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刊
(2005.8.22)
25名最具影響
力的西班牙裔
從音樂到政治乃至商業,西班牙后裔在改變美國。現在西班牙語是美國的第二大語言,他們是美國最大的少數民族,他們不僅擁有大公司,還擁有棒球隊,他們的總體購買力達到了6000億。但和美國歷史上任何移民一樣,在獲得經濟上或政治上在美國的主導權之前,總數超過4000萬的西班牙裔正在熱身,他們要像黑人在20世紀所做的那樣,在21世紀改變美國。
但比任何移民先驅更甚的是,他們很難被類別化。墨西哥裔、古巴裔、阿根廷裔人盡管都說西班牙語,他們并不愿意站在同一種文化的旗下,他們更喜歡把自己稱為拉丁美洲人。
嘹望新聞周刊
(2005.8,16)
抗戰勝利:中華
復興第一頁
60年前那場空前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首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是中華民族從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翻開一個多世紀以來中華民族復興的第一頁,中華民族為世界和平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全中國人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要昭示國人:落后就會挨打,發展才能強大。我們要集中力量搞建設,抓住機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持睦鄰友好,以鄰為伴、與鄰為善,珍惜和維護中日兩國關系穩定發展的大局,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經濟學家
(2005.8.13)
再見加沙
當你面對一個復雜問題時,一個有用的思路是考慮誰會在這個問題上獲利。但從這個角度上看,你無法理解以色列總理沙龍把所有猶太人定居者和士兵們從加沙地帶撤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他們自從1967年戰爭后就住在這里,已經過了一代人的時間。
以色列已經于8月15日開始實施撤離計劃,分階段撤出加沙地帶全部的21個猶太人定居點和約旦河西岸北部4個孤立的定居點,加沙人將結束經歷了38年的被占領狀態。但以色列從加沙地帶的撤離,不會把中東和平進程帶到哪里去,除非布什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巴勒斯坦。
環球
(2005.8.16)
反恐戰爭中的
穆斯林
每天50萬英鎊的高額安全費用,隨處可見的警力部署,仍然無法讓英國人找回往日的安全感。在為倫敦和沙姆沙伊赫的無辜遇難者志哀的同時。人們似乎不應忘記中東最充滿悲劇色彩的巴以沖突,在紐約、倫敦、馬德里那一幕幕片段同樣足以撕裂人心。
而這讓人們有這樣的疑問:令紐約人、倫敦人以及馬德里人感到痛苦的這些片段與令穆斯林感到悲憤的那些片段有關嗎?為什么一個受過很好教育,正值青春年華的板球愛好者會成為自殺哇襲擊者?電視屏幕上公布的倫敦爆炸嫌犯照片,令所有人失望甚至震驚:因為這些嫌疑犯看上去和周圍的普通人沒有任何區別。
商業周刊
(2005.8.22)
中國與印度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是人民廣場邊上一座由玻璃和金屬組成的建筑,在這里,有摩天大樓、居民區、道路、港口和綠地,2020年的上海被縮小在一個籃球場大小的空間里。上海的野心很容易被看作是經濟泡沫的產物,但如果看到多年來它取得的成就,就不會這么想了。
然而印度,這個世界上第二個快速增長的超級經濟體還到處彌漫著極度貧窮的跡象,極度缺乏地鐵和高速公路,印度的交通像噩夢一樣。但印度已經集中了世界上幾乎所有高科技公司的開發中心,它已經成為世界創新鏈條上重要的一環。中國和印度,不同于日本和韓國,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但看上去卻仍然那樣糟糕。
明鏡周刊
(2005.8,15)
團結工會25歲了,
如今它在哪里
25年前,一群年輕人在格但斯克成立了團結工會,隨即他們開始了高壓統治下的斗爭,直到1989年獲得了領導權。但從一開始,團結工會的領導人們把他們的運動稱為一種自我約束的運動,他們并不想加入針對政權的決定性斗爭,他們的目標是改革一種缺乏民主和效率的蘇聯式制度;他們并不想獲取權力,而是提倡從19世紀以來一直強調的一個觀念:我是一個波蘭人。
在知識分子、工人和天主教會的支持下,團結工會獲得了歷史性的成功,但這并不代表它就已經是一個有明確戰略的組織。它是情緒化的,而這也注定了它在今天煙消云散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