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小說處境如何?這個話題由王安憶來解讀,也許是再合適不過的。
2005年夏一個名為“全球化與東亞現代性”暑期高級論壇上,王安憶作了一個名為“當下小說處境”的報告。為了這個報告,王安憶說她足足準備了兩天,因為她更關注的不是“全球化”或者“東亞現代性”,而就是小說本身,一如她長期以來的專注和純粹。
王安憶看上去很累,不知是因為瑣事還是工作,抑或可能是她在演講中反復提到的關于小說的“生計”問題。但即使如此,溫和的王安憶還是接受了《晾望東方周刊》的專訪,談起她最關心的小說。
《嘹望東方周刊》:你認為當下小說面臨什么問題?
王安憶:主要有三個方面吧。首先,小說在被過量地、過度地消耗著。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花一周寫的小說,我的同事半小時就讀完了。他們經常問我的問題是:王安憶你最近怎么再沒寫小說?我要說的是我一直在寫,但創作需要有一定的時間去思考,不是幾天或者一個月就能有一部新的小說問世的,對于讀者是在大量地,迅速地,過度地消耗小說。這樣的逼迫會使得作家疲于應對,對資源和思想都有著巨大的沖擊。
其次,小說的另一個損傷還來源于電影電視。相比較畫面和聲音語言,文字語言在當下則顯得緩慢而無力。但事實上,小說賦予創造力的表現是電影電視無法給予的。
最后,也就小說的內容和結構問題,也是我今天一直在說的“生計”問題。
《嘹望東方周刊》:“生計”指的是小說的內容和結構,不是小說的狀態?
王安憶:要理解這個,我在這里先點幾部小說:曾獲諾貝爾獎的挪威小說《拓荒記》,《魯濱遜漂流記》,還有《夭折》,這些作品在詮釋人物和故事時有一個共同特點——“生計”問題交代得很清楚。
我一直認為小說是現實的代言人。人類社會經歷了四個階段:原始,奴隸,資本,以及現代社會。其中許多優秀的作品,就是將“生計”在小說中表現得躍然紙上,如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包法利夫人》。
中國也有,尤其是剛去世不久的作家李肇正,他寫的《城市生活》,可稱為是“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里真正意義上的并且無可替代的底層平民生活的敘事者”,不唱高調,沒有花招,忠實于自己生活的寫作態度。李肇正的小說,是能夠讓凡人接近乃至親近的世界。他選擇的是城市生活世俗化的一面。一是作品人物的選擇上,他傾向于寫平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從作家、廠長到工人、家庭婦女、打工妹,都是城市生活中最常見的人物。在李肇正筆下,這些人物活得都很不容易,各自為生活而奔忙,他們不像有些作家作品中的人物,可以清高到不問飲食男女,一味關心國家大事。
但李肇正作品中的人物并不是說沒有為人準則。只不過這種準則不像某些作品中的人物那樣將道德箴言掛在嘴上,貼在臉上。其人物思想都是從“生計”中提取,是以做人最基本的底線來維持的生存價值為基礎的思考。
《嘹望東方周刊》:你的意思是當下小說的題材和精神選擇有一定的偏離?但不少人認為“現代性”和“全球化”是中國小說包括當代文學的必然趨勢。
王安憶:談到現代性,或者全球化,每個作家都是那么急切,迫不及待地想要融人進去。而趕上全球化的浪潮是需要一種創作的本能,但這未必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所以對此,作家還是需要一定的天賦和理性。
小說要由外部的表象和內在的內容構成,內容是組成外部表象和形成外部美感的重要條件。我認為作家創作的核心就是將故事里的每個人物生活都安排得伏貼。這就回到“生計”這個問題上,“生計”是在現實中真實存在的,應該是最好寫的。而小說創作繁衍至今,這種“生計”反而卻成為了最難以把握的。
《嘹望東方周刊》:那么“生計”是否可以成為緩解當下小說尷尬處境的關鍵詞?
王安憶:我用這樣一個比喻回答你的問題,好的小說就好比一個走得很準的機械鐘表,在看到它的外部之后,內部才是最值得玩味的——把表殼拆開來,你會看到齒輪和齒輪之間清晰地咬在一起,機械帶動齒輪的運轉很規則,很有條理。
而事實上,小說在一個社會中的發展和升級決定著小說的形態、形象、走向以及價值。當下中國小說內部需要先解決這樣一個問題。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但目前看來,還沒有成型,也還不成熟,所以可能講得也不是很透徹。
《嘹望東方周刊》:如何看待時下流行的網絡小說,青春小說,以及這些截然不同的年輕作家們?
王安憶:小說不是那樣一種寫法,我只能說一方面那些忠實讀者們的語文水平確實不過關,另一方面也得承認寫手們的文字能力都很強。但是他們只能被叫做寫手而不是作家。
小說的創作過程是一個技藝習得的過程,而在今天這個過程被磨滅掉了。小說家不同于作曲家,必須具備專業的知識。小說看似是只要識字的人都可以寫,然而絕對不是由一堆文字拼湊起來的。
《嘹望東方周刊》:你在繁華而時尚的上海生活,創作小說。距離熱鬧咫尺之遙,能安守寂寞進行你所說的“生計”創作嗎?
王安憶:上海給我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事實上,生活提供給我們的是大致一樣的東西,而作家的創作卻迥然相異,這是每個人對生活的理解、認識、思考的不同。我認為一個人在特別熱鬧的地方反而能夠安守寧靜。如果一個人身處曠野,反而不容易面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