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行業歷來推崇“大即是美”的協同效應,為什么雷石東這次反而要把維亞康姆一分為二?
全球媒體業中的兩大巨頭,74歲的默多克(Rupert Murdoch)和82歲的雷石東(Sumner Redstone)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莫不以自己擁有龐大的企業帝國為榮——前者的新聞集團(News Corp.)掌握175種報紙、5家雜志和23家電臺,旗下有英國天空廣播公司(BskyB)、福克斯娛樂集團等重量級公司,而后者的維亞康姆集團(Viacom)則以音樂電視有線網MTV、派拉蒙(Paramount)電影公司、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等為核心品牌。
但是在最近,兩人卻對未來傳媒業產生了完全對立的看法。默多克認為將來的數十年,媒體公司依然是規模越大越好,這樣才能覆蓋更多的消費群體,為了證明自己判斷的正確,這個澳大利亞出生的大亨最近計劃在體育傳媒領域成立另一家新的電視臺,以取代ESPN。同時為了牢牢控制公司,他又將其在福克斯電視網的股份從82%增持到了98.8%。
而雷石東的做法則完全相反,在不久前承認1999年維亞康姆與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歷史性的合并是個錯誤后,他決定,將公司的核心業務一分為二,分拆后,維亞康姆旗下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與無限廣播公司(Infinity Radio)將成為一家公司,由聯席總裁Leslie Moonves負責,而其音樂電視有線網MTV將與派拉蒙(Paramount)電影公司合并,由另一位聯席總裁Leslie Moonves掌管。這也意味著,在將內容制作和傳播渠道分開后,維亞康姆集團的規模已經縮小。
在一個將公司繼續擴大,一個把公司變小的背后,根本的分歧在于,兩人對媒體公司內部各業務板塊是否需要協同效應的判斷。
很明顯,默多克認為充分發揮各部門和子公司之間的協調作用是新聞集團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事實上在新聞集團內部,默多克也一直在強調將各個業務部門充分融合,比如除了最近新開辦體育電視臺的計劃外,他還試圖通過DirecTV的衛星傳播渠道,為用戶提供新型的下載服務,下載內容全部來自福克斯電影、新聞以及體育頻道。正是在這種思路下,默多克總是不斷的在尋找“獵物”,以完善產業鏈。
而雷石東最初也曾是“大即是美”協同效應的擁護者,不然也不會有買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之舉。在分拆前,他也非常注重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制作的新聞節目中推廣MTV的娛樂形象,還多次將MTV和Black Entertainment頻道進行內容互動。
但是現在他開始深信,這或許不是維亞康姆的最佳選擇。至少投資者并不買賬——除公司股票在過去一段時間持續下跌外,還有越來越多的抱怨傳到雷石東的辦公室,基本都集中在,增長快速而且穩定的電視、廣播網絡和增長緩慢的主題公園、戶外廣告、廣播等業務如果長期捆綁在一個集團下,結果并不能體現維亞康姆真正的價值。
當然雷石東也有類似的考慮,比如他更希望將業績差的子公司賣出去,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MTV這樣的高增長業務上。去年在集團下屬的音像渠道公司Blockbuster業績一路下滑后,他就拋掉了個人在其中持有的大部分股份,而隨后,他也指示MTV,以及能產生穩定現金流的廣播業務輕裝上陣。
雖然這種不再考慮協同效應的做法也有風險,比如在分拆后的兩個公司中,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如果要為派拉蒙今年夏季熱門的電影《世界大戰》做渠道銷售和推廣,可能就需要和其他媒體公司一起競標,甚至開出的價格也必須更高,而在此前,如果有類似情況,或許在集團的統一協調下,根本不需要外部競標這個環節,派拉蒙就可以直接把自己的電影放到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網絡上。
但對維亞康姆這個曾經的巨無霸來說,也不失為一種解決之道,據說在尋求出路時,雷石東曾考慮過繼續發揮協同效應,同時擴大公司規模的方案,結果最終還是選擇了讓不同業務類型的子公司各自為政。因為在他看來,媒體公司要根據自己的特點來決定業務模型,規模大小并非衡量的唯一標準。毫無疑問,這個看法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