陽,溫中散寒,健胃提神,消腫,止痛,活血化瘀,下乳汁,托里解毒。
[主治]盜汗,遺尿,尿頻,陽痿,滑精;反胃,腹中寒,婦女帶下,經脈逆行,經漏不止;鼻衄,吐血等證。
[注意事項]陰虛內熱、相火熾盛者忌。且久服昏神。蝦為發物,有過敏性疾病者不宜。本食譜對目證、瘧疾、瘡家、癬、濕疹及痧痘后均忌。
三、 倦白光質用益氣生血健質法
倦質者常見精神疲乏,面色白,氣短懶言,食欲不振,心悸怔忡,目眩耳鳴,手腳易麻,動輒汗出,易出虛汗,大便或稀,或努責無力,舌質淡而脈細弱。
形成倦質之主要病機在于氣血兩虛,或因生血不足,或因失血過多,或因勞倦耗氣,或因脾虛失運,或因胃虛失納。病因雖各不同,但導致氣血兩虛則是一致的。因此,糾正倦質當以益氣生血為大法。代表性食養方舉例如下:
1、 百寶飯
[組成]蓮米5~10克,生谷、麥芽各5~10克,核桃仁5~10克,陳皮3~5克,龍眼肉2~5克,紅枸杞3~5克,山藥5~10克,黑芝麻2克,百合5~10克,冬瓜仁5~10克,大棗5~10克,苡仁5~10克,赤小豆泥5~10克,柏子仁2~5克,紅糖適量,糖山楂5克,糯米適量。
[制法]先將蓮米和苡仁煮到半酥,然后和其它食品一起鋪在預先涂有一薄層豬油的碗底上,再鋪一層糯米,碗中心放赤小豆泥與紅糖,共煮到熟。消化力較差者可煮成百寶粥。
[功效]平衡陰陽,調補氣血,安五臟,振精神。
[主治]治五臟虛損及功能衰退,小兒發育不良,青壯年未老先衰,須發早白,失眠夢多,便溏滑泄,遺精白帶,腸燥便秘。
[注意事項]
(1) 外感實熱者忌。
(2) 諸食不必俱備,臨床可以按五臟之獨虛而加減化裁。
2、 山藥湯圓
[組成]山藥粉80克,蓮子(去心)20克,紅糖15克,糯米粉500克。
[制法]先將蓮米煮熟,搗爛,然后合山藥粉與紅糖為餡,用糯米粉入常法制成湯圓。
[功效]補脾養胃,補肺養腎,寧心安神。
[主治]食少倦怠,氣血不足,心神不寧,健忘失眠,便秘便溏,糖尿病消渴,白帶過多,肺虛久咳,遺精遺尿。
[注意事項]
(1)有外感實熱時不能用此方。
(2)糖尿病患者,用此方宜去紅糖,加赤小豆泥15克。
四、 膩滯質用除濕化滯利質法
膩滯質者多見形體胖嫩,微顯浮腫,胸脘痞滿,口干而不思飲,身重如裹,
大便不實,或尿濁粘滑,或帶下綿綿,舌苔多厚膩,脈濡滑。
形成膩滯質之主要病機在于臟腑功能低下,體內水谷津液運化機能受阻,而使某些代謝產物形成痰濕積聚體內所致。《醫原》認為:“內濕起于肺脾腎,脾為重,腎為尤重。蓋肺為通調水津之源,脾為散輸水津之本,腎又為通調散輸之樞紐。”因此,應振奮肺脾腎之功能為要務,或利、或化、或燥,庶能消除體內有余之物而達到除濕化滯以利質的目的。代表性食養方舉例如下:
鯉魚湯
[組成]鯉魚一條,1000克左右,赤小豆50克,陳皮6克,紅椒6克,草果6克。
[制法]將活鯉魚除鱗、去鰓和內臟,將其余食物洗凈后納入魚腹內,可加適量生姜、蔥、胡椒等調味品,食鹽宜少不宜多。
[功效]安胎,通乳,利水,除濕。
[主治]消渴,水腫,黃疸,腳氣,肝硬化腹水。
[注意事項]全方略偏溫性,如患者體素濕盛而兼陰虛內熱者,用此湯時宜去紅椒與草果,加生淮山藥片10克,而行補氣陰療消渴的作用。
五、 晦澀質用行血消瘀活質法
晦澀質者面色晦暗無華,口唇色暗,眼眶暗黑,肌膚甲錯,粗糙脫屑,毛細血管有擴張,胸脅作痛,婦女或有痛經,舌質青紫或有紫斑,脈沉澀不暢。
晦澀質形成之基本病機在于氣血瘀滯,或由于氣虛,或由于氣滯、志郁、寒凝。氣血一旦瘀滯,即可能化寒,也可能化熱,甚至痰瘀相雜為患,但其根本大法在于行血消瘀。代表性食養方舉例如下:
鮮藕炒木耳
[組成]鮮藕片250克,黑木耳10克。
[制法]鮮藕洗凈連節切片,略炒,加溫水浸軟之黑木耳,和少許調料,略炒即可。
[功效]補脾開胃,益氣補虛,止血,散瘀和血。
[主治]氣血虧虛,干咳少痰,痰中帶血,大便干結,便血尿血,婦女月經過多而夾有血塊者,以及產后調養。
[注意事項]
(1) 藕片宜生炒,不宜過久。
(2) 加肉丁及番茄亦佳。
(3) 黑木耳有“衰精冷腎”之說,故不宜久食,且有破血作用,故孕婦禁忌,但產后可用。遲冷質不宜食用。
六、 正常質用平補陰陽強質法
正常質者雖無食物品種上的禁忌,但決不能自持體格健壯而煙酒無忌、暴飲暴食,總以清淡為宜,忌五味偏嗜,過甜、過酸、過苦、過辣、過咸、過寒、過熱,偏食或久食一種食物等都不相宜,應力求五味調和,溫涼適中,采用平補陰陽之法,選擇多種食物以保證身體正常代謝之需要。凡有緩補腎陰腎陽作用的食物,不論男女老少之正常質者都可酌量選食,可收到強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