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一位消費者將耐克(蘇州)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耐克(蘇州)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等一并起訴到當地人民法院。這位消費者認為,被告的網站宣傳氣墊運動鞋對運動有諸多好處,并能提供最佳保護,沒有科學依據,是一種欺詐行為,要求被告予以雙倍賠償。
如今,隨著小巨人姚明加盟NBA,籃球運動從萬眾矚目的賽場走到了都市街頭,氣墊鞋也隨之作為一種時尚滲透進我們的生活,擁有一雙氣墊鞋幾乎成為每個運動少年最初的“飛天”夢想。
氣墊鞋是什么類型的鞋?據業內人士介紹,一雙氣墊運動鞋主要包括這樣幾個部分:鞋帶、鞋面布料、鞋面人造皮、鞋墊、氣囊膠料以及鞋底膠料、硬膠與氣墊設計。其中,鞋墊用特殊反彈力材質制成,可以有效吸收部分反作用力,減輕足部負擔,穿著更輕松舒適;氣囊膠料的作用是保存氣墊內空氣,以提供彈力,減低運動時的震蕩;而氣墊的設計是為了減緩每日步行時腳踝和地面撞擊造成的震蕩,還能提供額外避震和承托力,尤其是防止脛骨痛、骨折及關節痛,同時能減輕疲倦感,即相對地提高運動表現及迅速恢復體力,不易造成雙腳酸痛。由此看來,氣墊鞋似乎優點多多,而實際情況又如何呢?
專家質疑氣墊鞋
對于氣墊鞋是否能真正為運動中的雙腳提供強有力的穩定保護,科學界一直頗有爭議。“氣墊運動鞋雖然有利于彈跳運動的發揮,但是穩定性差,容易造成腳踝扭傷。”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競體中心副教授郝衛亞如是說。
據中國皮革協會制鞋辦公室副主任衛亞菲介紹,像氣墊鞋這種功能鞋,目前國際上沒有相關的標準。作為國標數據必須量化,要想知道氣墊鞋的減震和增加彈性的數據,必須要找到這種材料減震和增加彈性的標準,而且必須要在動態的情況下進行測量。現在這項工作還無法進行,只是預測這種材料有減震和增加彈性的作用,就像我們覺得橡膠有彈性,但究竟有多大的彈性,沒有一個量化的數據,一切靠的都是感覺。所以,宣傳氣墊鞋的功能只是一種“概念”。
而上海長征醫院骨科醫生則指出:脊椎骨的彎曲程度與人體的重心有著直接關系,而人體重心的落腳點在腳上,直接與腳相關的就是鞋,鞋穿得不合適不僅會引起一些常見的足病,更主要的是鞋與人整體的形態有很大關系,而這就是引起各種頸椎病的根源。
澳洲LaTrobe大學物理療法研究所麥凱所率領的小組也持相近觀點。他們認為:“穿氣墊運動鞋打籃球,腳踝受傷的機會是普通運動鞋的4倍多。”有調查報告也指出,腳踝受傷者近半數是在打籃球時腳部落地沖擊受傷;其次是急速轉身占30%;與其他球員碰撞占10%。而這些傷者大部分都穿著氣墊鞋。研究者推測,這是因為氣墊鞋柔軟、穿起來舒適,但是落地時穩定度差造成的。
鞋的高度有礙人體健康
眼下,喜愛氣墊鞋的大多是處于身體生長發育時期的青少年,因此,如何科學穿著氣墊鞋,不僅是出于避免運動傷害的考慮,而且也與他們身體發育成長密切相關。據了解,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曾對335名12歲~13歲的兒童進行過一次調查,結果發現,穿平底白球鞋上體育課的學生,腳部發育得更好。為此,該系洪友廉教授認為,小兒的腳尚在發育之中,穿薄底的鞋有利于腳部充分接觸地面,使足弓和腳部肌肉長得更好。而另一專家李靜先也指出,穿厚底鞋或者有氣墊的運動鞋,會使孩子足部發育不良。研究證實,氣墊的高度也是影響人體健康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比較典型的就是鞋底過高所引發的一系列的足病,比如拇外翻、平足癥等。另外,鞋底的高度還對脊柱產生間接性影響,隨著高度的增加,腰椎和頸椎的受力越來越集中,形成慢性損傷,最終導致腰痛和頸椎病的發生。
選購氣墊鞋有講究
專家建議,在選購氣墊鞋時,首先要考慮年齡因素:1歲~7歲的兒童不應穿這類鞋,8歲~15歲少穿或盡量不穿,16歲以上或骨骼發育成熟后可以穿。其次,氣墊鞋氣墊的高度最好不要超過1厘米(指寬的高度),且是不外露的。外露氣墊易損壞,也更會造成意外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