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背景
今年年初,安徽發現了流腦病例。雖說流腦是一種古老的呼吸道傳染病,現代醫學在應對上也有豐富的經驗,但仍應保持高度警惕。上海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為此專門發文,要求全市中小學以及托幼機構,在開學后全面檢查學生的計劃免疫卡,如有漏種疫苗者應馬上補種,否則不能入學。其實,早在1986年,上海市衛生局、教育局等部門就行文規定,本市或外來流動兒童在入托、入園、入學時,都必須有“接種證”。對未按規定進行預防接種、漏接種、未及時補種的,各托幼機構和學校一律不予辦理入托、入園、入學手續。遇有特殊情況或補種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完成的,在取得衛生防疫部門和學校的同意后,可先入學,但必須完成接種后才能辦理入學手續。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流動量大幅上升,由此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公共衛生問題。而對于那些“歷史悠久”的傳染病,我們已經建立了嚴密的防御機制,所以,這些疾病的發病率非常低,在不少地區甚至為零。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有些家長就以為太平無事了,對孩子計劃免疫的關注程度也就降低了。有時候一忙起來就把帶孩子去打預防針的事拋到了九霄云外。國家把每年的4月25日定為全國預防接種宣傳日,以喚起全社會尤其是廣大家長對預防接種的關注。
計劃免疫的內容
其實,在每個孩子出生的時候,醫生都會發給一本兒童計劃免疫接種證。按照上面所列的內容以及接種的時間,家長只要按時帶孩子去所在社區的衛生服務中心就可以了。由于計劃免疫并不是打一針就萬事大吉了,之后還要進行加強,時間跨度比較大。所以,一些家長(尤其是孩子比較大的)就有可能遺忘,有時甚至還會把孩子的接種證給丟了。由此可見,全面了解兒童計劃免疫的內容是很重要的。
由于現在兒童計劃免疫是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里完成的,家長要把上面這張表放在心上,同時還要密切關注衛生服務中心貼出的通告,以便及時帶孩子去接種。按照傳統的管理體制,兒童應該去戶口所在地的衛生服務中心接受計劃免疫。但是,現在部分家庭有人戶分離的現象,如果你家就屬于這一范疇的的話,那應該攜帶孩子的免疫接種證去居住地的居委會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登記,盡量不使孩子漏種疫苗。
為了盡量減少由于家長疏忽而造成的疫苗漏種,上海市已經在著手建立一種“無縫”的免疫接種網。有的社區甚至在和電信部門協商建立計劃免疫短信提醒系統。相信通過各方面的努力,能夠給孩子們構筑起堅實有力的疾病預防網絡。
接種疫苗前的注意事項
雖然接種疫苗對保障兒童的健康非常重要,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還是應該暫緩接種,以免對孩子的身體帶來不利影響。如果孩子遇到以下四種狀況,家長應特別慎重,在和醫生充分溝通后再做出決定。
⒈孩子正在患病。無論是急性還是慢性的疾病,尤其是在感冒、發燒時。
⒉孩子疲勞時。如前些天進行過劇烈的體育運動,學習或考試壓力大的時候。
⒊家族中有遺傳性疾病史的孩子。
⒋本身是過敏體質的孩子。
適當接種非計劃免疫疫苗
除了上面表格中列出的計劃免疫項目,還有一些需要家長自費接種的計劃免疫外的疫苗。主要有甲肝、水痘、麻疹-風疹-腮腺炎三聯、肺炎、流感以及B型流感嗜血桿菌等疫苗。對于這些疫苗的接種,家長應該持慎重的態度。首先像甲肝和水痘這樣的疾病,純粹是個人衛生的問題。只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就可以盡量避免這兩種疾病的發生。對于肺炎疫苗,醫學界尚存在一些爭議。由于引起肺炎的微生物的種類非常多,而且變異也很厲害,所以,單一的疫苗能在多大程度上降低肺炎的發生率仍不得而知。因此,針對肺炎這種疾病,最好還是采取一些通用的預防措施。而像麻疹-風疹-腮腺炎三聯、流感、B型嗜血桿菌等疫苗,則應根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公布的發病數據來決定是否接種。如果預測到某種疾病可能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發生局部或小規模的流行,那家長就可以考慮帶孩子去接種相關的疫苗。
由于從接種到體內開始產生抗體一般需要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因此,如果接種疫苗的話,則應在疾病流行期前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接種,這樣才能起到良好的預防效果。如果在別的時候去打預防針的話,可能就收不到理想的效果了。