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是最近最流行的話題。顧名思義,就是有相同需求的不同個人組成團體,批量購買某種商品或服務從而獲得折扣或優惠。
其實最早享受團購的快樂,是學生時代和班上的女生到學校附近的小店里,看中花花綠綠的透視還有漂亮的文具,大家一起買,可以便宜幾元錢,心里美滋滋的。那時候,還沒有“團購”這個詞。
如今工作了,漸漸發現結伴組團去旅游可以少花錢,一起買電腦可以優惠,一起買衣服、買書、買化妝品、買家居產品等,凡是團結在一起買,就便宜了。
最初出現團購,都是相熟的朋友圈子、委托一個人買,比較放心。但是自從網絡購物鋪天蓋地襲面而來,出現了一種全心的團夠方式——互不相識的消費者通過網絡自愿結成聯盟,比如組成購車團隊、購買建材團隊甚至購房團。
大家眾所周知的團購可以團購許多東西,小到超市里有的小商品、電罪,大到裝飾建材材料、汽車,現在連很多人都在一起團購房屋了。上海新房網的一個團購排行榜上現在排在第一名的一個房地產項目,目前就有1497人一起團購了。
案例一:團購裝飾材料 省錢的好辦法
Sammi女30歲某外企人事主管月薪:7500元
Sammi前年當上人事主管后就和老公買了一幢90平米的房子,去年年底房子好了要裝修,兩個人逛了一個月的建材市場和家電賣場之后,對著計算器里一串長長的數字開始犯了愁一怎個“貴”字了得??!
一個周末Sammi和老公去新房子量尺寸時,樓上也打算裝修的小伙子跑下來問:“您二位也要裝修新房嗎?不如我們再找幾個小區里的人一起團購吧,可以省不少鈔票呢!”一語驚醒夢中人,3個人馬上在小區里貼廣告,很快就又找到了10位“志同道合”者,于是13個人開始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團購大行動。
從地板磚、涂料、玻璃到衛生潔具、飯桌甚至窗簾,13個人按興趣專長各有分工,Sammi和老公就負責買涂料,因為目標集中了,也就有了足夠的精力跟商家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地“摳”,結果一個月后要買的裝修材料就全部搞定。夫妻倆掐指一算,光是買客廳廚衛地磚一項,就省下了1000多塊,所有東西加起來比自己單買省下了將近1萬塊呢!而且買到的東西都很滿意,自己也學會了怎么以團購的名義跟商家討價還價,更是交了十幾個不同行業的朋友。
今年大年初五大家碰頭吃了頓飯,Samml工作時的號召力又發揮了作用。她先是總結了“初戰告捷”的可貴經驗,接下來提議不如大家買家電時再次結成“同盟”,享受團購的優惠價。結果自然是不出所料的一呼百應。于是這幾天,Samml和老公又開始逛家電大賣場,研究冷暖空調了。她粗略估計了一下,兩臺空調,一臺液晶電視,一臺冰箱,光是這三樣就能便宜個一兩千,真的還是“集體的力量大”啊!
動輒上萬元的花銷不像到便利店買瓶飲料那樣輕而易舉,于是便催生了“團購一族”。團購一族的工作就是把購買高檔商品的消費者結成團體,向經銷商爭取優惠的“批發價格”。
但是,參加團購也要多留個心眼兒一確定信息來源是否準確可靠,千萬不要上當受騙。像Sammi這樣鄰里自行組團比較穩妥,當然也要盡量保證團購成員意見一致,以防有人中途退出導致團購的最終失敗。同時,在與商家交涉時,團購者也不要忽視這“三樣”:一是參加團購能便宜多少;二是質量上有沒有保證;三是售后服務怎么樣。買得便宜又放心,才是團購的“真諦”。
從相識的相約買小件,到不相識的合伙買大件,現在又出現了更為新潮的“購人”,例如團購教練、團購司機、團購老師等等,市場是一種奇妙的機制,它總是能在最聰明之人也無法事先想象到的地方冒出新東西。
案例二:團購游泳教練 快樂無限
Anna女27歲媒體行業 月薪:5000元
Anna是和另外兩個朋友過來,一起到游泳館來團購了一個教練,教她們游泳。學習的原因有許多:諸如健身啊、減肥啊、美容塑身啊?!白钪匾氖堑搅讼奶欤蠹叶枷胗斡荆侵皇且粋€人學,卻找不到伴兒,那么可能就想想算了。現在三個人一起學,每次上課的時候就很熱鬧了,大家一起嘻嘻哈哈在水里很是開心的。”Anna說到,“而且無論教練怎么嚴肅,三個朋友在一起感覺不錯,還有其他的好處,比如教練糾正別人錯誤動作的時候,有時我有這個錯誤,我就能直觀地從她身上看到這個錯誤應該怎么改正?!?/p>
問起費用,對著價目表研究了一下,發現一人一個教練學10次的費用是1000元/人,而三個人一個教練學10次的費用是670元/人,打了7折多。
雖然價格沒有便宜多少的是團購,是快樂。“團”在第一位,“購”就顯的無關緊要了。
案例三:團購司機 新街坊鄰居的團結
田先生家住龍江小區,每天去珠江路上班,總是不方便,坐公交車總是堵得厲害而且上班的時間也耽誤了,總免不了遲到。
他在網上瀏覽了不少的拼車的廣告,看到了一個家也住在龍江附近的陳先生發的帖子,便發了一個消息給陳先生說如果能找到車子能不能也一起捎上他。陳先生很快就給他回了消息說沒有問題,希望田先生找到車也別忘記捎上他。
發了幾次消息后兩人加了MSN,很快熟識了起來。后來他們用同樣的方法結實了住在附近的一對夫妻。幾個人想出新法子:現在人多了,可以去團購一個出租車司機。
四個人家住得近,上班的地方也是在一條線上,上班時間也總是一樣的。就算打表下來,攤在每個人頭上的也不足?0塊錢,這可比每天擠公交車舒服安心多了。出租車依然打表,按計價器顯示金額付款。每天的錢一律平由田先生做財務總管,一個星期和司機結一次帳。
四個人就這樣省去了早上等車、擠車的麻煩,費用也很低廉,團購到司機后,四個人都沒有遲到過。司機也每天有一筆固定的生意。星期天結帳的時候四個年輕人還順便請司機吃頓飯。“司機本來是一個朋友的朋友,現在也和我們大家成了好朋友。有一天下班下大雨,根本別指望能打到車,我就給小王(司機)打了個電話,他很講義氣,10分鐘就開到了我公司的樓下?!标愊壬f。
由于住得近,四個一起搭車的年輕人經常出來聚聚,本來互不相識的街坊鄰居現在成了很好的朋友伙伴?!庇袝r候這是一種新形式的街坊鄰居的團結!”田先生說。
團購東西不是個什么新鮮事情了,但是最近連“人”也進了團購者的視野,而團購“人”實際上團購某項服務。和團購固定商品相比,團購“人”較個人購買而言更能取得更大的折扣。這是因為固定商品的成本是固定的,不會因為買的人多而降低。但一項服務,一同購買的人多了,人均成本相對就會被攤薄。于是就有了在一起花少點錢,請諸如教練、司機、老師等等為自己服務的現象了。
而同時團購一項服務的過程往往又是一個交朋友的過程。“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和其他人一起享受服務的同時,可以和一起參加團購的人分享快樂和歡笑。團購“人”于是成為了團購的流行新趨勢。
和團購固定商品相比,團購”人”較個人購買而言能取得更大的折扣。這是因為固定商品的成本是固定的,不會因為買的人多而降低。但一項服務,一同購買的人多了,人均成本相對就會被攤薄。
永遠不要忽視市場,更不能忽視人的力量。人們團結一起的勺量,總是能帶來震撼,所謂”三個臭皮匠,抵上一個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