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系的成功至關重要,很多事都與之休戚相關。
極少有婚姻是真正的天作之合。在大多數婚禮上,總有人會站在后面想:“他們到底看中了對方什么?”
全球經濟繁榮依靠美國和中國的聯姻,這個結合看起來似乎不太可能。美國是軍事超級大國、自由市場的堡壘,而中國雖然仍由共產黨治理,但似乎很自然地實行了市場經濟。
順利的婚姻
這場婚事看起來很簡單。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將它描述為一個“中國生產、美國消費、世界其它地區欣然買單并湊個熱鬧”的過程。
迄今為止,這場婚事非常順利。中國的經濟一直在向前邁進,去年經濟增長了9.5%。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日益重要,這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源頭。
中國的低成本已令自己在制造產品領域獲得了巨大的競爭優勢。這已給產品帶來了降價壓力。結果是全球經濟增長強勁,且通脹率很低,至少2004年是這樣。對于金融市場來說,這是個極樂世界。
同時,中國一直樂意將不斷增長的外匯儲備換成美元,以維持人民幣與美元的掛鉤機制。美國獲得廉價的商品,而中國獲得了出口市場。這一過程已被描述成歷史上最大的供應商融資計劃。
有摩擦的婚姻
但和所有的婚姻一樣,雙方有摩擦,將來還有可能惡言相向。美國一些政界人士眼睛盯著中國的貿易順差,叫嚷著中國“犯規”。他們認為,中國應該拋棄與美元掛鉤的匯率,這種掛鉤令中國獲得了不公平的優勢。
近幾周來市場猜測,中國可能做出讓步,允許人民幣適度升值。但短期內這似乎不太可能。而從長遠來看,美國在軍事和政治上占有優勢,但這種優勢可能會面臨中國經濟和地區影響力的挑戰。
婚姻的實例:美國的通脹和債券市場
從短期來看,市場擔心更多的是,“以商品換取美國國債”的交易是否會破裂?或者,這一交易是否將停止對經濟和企業部門產生各種良性影響?
比如說,中國的需求已推高了大宗商品的價格,同時中國的競爭壓低了制造產品的價格。這應該已成為影響美國企業利潤率的一個問題。
但恰恰相反,美國企業的利潤狀況幾乎從來沒像現在這么好。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利潤去年似乎增長了近20%,現金流也一直很強勁。
其中的訣竅是,在提高產出的同時,美國企業已能抑制工資成本的增長。這部分要歸功于美國經濟中的閑置資源,以及將職位“外包”至成本較低地區。
但這個訣竅也許正失去魔力。利潤率縮減、單位勞動成本的上升將會導致通脹水平上升。這也許會說服美聯儲繼續升息。
迄今為止,面對美聯儲的緊縮貨幣政策,債券市場一直表現得異常平靜。一些人把債市波瀾不興歸因于人們對經濟減速的憂慮,另一些人把它歸因于投資者的一個看法,即美聯儲只是在把利率從危機水平恢復“正?!?,還有一些人又認為,原因在于中國和其它亞洲國家央行對美國國債的需求。
但如果通脹上升且美聯儲繼續加息,就很難相信10年期國債收益率能長期停留在4.2%的水平。亞洲人對短期債券的投資肯定已經虧了錢。如果他們的外匯投資進一步虧損,他們能接受嗎?如果不能,他們是否會買入歐元債券以分散投資?若沒有亞洲的需求,美國債券的收益率是否會飆升,而創造出經濟突然減速的可能性?
中美關系的成功至關重要,很多事與之休戚相關。讓我們期望中美雙方能意識到這一點,并都能采取相應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