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及其對手究竟是塑造日常生活最強大的力量之一,還是正在網上造就的、偉大的信息時代機器上的又一個小齒輪?
假想這是一些未來的快訊:
2008年5月,Google推出G-life,作為易犯錯的人類記憶的替代品。通過搜索你的電子郵件、即時信息和電話,并在家中到處安裝的語音記錄器的幫助下,現在你可以記起你說過或寫過的一切。
2008年11月,無論你在哪里,雅虎新推出的語音激活搜索引擎MobileBuddy都將應聲而答。再也無須從一長串網站列表里挑選了,你只要問一下想知道什么。如果你正準備買的雜貨在別處更便宜,MobileBuddy還會振動提醒你。
2009年10月,監管機構發現一些電子郵件,這些郵件對微軟在搜索引擎上的雄心有所揭示。微軟的批評者說,通過將其搜索引擎嵌入Windows、Office和其它軟件,微軟公司行將掌控進入萬維網的通道。
2010年1月,美國在線收購時代華納10年后,Google收購了沃爾特迪斯尼公司。互聯網傳播熱潮再次占了娛樂“內容”的上風。
離奇嗎?或許。但搜索引擎業務是一波創新浪潮的開端,這股潮流可能會改變日常生活的諸多方面,并重塑信息產業的某些部分。Google已經展示了搜索的力量,微軟和雅虎正在窮追猛趕,而其它一大批搜索引擎公司正在尋找缺口。
它們期望獲得優勢的一個方法,是把世界上更多信息納入“爬行”軟件的信息檢索范圍,以便這些信息能被搜索到。萬維網代表的僅是信息的一小部分:鎖在商業數據庫中的信息、膠片檔案或個人檔案柜目前仍在搜索范圍之外。
近幾個月來,媒體的大量報道顯示出這一工作進展飛快。所有四大搜索引擎公司Google、雅虎、微軟和AskJeeves,都想出了搜索個人電腦硬盤的更好方法。Google正打算將五家最大的學術圖書館里數千萬冊藏書數字化。上周,雅虎推出一項在網上搜索視頻文件的服務,而Google則開始提供電視新聞的文字稿。
不過,這只是些初步行動。“就信息消費而言,電視可能是消費者最大的信息渠道,”英國搜索技術公司Autonomy的首席執行官邁克·林奇說。
搜索數字化內容
篩選并整理電視或其它視頻內容的技術正在進步。但大多數內容仍以無法搜索的模擬格式存在,或是被鎖定并需要密碼。將老的電視節目檔案轉換成數字格式的工作做得很少。
“這不是個技術挑戰,而是個商業模式的問題,”Singing Fish的負責人凱倫·豪說。Singing Fish是美國在線擁有的搜索引擎,專門搜索音頻和視頻文件。和電影公司一樣,電視網絡迄今仍未找到在互聯網上利用內容賺錢的方法。在找到這種方法之前,它們沒什么動力把舊膠片轉換成數字文檔,因為這是非常繁重的工作。其它很多商業信息公司都有同感,包括報紙出版商和數據庫供應商等。
即使沒有這些商業性的信息來源,日常生活中也有大量信息可供數字化,即可被搜索。林奇先生說,個人電話通話將是個有用信息的寶藏。如果通過互聯網撥打語音電話變得常見(把交談轉化為數據流),那么建立一個對你通話的可搜索索引,或許不是那么遙不可及。
語音電話只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交談的一部分:很大一部分書面交流已經以數字格式存在,包括電子郵件和即時信息等。如果一切交流形式,包括日趨成為生活一部分的個人照片、網上日志和視頻短片等都能被獲取并可搜索,那會怎樣呢?“所有這些轉瞬即失的信息都不再短暫了,”Google的西爾弗斯坦先生說。
直接回答問題
在搜索戰的另一個戰場上,各公司正圍繞這一點展開較量:如何讓人們更容易從多數搜索引擎提供的簡單網頁列表中,過濾并選取信息。
這意味著要直接回答問題、從網上資源提取數據,而不是提供網頁的鏈接。這還意味著,要更好地猜出搜索者在尋找什么,并根據以往的經驗,猜測使用者特定的興趣所在,而使搜索結果更貼近使用者的需求。
專家們承認,使用者會希望自己的搜索問題獲得更多直接答復。“未來5年中,我們見到的最大變化將是,人們使用電腦的方式將有所不同,”西爾弗斯坦先生說。他補充說,移動電話將變成在互聯網上尋找信息的最常見手段。到時候,大多數問題都最好通過聲音進行問答。如果搜索引擎公司成為日常生活中更不可或缺的部分,那它們的影響力最終將延伸到多遠呢?它們對其他一些為創造或傳播信息而存在的公司會產生什么影響呢?
答案部分取決于兩類公司之間的權力平衡將怎樣演化,這兩類公司分別是創造娛樂和媒體“內容”的企業和在互聯網上傳播這些內容的企業。這不是個新問題:正是早期網絡傳播商那種顯著的力量,才導致時代華納在網站泡沫的高峰將自己賣給美國在線。
搜索引擎與內容創造者
搜索引擎帶來了新的轉機。作為無所不知的信息傳播者,搜索引擎既可以成為內容創造者的摯友,也可能成為它們的夢魘。現在,人人都可以找到你的內容,這樣人人都成了你的潛在客戶,但你最好的客戶也能同樣輕易地找到你的競爭對手。這對一些信息供應商來說是個嚴重的威脅,因為它們提供的信息可以輕易轉變成商品,如天氣預報、股票報價、字典定義、電話號碼、地圖等。
擁有獨特內容的媒體娛樂公司可能會覺得,它們能免受這一平價商品化趨勢的影響。但這將取決于最終會有多少免費信息落入搜索引擎的搜索范圍,以及這些免費信息能否開始與專有信息的質量相媲美。
搜索引擎本身的長期影響或許將部分取決于,它們能在多大程度上逐步滲入更廣泛的互聯網構架中。以微軟為例,它已將其搜索引擎描述為一個“平臺”,即一個其他人能在上面開發技術的軟件,就像其它軟件開發商在Windows操作系統的基礎上開發軟件。
應用編程接口
發布其搜索引擎的“應用編程接口”(API),即其他軟件開發商可用來連接自己軟件的軟件鏈,是微軟策略的重要部分,MSN分部的銷售及營銷總監亞當·索恩說。“我們尋求廣泛、橫向的問題,”他說。搜索不是“開發商每次編寫應用程序時都想建立的功能”,何不鼓勵它們以微軟的技術為基礎呢?
Google顯然意識到威脅,因此也表示,正考慮開放它的應用編程接口,以便其它開發商利用它的技術。上周,為了實踐去年的承諾,Google向廣告客戶開放了用于搜索相關廣告服務的界面,賦予客戶更多權力來影響自己廣告的顯示方式。
“每個人都喜歡把自己稱為一個平臺,”西爾弗斯坦先生表示。但他補充說,雖然搜索可能具有其它計算平臺的一些特性,但由于仍需開展大量工作,才讓整個信息世界都能被搜索,因此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搜索領域將留有大量有待填補的余地。
一旦這股早期創新潮流過去,搜索引擎還會像現在這樣吸引這么多注意力嗎?互聯網時尚起起落落,意味著它們也許做不到這一點,林奇先生說。“在互聯網早期,搜索是‘時尚’,”他說,“然后門戶網站是‘時尚’。現在潮流又回轉了。”
當搜索不再是人們在專門網站上實施的孤立活動,而成為互聯網上開展的許多其它活動的核心特色時,各搜索引擎還必須找到賺錢的新途徑。
尋找信息將不是去某個專門的地方(一個搜索引擎)提出問題。相反,不管你在什么地方,答案都會主動出現,而且是以最恰當的形式呈現。“搜索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同時也越來越無形,”Google的西爾弗斯坦先生說,“它將無處不在而又無從覺察。”
到那時候,Google及其對手究竟是塑造日常生活最強大的力量之一,還是正在網上造就的、偉大的信息時代機器上的又一個小齒輪,那就全憑你怎么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